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533)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安华的车队跟那些车队不同的地方在于,她在山海市有人脉。有时候人脉关系在一些情况下,其实比一个人的才华更加重要。

安华能用外地人的身份,让车队在山海市站稳脚跟,靠的除了占据先机外,还有就是她的人脉关系。

只是,最近一个月,那边的情况开始不太明朗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山海码头是个聚宝盆,所以聚集到那里的车队越来越多。

车多了,人就杂乱。人杂乱,很多意外就会出现。

“等我过去那边后,海洋,咱们这总部你就帮忙盯着点。景平,你这次还是跟我一起去山海市跑一趟。”

崔景平听完后,点点头。然后还加了句:“师父,要带些家伙一起上路吗?”

安华一听,哭笑不得。

现在可不是十年前那会儿。那会儿带家伙上路是为了自保。这次他们去山海市,又不是跟人火拼。她只是想过去看看,了解一下最近不寻常情况发生的原因。不过,人身安全还是十分重要的。

想到这儿,安华小声说道:“一人带一件上路。”路上应该没有问题,就不知道到了那些车队聚集的地方,有没有不好的人出现。

几人商谈过后,把工作交接好。安华就让崔景平回家收拾行李去了。至于她自己,跟凌海洋再交代了几句话后,也跟着往家里赶去。

第二天一早,安华直接开车,带上崔景平一起,就朝山海市的方向出发。

山海市靠近码头的地方,已经驻扎了几十家大大小小的车队。一大早这边就比批发市场还要热闹。司机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到一起,朝码头附近的大排档一条街走过去。

这一条街是他们平时一日三餐吃饭的地方。因着司机的作息时间不规律,这条街基本上就没有关门时候。

这些司机到了大排档后,直接找了位置坐下,就吆喝着老板赶紧把早餐送上来。然后,这些人开始了日常的吹牛行为。

司机们吹牛的内容一般只有车老板、赚钱、女人这几样。这会儿,他们正在谈论着这附近哪家车队的车老板最大方,给的钱最多。

“那肯定是那些老外搞出来的联合车队。听说联合车队的司机工资比咱们都高一截。而且,他们的货车全都是一溜儿新车。不像我们,还开着十几年前的老车。”

“那难说。老外能搞什么好事儿。我觉得还是那外地来的车老板比较大方。像那什么安全车队、飞达车队……那些南花市来的车老板,听说待遇都给得不错。”

几个司机聊着这些日常话题,各个脸上都带着笑容。甭管哪家车老板大方,他们都能在这里赚到不少钱。这山海码头,可真是个好地方。

他们这边在笑,而他们的谈话内容已经被周边的人听进了耳朵里面。

作者有话说:

更新啦!二更晚上。

第152章

挖墙脚

安华到达山海市的时候, 已经是傍晚时分。

她直接把车子开到了安全车队在山海市的分点。分点处,孙凯已经等在那里。见安华的车子过来, 赶紧出去迎接他们。

“车队情况还可以吧!”

安华随口跟孙凯聊了几句, 招呼着他去车后座拿东西。她这次过来,柳叶阿姨那边准备了些东西给孙凯跟孙伯伯父子两人。她顺路就一起捎过来了。

“咱们车队稳着了!”

孙凯把东西拿出来,顺手帮崔景平一把。

“景平, 你小子跑一趟山海市,带了啥过来?”孙凯掂量了一下崔景平的行李,十分好奇。

崔景平:“要呆好几天了,可不就要多带点东西。”

三人说说笑笑走进了车队办公室。

这个点已经是下班时分,办公室的人都走了。孙凯留在这儿,是等出车的两个司机回来交班的。

安华见状,让崔景平上楼去放行李。她则是坐了下来, 把分点这个月的业务登记表摊了开来。

这一个月, 单量看着没怎么变动。但是, 没有增加单量实际上就意味着分点这边的单量在走下坡路。因为这一个月, 停泊在山海码头的货轮很多。有国内货轮,也有国际货轮。这些船舶来往码头, 有些是来卸货的,有些是来装货的。

无论是卸货还是装货, 一切都需要中转的运输工具——货车。

货轮的增多, 单量不变。无形之中, 就意味着他们车队在原地踏步。

安华把她的分析一说,孙凯有点着急了。

“怎么会这样呢?”

“没事儿。单量的增减是暂时的。发现问题,找准原因改正就好了。明天是不是有南花市车队的聚会?”

孙凯马上点头:“对。这个星期的聚会是在明天。刚好到时候我们可以问问其他车队, 看看他们的情况是不是跟我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