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564)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崔景平见安华过来,高兴地问道:“师父,你什么时候从京城回来的?”

同样的对话刚从凌海洋口中说出。现在,崔景平又问了一次。安华笑着跟他重复了一遍。接着把过来的目的说了:“晚上我家搞聚餐,你纪哥亲自动手。记得下班早点过来。要你家那位愿意的话,也给带过来。”

崔景平也是前几年结的婚,跟凌海洋前后脚。说起来,算是挺巧合的。三花省安全运输公司成立后没多久,凌海洋、崔景平、孙凯前后同一年结的婚,三人都生了一个孩子。现在都在上幼儿园。这三人的缘分十分不错。

当然,苏明康这个坐标比较遥远的朋友。这次安华去京城还专门去探望了他一趟。这小子,已经是京城市政府办公室的科长了。这晋升的速度,也是没谁了。当然,因着他工作繁忙,回来南花市的时间很少。前年才结婚,结婚对象是京城妇联的。两人也生了个孩子。

这四个朋友的对象里面,只有眼前崔景平,她的好徒弟的妻子,特别不喜欢安华。这位崔太太,觉得安华把崔景平安排在一个没什么前途的快递公司,是浪费崔景平的才华。

这崔太太不止一次去找安华私聊,想让她把崔景平给开除了。崔家全家的子弟都在政府单位、国营单位上班。就他崔景平,还在外头的私营公司混,结果还混成这个鬼样。

说实在话,安华特别不喜欢这女同志。要不是因为这女同志对崔景平算得上有几分真心。她刚刚真不会说出让崔景平把这人带到他们朋友的聚会中来。

不过,安华提出来是她有礼貌。但是对方应该不会同意的。果然,她这邀请的话刚说,崔景平刚刚的满脸笑容就消失了。

“师父,她是不会愿意过来的。”

安华见崔景平这样落寞的样子,十分不爽。但是,这是徒弟的人生,她还真没办法管那么多。只得转移话题:“没事,我还怕来的人多了,我这边准备的食材不够呢!”

说着,安华看了崔景平一眼,见他表情松动了不少。接着又说道:“我也不跟你多说了。你纪哥还在家里准备食材,我得回家帮忙去。”

说完这一句后,安华摆摆手,开上自己的新车,就往家里跑了。

回到家里,纪明城正在客厅里面,边吹着空调边摘菜。见她着急忙活地跑回家,好笑地道:“出啥事呢?跑得这样快?”

安华从冰箱里面拿了瓶汽水喝了两口,接着回了句:“刚去邀请那几个小子晚上过来吃饭。啧啧,你是不知道,崔景平这小子,真是……”

纪明城看到安华那副一言难尽的模样,就知道是跟崔景平家里那位有关了。他是个男同志,没怎么跟这些女同志有交流。不过,这崔景平家的这位,说实在话,有点势利眼,只懂得看眼前的利益。

“算啦!你操心啥呢?人是喊你一句师父,但可没让你管头管脚的。刚你出去没多久,晨晨跟暖暖还打电话回来找你呢!”

一听是留在京城的儿子、女儿给自己打电话,安华立刻把崔景平家里的那点事儿抛到脑后了:“他们兄妹说什么呢?”

纪明城见安华脸上带着好奇,用手轻轻点了点她脸颊上那个浅浅的小酒窝。都这么多年了,笑起来还是那么地让人心暖。

“说是贸易部那边跟几个大使馆搞了个儿童夏令营。大伯想给他们两个报个名。这两孩子就打电话回来问问咱们的意见。”

安华一听到这个事情,立刻说道:“那就报名啊!师父有本事给他们搞到名额,那肯定得去的。”

纪晨、纪暖兄妹两虽然是小学生,但两人从小有安华跟纪明城教导。八国语言是不会,但是英语、西语都学得不错。现在有机会跟那些大使馆、贸易部家的孩子参加夏令营,说不定能开拓点视野。见识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

他们当父母的赚了钱,就都想着让孩子过得舒坦些。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次贸易部牵头搞这种活动,背后说不定有什么深意。

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纷纷决定待会儿打电话到京城纪家的时候,抓着纪宏山给问问情况。

下午四点多,第一波客人就到了。来人正是一个多月没见面的孙凯。

安华见他的车到了门口,直接过去给他开院门,顺便伸头瞧了瞧他的车内。发现只有他一个人,立刻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

“孩子闹着暑假要上游泳班。这不,最近都在学游泳,回不来。”

安华一听,倒也不意外。住在海边,学游泳很方便。

孙凯说着,从车子的后备箱搬了两个泡沫箱下来。安华一闻到那个味儿,就知道里头肯定装着海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