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女货车司机(612)

作者: 金彩 阅读记录

“哟!蒋老板。刚刚在这跟安老板说了啥?”

蒋老板抬头看过去,见是一家合作过的小车队,也没在意,直接发起牢骚:“这安老板真是很难说话!”

那小老板一听,立刻凑趣道:“人安老板是女同志,跟咱们这些大老爷们可不一样。嘿嘿……”

嘿嘿两声十分猥琐。

蒋老板却懂了他的意思。现在这个社会,谈生意女同志去,可不占优势。像外头很多暴发户小老板,都特别喜欢去KTV、迪厅、洗脚城谈生意。以这安老板的身份,可去不了这种地方。

这样一想,蒋老板刚刚心里那股担心被安华拿到大单子的心思就淡了不少。

就让她狂多一段时间,以后暴发户越来越多,他就等着看安华出洋相。

离开的安华不知道,蒋老板已经满脑子想象她以后跟暴发户谈生意的窘境。要是知道的话,她会呵呵两声过去。

开玩笑,现在她的公司做得那么大,一般的小客户、暴发户都用不着她亲自出马谈生意。不然,她这老板可就真白当了。

孙凯走到安华身边,小声跟她说了几句刚出发前,码头那边的情况。

最近这一年,因着外贸生意蓬勃发展的缘故,山海码头已经成了一个香饽饽。隔壁省都有运输公司想过来分一杯羹。不过,靠近码头的地块,已经被三花省不同规模的车队给刮分完毕。后来的运输公司,只能在远离码头的地块,建立起车队的驻扎地。

而孙凯跟安华说的,则是他们公司在山海码头附近办公楼那一块地的问题。

“我来之前就听我爸提了句,我们公司那小楼跟停车场,刚好划到码头规划范围内。”

山海码头发展迅速,原有的码头功能区域,已经不足以支撑码头的爆发式发展。因此,最近这半个月,山海市规划局以及山海码头那边已经传出,码头需要扩建的消息。但是,一直没有具体规划地块的消息。

而现在,消息确定了。他们的办公楼,刚好就在规划范围内。

“这个事情等散会后,我们再谈。”

安华对这个情况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几年前,从另一个要散伙的车队手里,购买了离车队办公楼不远处的几栋居民楼。当然,这是以她私人出资购买的。如果后面需要并入到公司的账上。那么还需要进行一些资产跟账目上的安排。

孙凯也就是提前得到他爸给的消息。听到安华的话后,点头同意。反正有什么大问题,安华总是可以把握住大方向的。

其他车老板见安华跟孙凯的样子,以为他们是在聊公司的业务,也没上去打扰。

等人来得差不多,协会会长陆主任站到了会场的舞台上。

整个会场布置的跟后世的自助餐差不多模式。这种是集工作餐以及讨论会于一体的形式。

大家各自按照座位上的名牌坐下后,陆主任开始发言。

“今天是我们三花省运输协会一年一度的行业讨论会。在座的各位都是熟人,我老陆就不啰嗦,现在大家先吃饭。吃完饭后咱们再聊。”

会场两边靠墙的地方,摆满了不锈钢长条桌。这些长条桌铺了金色的桌布。上面是不同种类的美食。

安华带着孙凯,跟同桌的几个熟悉车老板一起,拿着餐盘去长条桌夹菜。

飞达车队刘老板已经凑到孙凯身边,正在跟他打听山海码头扩建的事情。他之前注意到孙凯进来后,跟安华汇报了一些事情。他觉得应该跟码头规划有关。之前就听说具体的规划图纸这两天会出来。

孙凯也不是个喜欢给人使绊子的。见过来打听的是刘老板,也没隐瞒,直接把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这消息让刘老板愣了愣,忘记夹菜,又跟着孙凯一起回到了他们所在的桌子。

安华见状,明白了刘老板的想法。

这刘老板的飞达车队,半年前才搬到离安全运输公司不远的地方。现在也被划到了规划范围内。不过,这种事儿端看产权人自己怎么看了。

她笑着跟边上另一位车老板,说起最近市面上新出的半挂车。

她边上的车老板姓马,专门做牲畜运输生意。他们车队里面的货车全部都是栅栏车。两家公司的业务没有重叠的地方,倒是有很多话可以聊。

马老板听到安华说新栅栏车的事情,十分感兴趣。

这新式栅栏厢式货车,其实是三花省汽车制造厂新出的一款货车。发动机当然是纪明城带着团队设计出来的。因着很多饲养牲畜的农场都在山边。因此这款货车的发动机性能十分刚猛。算是货车里面的大力士。

安华跟马老板说了些新货车的事情,然后开始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