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锦年(138)

宋景城手中一僵,就抬眸看他。

“我也有听过,但知晓的少。”丁成也应道,“你快说说看。”

郭宁涛继续:“据说这表姑娘姓孟,是定安侯妹妹的女儿。定安侯就一个妹妹,当年还是侯府的掌上明珠,可惜后来嫁的不好,远离了京中。听说年前这表姑娘的父母都过世了,年纪也不大,就十二三岁,老夫人就做主接回侯府来住,宠爱有佳,连定安侯都很喜欢。”

宋景城捏了捏酒杯,轻声道:“百福坊也是无事了,议论一个小姑娘做什么?”

言外之意,读书人不务正业。

郭宁涛就不赞同了,事关前程,你说当议论不当议论?

事关前程?丁成就凑进了些,说来听听。

宋景城拢了拢眉头。

郭宁涛就道,“你们想想看,定安侯府是什么样的人家!世家贵族,高门邸户,整个侯府却只有一个定安侯世子能入仕,定安侯不提拔沈家的子弟,但若是你我能能娶到定安侯府的姑娘,就等于有了定安侯府的助力,岂不是仕途平顺,平步青云?”

丁成就摇头,“这京中的世家贵族哪个不是门当户对?侯府的大小姐是殿上赐婚嫁到的尚书府的,定安侯世子娶的是国公府的二小姐,岂是我们这等寒门学子要想平步青云就能平步青云的!最多能高中之后,能娶个侯府的庶女做妻室。定安侯的子女都是侯夫人亲生的,侯府的庶女只有二房和三房有,虽是沾亲,却也不见得有多好助力。”

宋景城却怔住!

果然,郭宁涛就笑,“老丁,你想想,若是侯府的表姑娘呢!本就是老夫人和定安侯的心头肉,自然想留在京中。但出身却又欠缺些,大的世家不会娶过去做正妻,小的世家又怕嫁过去受欺负,但若是高中的寒门学子呢?入仕后,靠定安侯提携一把,日后做了朝中的权贵,就自然而然扶上了对称的位置,了了老夫人和定安侯的一桩心事。你说,这定安侯府内,谁才是我们寒门学子眼中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丁成恍然大悟。

郭宁涛又道:“要我说,如果能入定安侯的眼,等日后高中,再求娶这位表姑娘,才是前程不可限量!景城兄,你觉得呢?”

宋景城敛眸,一口饮尽杯中之酒。

第069章 偶遇

翌日,宋景城到侯府,安东已在门口等候。

见他来了侯府,便迎了上来,神色有些愧疚:“对不住,出去了,姑娘不在。”

安东是结巴,只能三四个字一起,说得有些吃力,宋景城大致听懂——孟云卿有事出府了,人不在侯府里,安东又不知道他的住所,没有办法提前通知他,就一直在侯府门口等。

让他白跑一趟,安东很愧疚,就一直道歉。

宋景城莞尔,道了声无妨。

安东才把手中的小册子给他:“姑娘的,宋先生。”

他接过翻了翻,小册子里的字迹是孟云卿的,是他昨日教受之后给她留的功课。

她的话很少,大多时候只是在听,也少有神色波动。

他想她是不喜欢上他课的。

他从前在私塾代过课营生过,见过不少顽劣的学生;也给富贵人家做过先生,知晓如何进退,但给大户人家的女子上课还是头一回,他也不好拿捏,只能走一步再看一步。

脑海中就想起郭宁涛昨日的话,这侯府的表姑娘才是我们寒门学子眼中的香饽饽……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他而言,她不是香饽饽。

而是他手中烫手的山芋。

“宋先生,我送您。“安东是老实人,心中愧疚,一脸自然诚恳。他一直在侯府的马棚帮忙,老祖宗给姑娘备了马车,让姑娘想用的时候用,安东想送他一程。

宋景城婉拒,“不必了,我正好去拜会一个朋友。”

安东过意不去,便一直要送他到鹿鸣巷街口。

宋景城却之不恭,一路上,便随意问起了些珙县时候的事情,当作闲聊。他之前是有听闻孟云卿的父母是年初过世的,也在想她一个小姑娘是如何独自应对过来的。

定安侯提得很少,他不便问起。

郭宁涛他们知晓的也少,还大都是些不着调的。

他就想问安东,安东道:“姑娘好,年幼,不容易。”

安东的话很浅,宋景城点头,想起昨日她看他,眼中好似平和,却总带着他看不透的情绪。在听雪阁时候,她的婢女对安东很亲厚,那她对安东也应当和善。

孟云卿不是性子乖戾之人,为何偏偏对他如此?

还是,他想得有些多了。

未及多思,到了鹿鸣巷口,他驻足,让安东留步。

安东憨厚点头。

等他走出去许久,回头时,安东还在街口那边看他,见到他转手,就挥手作别。宋景城忽然有些明白,孟云卿为何会带安东入京。留在身边的家仆不需要多精明,安东这样的在京中很难再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