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千岁(218)+番外

“公子,那位江世子当真活不过二十五吗?他该不会扮猪吃老虎吧。”

沈却也万万没想到定远侯府会掺合进来,他沉声说道:“定远侯是武将起家,曾是先帝身边最为倚重的人之一,后来今上登基之后他因与陛下政见不合便逐渐隐退,也将手中兵权全数交了出来。”

“江毓竹生来便有心疾,我以前曾经见过他病发,且定远侯府多年以来遍寻名医替他诊治,就连宫中太医每隔数日都会前往定远侯府一趟,所有人都断言他活不过而立之年,此事绝不可能作假。”

他记得幼时江毓竹受了惊吓曾在宫中病发过一次,当时连呼吸都断了。

定远侯夫人伤心泣血,定远侯在宫中差点提剑杀人,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江毓竹意外被人给救了回来,可也气息微弱,那之后更因不能挪动还在宫中养了整整两个月才能下地,此事许多人都知道。

沈却想起定远侯府的情况就忍不住皱眉:“定远侯已经好几年不上朝了,江毓竹因为身体原因也从未参加过应试,就连京中各地也甚少走动。”

“他们若真想掺合朝争,不该是这般无欲无求才对。”

说句不好听的,无论他们跟的是谁,想要捞个从龙之功都得有相应的“资本”,可定远侯早早就交了兵权,定远侯府又只有江毓竹这么一个病秧子的独子,与朝中各派都不算亲近。

说好听了是侯爵,说不好听了,定远侯府如今无兵无权只有个虚衔,就算想要投奔哪家恐怕都没多少人看重。

薛诺听着沈却的话,手指下意识地抠着引枕上的绣线若有所思。

她是知道定远侯的,当年他在宫中提剑杀人的事她也亲眼见过,那不是个会为了权势不折手段的人,江毓竹的情况照理说也不该掺合皇家的事情。

可若不是为了朝争,他们今日上门试探又是为了什么?

沈却见她难得沉默的样子问道:“你觉得江毓竹和萧池是谁的人?”

薛诺抿抿唇:“反正不是太子和三皇子的人。”

若是偏向太子,当初崔乐调兵,萧池刚好从延陵北上,察觉不对大可绕道呈州前往祁镇替他们解围,又何至于让沈却那般凶险,险些叫徐立甄得逞。

若是心向三皇子,朝堂之上萧池不会落井下石,孟德惠事发之后,彭氏那条线就会立刻被人斩断,而不会被他们顺藤摸瓜一路查到了户部贪污上面。

至于四皇子……

薛诺皱了皱眉,她私心觉得他们也不像是四皇子的人。

扈家的事情四皇子吃了大亏,就如同太子这边一样。

如果他们投奔的是四皇子,察觉到崔乐有所异动漕运出了问题之后,以萧池当时手握兵力大可横插一脚,扈家的事情也不会闹到后面那么大,甚至让詹长冬得了便宜。

她跟沈却说不定那一夜早就死在扈家了。

沈却听着薛诺的话皱眉:“先前你跟祖父也说过徐立甄怕是早就认了主子,后来才有机会欺负,萧池他们会不会跟徐立甄是一起的……”

“不会!”

薛诺几乎脱口而出。

沈却看她。

薛诺说道:“徐立甄跟太子有仇,一直死咬着沈家不放,先前漕运之事他吃了大亏,必恨你入骨,他们若跟徐立甄目的相同,马场之上受伤的就不会是我们和白锦元,而是太子了。”

“退一万步,就算他不敢贸然让人趁乱袭杀太子,可光是那些刺客跟截杀朗珂之人同属一人就已经足够让他做很多事情。”

她要是徐立甄,既跟东宫已成死敌,明知有刺客混入马场。

要么索性取了太子性命,或是放任那些刺客在马场做些事情,事后再抓住把柄以永昭余孽嫁祸太子跟逆贼勾结,要是运气好还能拉下去一个沈却和沈家。

第158章 较智

天庆帝视永昭为逆鳞,太子这些年又屡屡犯禁,只要一些证据。

不……

或许都不需要什么确凿的证据,只要徐立甄能拿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猜测,将太子跟当初截杀朗珂的人牵连在一起,甚至将那些人前去马场说成是跟太子暗中勾结见面,就足以让天庆帝大怒甚至对太子降罪。

徐立甄才不会那么蠢,让人惊动了马场里的人白白放过大好机会。

也就是说,萧池和江毓竹跟徐立甄目的不同,就算真投奔了谁,也不会是同一个主子。

沈却听着薛诺的话忍不住紧紧皱眉:“徐立甄很大可能是跟了某位皇子,暗中蛰伏想要寻机夺权,先前你提过之后太子就派人暗中查探,发现他投效的极有可能是二皇子或是六皇子。”

二皇子生母钱贵妃在世时极得天庆帝宠爱,病逝后天庆帝将其葬入帝陵不说,平日里对她留下的二皇子也极为偏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