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560)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是的,这次的行动,主要的行动单位就是海关的缉私局。

至于安华是怎么发现黄建东他们在走私的,还得从她在羊城得到的消息说起。

羊城、深城这种航运业发达,而且靠近港城的地方。在很多年以前,就是走私比较泛滥的地方。安华的记忆中,在这段时期,有几个沿海城市的走私活动十分猖獗。这些敢搞走私的,都算是要钱不要命的那种亡命之徒。

国家因为这种人的存在,在那些年损失了很多关税收入。但是,还是那句话,所有能忽然发大财的行为,都写在刑法里面。

安华分析过黄建东的行为轨迹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排除了很多不太可能的选项过后,确定对方一定是在搞走私活动。这个行为确认了之后,在羊城就好打听消息了。当然,安华最终能够确定黄建东走私了什么货物。这就要从对方的行为举止说起了。

在黄建东出现在山海市之后,安华见过这个人几次。每一次见面,安华都看到对方在抽烟。抽烟不奇怪,绝大部司机都有很重的烟瘾。抽烟对需要经常长时间开车的货车司机来说,就是一种提神的工具。

安华觉得对方奇怪的地方在于,每见到对方抽烟一次,她都能看到对方上衣口袋露出的半个烟盒。这烟盒不是目前市面上通行的国产香烟。而是国外十分流行的大牌子香烟。这种香烟,安华记得这会儿还不在可允许进口的名单上。

虽然一个经常跑羊城的司机,身上有几包洋烟不奇怪。特别是在这个对外开放的年代。人人都觉得外国的东西就是好。就连香烟,都觉得外国香烟比较香,抽起来带劲。但是,这黄建东不像普通的烟民那样,对自己的烟十分珍惜。反而是一副我手里大把烟,随意浪费的样子。

这时候的香烟算是奢侈品,更加不用说进口的洋烟了。

安华循着这个思路让人查了一番后,确定了对方跟走私洋烟的团伙有很大的关系。只是这种查询,都是口头上的,并不能作为证据。

好在,安华用性格剖析的方式,分析了黄建东的行为轨迹后,就猜到他们应该会改变之前的运营模式。把走私洋烟的目的地改为山海市。这主要是因为羊城、深城那边的进口、走私洋烟比较多,市场竞争大。这黄建东既然是个喜欢独霸市场的。在竞争不过其他对手的情况下,肯定会跑回老巢的。

果然,眼下这种情形,可不就是被安华给猜中了吗?

当然,这其中各种推理,猜测,查询等等,安华是费了很大一番功夫,搭上了不少人情的。

不过,在这些代价面前,显然把黄建东这条毒蛇彻底打下去,比较符合安华的利益。

几个人商量的功夫,仓库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缉私人员在确定了仓库的位置后,立刻开始行动。仓库周围的群众看着本来严严实实的货车车斗,忽然跑出了很多公职人员。没等他们发出惊呼,这些公职人员动作迅速地朝角落的仓库扑了进去。

然后,没过多久,那仓库里面居然响起了吵闹声,最后居然还有木仓声。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不敢看热闹。但是很担心那些公职人员的安危。

好在,大半个小时过去了,有警察看着警车过来。然后那仓库里面的人被抓了出去,先往警察局送了。

而安华他们这边,同时收到了行动结束的消息。

当然,他们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知道这走私人员的手中,居然还有木仓。

送走了着急处理这个案件的宋科长后,孙海这才说道:“安华,幸好你够谨慎。”

安华在知道对方有木仓后,也是一阵后怕。大家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木仓这种凶器,离他们的生活实在是有点远。

“好在,这些人都被抓了。”

安华虽然没能看到抓捕现场,但是宋科长离开之前,给他们透露了一个好消息。那小仓库里面,除了货主外,还要一个姓刘的船员,还有黄建东。

缉私人员进去的时候,黄建东刚好正在跟刘姓船员、货主三人一起,翻捡着货物包装袋里面的走私洋烟。

“案件的具体情况应该要一段时间后才会公布。不过,这黄建东被抓了,山海市的运输行业总算没了根搅屎棍。安华,你也可以安心地回去南花市主持大局了。”

听着伍队长这话,安华也是松了口气。

“是啊!这人被抓了,山海市这边不说太平,最少没人敢随意搞事情了。”

三人又是说说笑笑了好一会儿,这次的会议才散了。

一个月后,在南花市安全车队办公的安华,接到了伍队长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