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卧龙逆天(250)

作者: 本尊是个小虾 阅读记录

随后张合的人马也投入了战斗,这一场混战,一直持续到天黑,刘循所部的东州兵,借助着有利的地形,按照着战略部署,退回了内城。

雒城内城只有一个石拱门进出,是真正的易守难攻之地,刘循率领着退回内城的五千兵马,固守内城城门,倒也是搓搓有余了。

夜幕降临,大战了一天的雒城,终于安静了下来,东城城门楼诸葛亮临时的中军指挥部内,张飞、张合、吴懿、雷铜等将领,耷拉着脑袋,等待着诸葛亮训斥。

内城城下一战,虽然他们斩杀了刘循三千二百兵马,俘虏了二千余人,但张飞所部却同样付出了三千五百人的伤亡,要不是各部救援及时,还将远远不止这点数据。

在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却仍然战死了三千五百士兵,这样大的伤亡,不可谓不大,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首先是张飞过于轻敌冒进,没有查明地利,以及敌情,就冒然闯了进去。

其次诸葛亮这个统帅,也是有些原因的,他在明知敌人退入内城的情况下,却没有及时命令张飞停止追进,汇合各部再前进,从而造成这样的损失。

“胜败乃兵家常事,此事我这个统帅,要付最大的责任,尔等也无需丧气,它日再赢回来便是,对于战死的军士,要好生安葬,有户籍地址,全部登记下来,进行抚恤,不得有丝毫差错。”诸葛亮抚慰了众将一番,想起战死的数千军士,他不由叹了口气,道:“全军素服,为战死的军士发丧,告诫三军,戒骄戒躁,不要以为打了几次胜仗,就天下无敌了。”

“谨遵主公军令!”帐下文武将官,纷纷躬身作揖道。

(呵呵,谢谢大家的支持,感冒好了,但是这个星期,仍然将保持三千字一天,准备存几章稿子,下月冲个五千字的全勤,小虾码字速度不快,怕会坚持不到一个月,所以准备存几章稿子,这也叫细水长流吧。谢谢大家的月票啊。)(。。)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妹入蜀

---------..

第二百五十三章小妹入蜀

“主公,李严将军他们回来了。”诸葛亮安抚完诸将,刚让他们各自返回驻地,亲兵什长韩隆,前来禀报道。

“哦,快请他们进来。”诸葛亮正担心李严的安危,黄昏前雷铜派去接人的军士来报,说大牢之中,不见李严和吴班的踪迹,当时诸葛亮猜测着,是不是二人被刘循押进了内城,这会得知李严安全回来,他自是分外高兴。

“末将有负主公所托,还请主公责罚。”李严神色充满疲惫,显然这大半个月,他在牢中受罪不小。

“正方,快快请起,此事不关汝之事,何须自责。”诸葛亮上前扶起对方,看了眼旁边的二人,不用说那位身形魁梧的大汉,自是吴班无疑,但另一名穿着长袍的中年儒生,诸葛亮却一时猜不透其身份。

“主公,这位是吴班将军,乃是子远将军的胞弟。”李严忙为诸葛亮介绍了下,接着又对着儒生道:“这位是仲直先生,也就是他从牢中,把我二人早一步救出,方才得以逃脱刘循之手。”

“原来足下就是周群,周仲直先生,雷铜将军刚才还对本侯说,是先生劝他归降的,刚才雷将军还在懊恼,一直未寻到你,不想先生如今又救下了李严和吴班将军,请受亮一拜。”诸葛亮说罢,向周群长揖一拜道。

“楚侯折煞在下了,吾不过是顺应天命。安敢占此天功。”周群慌忙还礼道:“吾与程季然乃同乡,又共同学习天文星象之学,早些时日,便得季然手书。得知楚侯乃我益州中兴之主,吾岂能不效犬马之劳。”

得知这个周群,竟然和程畿竟然相识,诸葛亮倒也不惊奇,此人为何处处帮助自己了,不过诸葛亮这会却对天文星象有些好奇了,这蜀中大地,要说最有名的道家传播人。那无疑是张鲁了。

五斗米教也算是开创道教的一个先河了,而现今遇到的程畿,周群竟然都是学习天文星象学派,说白了这些东西。其实跟道家也算是同根同源了。

诸葛亮对历史上的程畿,周群都不熟悉,但对于劝刘禅投降的那个所谓星象大儒的谯周,却还有一些记忆,此人纯属伪星象大家。凭借着一张利嘴,把自己装扮成了蜀中名士大家。

最后更是指着所谓星象瞎胡咧,说天下一统,蜀汉理应投降。忽悠的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直接向兵力还不足守军多的邓艾投降。从而使得蜀汉灭亡。

如今面对程畿和周群这两个自称星象学家,诸葛亮的心头不由蒙上了一层阴影。如今这两人言论,显然是把双刃剑,既可让自己顺利统治益州,按上一个合法的幌子,但同样假以时日这帮人,要是又忽悠说,自己一家天命已去,那岂不是一切玩完?

想到这些问题,诸葛亮心中不由有了一个决断,那就是现在好好捧一下这些所谓星象大家,让他们主导一些舆论,让自己顺利稳定局势,但将来这般人要是不识趣,再给这帮人按个罪名,该怎么论罪他自是不会手软的。

随着权势地位的变更,诸葛亮的心机自是也发生了变化,虽说如此,但他的脸上自是不会有丝毫变现,当下他遂道:“正方,如今梓潼方面,需要大将镇守,现在本侯任命你为振军中郎将,前往梓潼驻守,让留守梓潼的马谡和邓艾返回军前听令。”

“吴班为巴郡太守,前往江州镇守,仲直为吾帐前从事,即刻生效。”

“谢主公赐封,末将领命。”李严仨人忙作揖领命道。

蜀中成都州牧府。

刘璋从雒城赶回来的董和口中,得知儿子危在旦夕的消息时,立即召集城中众将,沉声问:“吾儿困守雒城,何人愿意领兵驰援?”

议事厅内的益州将官,交头接耳议论了一会之后,建宁人李恢见无人出战,遂出列道:“末将愿意领兵驰援雒城,营救大公子返回成都。”

“德昂愿意领兵,吾无忧矣,不知汝需要多少兵马?”刘璋欣慰之余,不由追问道,如今成都守军不过三万,而且还有一部是新兵。

“请主公调拨一万精兵足矣。”李恢沉声回道,他心中自是明白,现今成都的兵马底细,再多肯定无法调拨,一万兵马,却正好是刘璋所愿意调拨的底线。

“好,明日正午,兵马粮草一应俱全,李将军即可出发。”刘璋满意的点头道。

“主公,末将举荐二位将军同末将同行,还望主公成全。”李恢接着又提出了个要求。

“德昂举荐之人,想必不凡,不妨道来。”刘璋这会到时出奇的果断英明,没有丝毫的犹豫。

“此二人皆为巴郡人氏,一人叫张嶷,一人叫阎芝,如今皆闲居成都,然此二人文武兼备,皆有大将才略。”李恢举荐的二人,如今都刚二十左右,与李恢颇为相善之人,到也确实是难得将才人选。

“既然如此,吾即可任命二人在将军帐下,担任校尉一职。”刘璋欣然点头道。

“谢主公,末将领命。”李恢欣然点头道。

翌日午后,李恢领军踏上前往雒城的征途,张嶷和阎芝二人,身穿刘璋赏赐的崭新甲胄锦袍,与李恢并骑而行。

“德昂兄,如今诸葛孔明,兵威形胜,已得益州大部,蜀中大将良才,皆入其帐下,吾等以区区万余兵马,前去迎战,岂是智者所为之事?”阎芝与李恢相善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李恢明事理,有才略,更具备进取之心,可眼前出兵迎战的行为,在他看来。显然无疑是以卵击石的行为。

阎芝与李恢年纪相仿,皆三十左右,二人虽然相貌堂堂,但比起张嶷来。却还是要稍逊几分,刚刚二十出头的张嶷,长的英武健壮,身形俊逸,武略更是在二人之上。

年纪轻轻就在县中担任县吏,年前身为郡督邮的李恢,巡视县里,见识到张嶷武艺。与之交谈,发现其不但武艺精通,而且深谙韬略,二人从此结为莫逆。数月前李恢入成都述职,随把张嶷带到了成都,想把对方引荐入军,因为在李恢看来,张嶷才略。担任一名将军,自是搓搓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