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136)

作者: 听金坎 阅读记录

想到孙哲那个人,江云康现在就犯恶心。

而江云杰的这场风寒,到底没能撑住。

两天后,便发热走了。

承安侯听说时,只是淡淡应了一句“知道了”,便再没有其他话。

孟氏更不关心江云杰的死活,连灵堂那些都觉得没必要弄,最后还是江云帆带着下人操持丧事,但也没怎么办,烧了几日的纸钱,便草草下葬。

往后江云杰这个人,便彻底从承安侯府抹除。

江云康跟着送葬的队伍出城,看到江云杰的坟只是一个小土包,觉得人还是活着最重要,死了就是死了,什么都带不走。

江云熠站在他边上,盯着坟包看了许久,转身往回走时,才开口道,“四哥这辈子,真是糊涂。”

江云康点点头表示同意,人不看清自己的本事,只会给自己带来困扰,最后害人害己,没有必要。

回去时,江云康和两个弟弟同乘一辆马车。

这场丧事,只有江云成小朋友流了眼泪。

“三哥,四哥真就这么没了吗?”江云成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江云熠瞥了弟弟一眼,没好气道,“废话,难不成他还能从坟里爬出来吗?”

江云成被五哥凶了一句,立马抿嘴不说话。

江云熠憋了一肚子气,这会打开了话匣子,忍不住教育江云成道,“六弟往后可不能学四哥,是非黑白要明白,庶出的又怎么样。”说到这里,看了眼斜对面闭目养神的江云康,“你看三哥,不也照样靠自己中了小三元。”

这话说得有些别扭,却又是事实。

江云熠继续道,“你可得听好了,四哥就是你的前车之鉴,若是你和四哥一样学坏了,我们绝不饶你!”

江云成忙说不敢,头摇得像拨浪鼓。

江云康看了眼江云熠,见江云熠一本正经训人,联想到死了的江云杰,突然觉得江云熠可爱得多。

承安侯府死了一个庶子,对京都的人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事,并没有几个人在意。

倒是于景山听说这个事时,很是诧异,再一次来到承安侯府问怎么回事。

这次江云帆没在府上,正好碰到回来给林氏送吃食的江云康。

“于小公子不是很清楚怎么回事吗?”江云康反问道。

“你少和我阴阳怪气,我问你人怎么就死了?不是好端端的吗?”于景山瞪着江云康道。

“投湖后发热死的。”江云康简而言之。

“发热?你们承安侯府的大夫都是死人吗?这都能死?”于景山一脸的不敢置信。

“于小公子现在是为我四弟觉得惋惜吗?还是要抱不平?”江云康的语气很平淡,在自己府上,也没有惧怕的意思。

于景山突然语噎。

对啊,他上门来做什么?

明明是他放话要弄死江云杰,现在人真的死了,却上门来要说法,未免自相矛盾。

江云康看于景山不说话,倒是觉得于景山比孙哲要好一点,他端起茶盏看了看,却没有喝,“听说是孙哲给于小公子引荐的我四弟,又是孙哲告知王家你要整我四弟。孙哲这个人倒是挺有意思,口口声声说为了我四弟好,却让我四弟有此结果,倒真是为了他好。”

“你什么意思?”于景山皱眉问。

“没什么意思。”江云康放在茶盏,眯眼看着于景山,忽然笑了下,“就是想提醒下你,多注意点身边的人,总会有好处。”

“你要我注意孙哲?”于景山听出江云康话中有话,却又不明白江云康到底指代什么,往前走了两步,急着追问,“你到底要说什么,不妨直接说。”

江云康还真不能直接说。

于景山这个人吧,脑子不太好使,若是直接和于景山说,等于景山兴冲冲地找孙哲对峙,孙哲保管有一百种话术回答。

他什么都不说明白,让于景山自己去查,那才有意思。

不管是孙哲,还是于景山,江云康都不喜欢。

这种时候,点到为止就好。

“于小公子别误会了,我真没要说什么。”江云康起身拍了拍裤腿,学着孙哲的语气说话,“我得去读书了,你也请回吧,我四弟毕竟陪你读了几天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看在他陪你的那几天,就别再说起他。他泉下有知,会感谢你的。”

“江云康,你等等!”

于景山追着江云康往外走,“好,不说你四弟。我们来说说你。”

“说我什么事呢?”江云康摊手道,“我们往日无怨,今日无仇,没什么好说的吧?”

“怎么会没什么好说的。”于景山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带了点怨恨,“你知道北斋先生吧?”

江云康知道一些,但并不熟悉,只点点头,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