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573)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这兄妹两没有多嘴说一句,而是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录音机,开始播放了那金毛孩子说的那些话。能够被选进来当老师的,哪个不会几门外语的。一下子,这些话都被老师听了个清楚明白。

然后这金毛当晚就直接被送了回去。

一场风波好像就这么过去了。只是这金毛的家不在京城。他是搭着M国大使馆的关系进来的。被退回来后,就直接被带上飞机,直接送回监护人身边了。

而他的监护人,这会儿正准备从羊城出发,前往三花省出差。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6-28 23:33:56~2022-06-29 23:42: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只想考个证 32瓶;爱吃肉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2章

大客户送上门

周一, 安华跟纪明城一早就从南花市出发,开了家里的车子, 直接前往三花省汽车制造厂。

去年, 南花市开通了前往三花省的高速公路。直接缩短了两地的距离。现在,从南花市开车到达省汽车制造厂,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

两人到达工厂后, 安华先跟着纪明城去到他平时住的地方。

这几年,纪明城升职成为汽车厂研究室的负责人后,厂里就给他安排了一个两居室。不过,安华很少会过来这边。这个两居室大部分时候都是纪明城一个人在居住的。偶尔周末,安华会带着孩子过来在省里住上两天。

因着早上出发的时间很早,两人在早上七点多的时候,就到了两居室。

隔壁住着的邻居见到这小夫妻俩在周一一起出现, 还有点奇怪:“早啊!纪工, 安同志。你们这是……”

问话的邻居姓于, 是汽配车间的主任。

“于主任, 早上好!安华的车队要买车,我就带着她过来看看。”

听到是过来买车的, 于主任也就不奇怪了。这几年,他们汽车厂可是个香饽饽。厂里的车子基本上从生产线上一下来, 就会被人拉走。这次好不容易留了那么些车, 估计很快也会销售一空。这样想着, 于主任十分热心地提点了两句:“库里还有些新车,要抓紧。”

安华听完后,笑着跟对方道谢。

进门放下从南花市带过来的行李, 安华疑惑道:“你们厂里这一批小型货车, 是有找到大买家吗?”

“没听说。上周就听说刚下线, 还没人来订。算了,咱们别猜。待会儿去食堂吃个早餐后,我直接带你去销售部。”

安华点头,早点定下来也好。在采购货车方面,他们这样的中型私营运输公司,竞争力暂时比不上那些真正手握大笔资金的大公司。

隔壁的于主任给安华夫妻两人提点几句后,就回到自家饭厅,准备吃早餐。这时候,在厨房里面煮面条的妻子黄星走了出来:“一大早的,外面有人过来敲门吗?”

刚外头有动静,她在厨房听得不是很真切。

于主任接过媳妇手里的碗,摇摇头:“就纪工回来了。这次还带了他媳妇。”

最后一句话带着点感叹羡慕的成分。只是这样的语气,让他媳妇听得可不太舒服。

“怎么,还羡慕上啦!娶了这样的媳妇,别的不说,能像我这样天天给丈夫煮饭吃的吗?”说着,黄星十分不爽地重重坐到椅子上。

她的丈夫跟纪明城年纪差不多,两人娶妻也是前后脚。两家又是住隔壁的邻居关系。这些年,可算是汽车厂有名的对照组。

黄星的丈夫是汽配车间主任,跟纪明城这个研究室负责人没差多少。就是文化水平有点差距而已。两家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在她身上。

那纪工的媳妇安华,本来就是个高中毕业、开大货车的粗鲁女人。结果,现在仗着政策好,居然开了家运输公司。在整个三花省都能数得上号的公司。而自己,明明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在街道办工作。

结果,在整个家属区的名声都比不上纪工这个没文化的媳妇。老天爷真是太不公平了。

于主任可不知道媳妇心里的百转千回。这纪工住在隔壁,简直就是个全世界难找的好邻居。不找茬不搞事情,没有比这纪工更好的邻居了。而且纪工的媳妇是开运输公司的。跟他们家打好关系,说不定哪天还得靠上人家。

夫妻两人的想法南辕北辙。

黄星不清楚丈夫的想法,只是设法打听纪明城跟安华一大早跑到汽车厂来干什么。于主任想也不想,随口说道:“纪工他媳妇不是开了家运输公司吗?听说又要买新车了,就过来咱们这边瞧瞧。”

黄星听到又要买新车,更加不舒服了。这姓安的,到底开个破运输公司,赚了多少钱啊!每年都要买新车。简直太败家了。也不知道纪工为什么找这样的媳妇。除了有两个臭钱外,哪里都看不出丁点儿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