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569)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再看看边上那些职工上去劝的劝,拉的拉。大家都是一副不忍心的样子。而安华最在意的,还是金姐。金姐居然也上去拉那位中年妇女,低声说着什么。

看到眼前这样的场景,不知道怎么的,安华直觉里头有点奇怪。

“这是怎么呢?”

嘈杂的办公室因为安华这轻飘飘的一句话,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了安华,有些职工见到安华面无表情,已经准备偷偷溜回自己的工作岗位。

刚刚那嚎叫着的阿姨,见到安华过来后,立刻挣脱了金姐的搀扶,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然后,这人直接拉着安华的手,大声说道:“安华,你可出现了。我家老林是清白的,你可要救救他啊!”

老林就是刚刚安华知道的那位去迪厅找“小姐”的老司机。

大庭广众之下来这么一出,所有职工包括剩下的几个司机,都朝他们这边看了过来。显然,大家都很好奇里头究竟有什么事情。

金姐见安华被中年女人给拉住,连忙上去:“表姨,你别这样拉着安经理。”说着,她就想伸手把女人给拉走。

安华看到这里,想了想:“金姐,带着这阿姨去会议室,有什么事情都好,坐下来慢慢讲。”

安华本来不准备管这个事儿的。只是见对方这样坚定的神色,又改变了主意。说不定,这里面真的有隐情呢?

等把这几个过来求帮助的人都叫进会议室后,安华让凌海洋一起,两人直接进了会议室,顺便把门给关上,隔绝外头职工的探头探脑。

会议室里面,金姐把她的表姨搀扶着坐到椅子上。陪着过来的两个人也在边上坐好。安华让金姐给她家的亲戚倒水。等待所有人的心情平复下来后,安华直接问道:

“金姐,这位是你的表姨?怎么以前没听说过?”

金姐有点尴尬地说道:“这表姨的姐姐是我丈夫那边的亲戚。”十分隐晦的说法,安华忽然记起金姐那边好像有亲戚五十多岁,刚二婚没多久。看来,就是因为这样,才跟眼前的人拉上亲戚关系了。怪不得以前都没听说过。

安华把目前为止关于金姐的事情缕清了一下思路。接着问了个问题:“你那位在山海市被海关抓了的司机亲戚,是不是跟这位阿姨也有关系。”

金姐疑惑安华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地点头。

跟她对比明显的,则是进来后一直都很安静的那位表姨。听到安华的话后,她忽然激动地说道:“那个被抓的司机是我的弟弟。”

安华:得了。这居然是一个圈。两件事情居然还有联系。

金姐不明白那个被抓的亲戚跟眼前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只是跟着点头,表示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

安华见金姐还是一副懵的样子,只能继续问那位表姨:“老林这事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刚她一直在说老林是无辜的,安华还不信。都被警察扫黄扫进去了,还能有假不成?但是现在老林家的老婆坚持老林是无辜的。而且事儿听着好像跟山海市那位因为涉嫌走私洋烟的事情有关系。安华就不得不问清楚了。

要老林真的无辜,那位还在羁押中的司机无辜,她得给人家帮忙。

见安华终于问自己这个问题,金姐的表姨显然十分激动。她平复了一下心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原来,这位表姨的亲弟弟一直以来,就在省运输公司当司机。因为见很多司机跑去山海市当司机赚了不少钱。他就咬咬牙,从省运输公司办理内退手续后,带着公司给的一笔退休金,跟着几个好兄弟一起,跑去山海市,成立了一个小车队。

虽然车队的规模很小,司机加上车子也就刚好过了两位数。不过,在山海市还是可以混得到饭吃的。山海市这几年发展得十分快速,已经成为全国第三大港口。每年的货物吞吐量在全世界都能排上名号的那种。

巨大的货物吞吐量注定了山海码头对运力要求十分迫切。

在山海市,无论车队的规模大小,基本上都能接到单子。唯一的区别只是单子的大小而已。

这表姨的弟弟那家车队,就是专门接散客单的。散客的单子虽然很杂乱,但是散客没有议价能力。他们可以开比较高的运费,赚些辛苦钱。

这一次,这位表姨的弟弟就是接了一个新客人。客人要求他们把到到港的一批货物直接到送到三花省的一个私人仓库里面。他们接了单后,就按照客户的指示,去山海码头提了货物,直接前往目的地。

不过,一直以来顺顺畅畅的小车队终于踢到了铁板。

货车在码头装完货物后,在出闸的时候,刚好遇上了海关闸口例行抽查。这种抽检是海关的例行工作。一般说来,很少会查到有问题的。那位表姨的弟弟也没在意。按照海关的指示,把货车的车厢打开。结果,海关居然在货物里面,发现了50条香烟。这香烟的外包装全部都是外文的。应该是直接从国外走私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