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八百年(247)

作者: 落魄小书童 阅读记录

有韩老根所率领的大军驻守在占领区内,大宋的摘桃子行为也不敢太过于明显,双方的军队交错着进入防御状态,而自治区也终于取得了登州出海口,渤海湾真正的入手。

关于占领区如何管理,自治区组成了军政代表团,与大宋的团体在石门展开了一场谈判,最后的结果还是双方共同管理,无论是军还是政,都进行高度合作。

这也是孙阳想要的结果,他想利用自治区的新的管理制度来影响大宋的君主出成宪制,而大宋也想同化自治区,把它真正的并入大宋,双方都打着这种如意算盘,自然一拍既合。

国人做事讲究一个先例,蜀地管理已经有了一个先例了,而新占领区自然就一切好办了,双方派出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一套套的班子,共同参与管理,不过却是各管各的事情,人事安排由自己一方说了算,自治区拥有一整套的官员监管体系,便得自治区派出去的行政管理官员的名声颇好,而大宋方面的官员顺道也监管了,只不过最后都是交给大宋来处理,对于这套监管体系,大宋方面的文官系统是相当不满的,但是现在形势就是这样,与其让这套系统掌握在自治区的手上,还不如直接参与进去,反正大宋也有谏官体系。

在原则上,自治区是同意大宋参与到这套监管体系当中的,甚至这套监管体系还可以进入自治区的内部进行监管,但是其运行原则,必须不变,也就是说,人员的调动是极快的,坚决的杜绝监管体系与管理体系进行接触与混合,避免出现蛇鼠一窝的情况。

大宋方面也同意了这套体系,但是原则上却不允许这套体系进入黄河以南,也就是说,大宋的高层是不接受这个体系监管的,这让孙阳很是不屑,我们都开放了,你们为啥还要封闭着?

不过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循序见进的过程,大宋能够把双方共同监管的区域开放官员监查制度,本身就已是一个进步了,至少比后世的那些朝代,包括近代都要强得多了。

只是这套系统一旦运行起来,有了自治区的全力支持,想要再停下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监查体系在扩大,才刚刚一进入蜀地与黄河以北区域,自治区派出的行政官员还没什么事,但是宋官方面,却一下子就被弹劾了数百人之多,而且都是有凭有据,铁证如山,按着双方的约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官员就必须被召回。

正文 241 稳扎

241 稳扎

宋官与自治区的行政官员有着很大的区别,宋官一般都是以服饰来区别,几品穿什么样什么颜色的衣服都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而自治区则不一样,哪怕是林子善所穿的官服都与普通小吏的服装没什么区别,都是那种立领的分体式的衣服,来源于自治区的早期军装,也算是自治区自成的一个传统了。

毕竟自治区有今天,完全就是当年军队拼死做战而打下来的,所以军装渐渐的衍化成了行政部门的制式服装,倒是有些其它的颜色,不过颜色已经不代表什么意义。

自治区的行政官员区分很是明显,主要还是胸前的铭牌,巴掌大小的一张铭牌上详细的写明了姓名,职务等信息,一眼就可以识别出来。

自从双方共同进行管理占领区以来,双方的官员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或许自治区的官员并不都是能吏,但是更注重的是整体的配合,而且更注重监督效果,而大宋官可就不一样了,良秀不齐,多有贪污**之风,也亏得大宋富庶还能撑得起。

其实大宋的官员就算是不走这些歪门邪道,小日子也可以过得相当不错了,大宋对读书人简直就是溺爱了,刑不上士大夫就足以说明一切了,不过在官员道德方面,宋官可要比明清强得太多了,高薪养廉多少还是有些道理的,但是由于自古中国的官员体系就缺乏监督,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自觉了。

被监察署弹劾的官员无论如何都是要被请回去的,而且这些官员已经被纪录在案,在原则上,他们是不允许再到双方共同监管的区域为官了,更加要命的还是报纸,报纸上连篇的记录了这次风暴,被弹劾的官员详细信息尽数记录,发往大宋的每一区域,这年头的宋朝公民还是具有着很强的监督性的,至少这些官员以后的为官之道就走到头了。

自治区的报纸在双方深度合作以后,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大宋,而且广为发行,特别是这次数百名官员被传播开来的事件,更是让大宋上下为之震惊,甚至让一部分起义军都为之壮大,大宋已经考虑到要不要禁止自治区的报纸发行,但是有宋一朝,怕是言论最自由的朝代了,特别是报纸发行还在自治区的教育部的管理之下,教育部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宋朝的派遣官,更没有理由去封死了。

虽然大宋内患不断,但是随着护**的频频战胜,让蒙元龟缩了回去,甚至护**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将战线推到大都城下,在这种环境之下,大宋的境内也安稳了起来,开始进行内部平叛过程。

一打一拉,派出精锐围剿这些叛乱军队,同时又以低价从自治区购买了数量颇多的质量挺差的三极军粮,三极军粮在自治区也仅仅是用于赈灾或是充当马粮,多数都是豆制品,加入少量的米面粗粮而已,但是用来吃饱肚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种三极军粮在护**体系内是没人吃的,太他**的难吃了,一般都是一级,最次也是二级军粮,一级军粮以南洋补供的军粮最好,都是优质的稻米粉加糖或是盐做出来的,还有水果粉可以冲成果汁来喝。

而且由榆林一带提供的一级军粮也不错,主要是偏咸的,虽然没有水果,但是却有着大量的肉食,牛羊肉干味道越来越好,而在饮品上,增加了奶粉或是奶块,对补充体力效果相当的不错。

而二级军粮就是仅仅就是粮食块,又沉又硬,只能用来熬粥,胜在量大,一般是急行军,无法携带大量后勤的时候才使用二级军粮,三极军粮多充当了马粮。

现在三极军粮以很廉价的价格卖往大宋,着实对自治区的农业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因为大量的粮食进入了大宋,在一个相对于平静的环境下用来砸翻那些起义军,只追究匪首,从者无罪,而且还发放粮食和土地,实在没有土地的,可以组织起来赶往南洋进行开发。

南洋现在几乎成为了一个流放之地,或者是一个追寻梦想之地,关于南洋,有着很多传说,特别是在自治区报纸的推动下,更是将南洋描述成了一个一望远际,土地多得用不完的地方,甚至只要空着手去,只要努努力,两年之内就能成为一个拥有良田百亩的小农场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地广人稀,再加上利用一些土人干活,南洋开发确实是一日千里,也迫使自治区不得不加快航海的脚步。

一打一拉,使得大宋很快就平定了内部的争端,想不愉快速平定也不行啊,由于混乱地带靠近自治区的南部和东部战区,一旦让这些义军骚扰到了护**的驻地,那么护**就有了理由出兵,大宋是绝对不愿意看到自治区的大军踏入宋境的,上次勤王打的是志愿军的旗号,事后一概不认帐,还好最后请走了,也着实让大宋出了一笔血,这些三极军粮就是如此订购的。

有了竞争和压力,大宋的效率也变得快了起来,甚至有了自治区报纸的监督,就连大宋的那些权相之流行事的时候都要三思而后行,因为自治区已经与大宋沟通了一下,给报纸的记者们都安上了皇家的身份,出入自由,可以自由的采访,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这一招,实在是太损了。

而大宋对自治区所控制的南洋也是垂涏三尺,几次发来信函,都想要与自治区在其它区域那样协同管理,不过都被拒绝了,而这种拒绝,并不是孙阳的个人行为,而是行政院和军方共同的意见,就连那些大宋派遣官都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