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177)

作者: 听金坎 阅读记录

汀竹摸不清楚老爷的意思,但他很想收下这些东西,因为他的日子太难了,犹豫道,“江公子送来的都是些吃食,您昨儿也指点了他,这些东西,我们就收下吧?”

看主子不说话,汀竹干脆道,“以前来找您问学的人,礼金都是上百两银子,虽说您没要,但您真的值得这些东西。您要是不吃肉,我就继续煮青菜给你吃,那些肉我自个儿吃。”

“我什么时候说不吃了?”钟庆无奈笑道,“三郎是个会做人的,他知道我不要金银财宝,才会以年货为理由。”

“哼,您是清高了,一点银钱都不要,等开了春,咱们主仆两个干脆拿着碗出去要饭。”汀竹又开始絮叨。

“不至于,真不至于。”钟庆抬眉说完,回头看了眼书架,指着两套他珍藏的文史类书,“你待会把那两套书送去承安侯府,就说是我的回礼,让三郎不要嫌弃,这些书虽然旧了一点,却是名家的手抄本。”

汀竹听得瞪大眼睛,“您确定要送吗?之前有人出两千两银子,您都不肯卖。那可是著名诗人文聪的手抄本,您珍藏十几年的宝贝啊?”

想到要用书去当回礼,汀竹突然觉得好亏,要是拿去卖钱,可以买更多东西。

钟庆却一脸淡定,“好书也要有人看,跟着我也是蒙尘在那,还不如送给有才学的人。你别叨叨了,之前你不是说我嗜书如命,现在我要送人,你就快点去吧。”

他摆摆手,示意不想多说了。

汀竹无奈,只好去拿书。

出门前,特意给钟庆换新的汤婆子,又交代了好些事,才出去承安侯府。

江云康收到书时,很讶异,因为他知道这些书都是钟庆珍藏的,每一本对钟庆来说都很珍贵。

“我家老爷说了,不能让好书蒙尘,江公子一定要好好爱惜这些书,随便一本都可值钱了。”汀竹心疼地看了眼书砚怀里的书。

江云康点头说会的,接过书砚手中的书,让书砚送汀竹出去。

因为得了钟庆送的十本书,江云康暂时放下木须先生布置的功课,花了三天才把书看完。

过年前,江云康打算去徐国公府送趟年礼,但去的前一日,大哥叫他去大房,说长公主殿下被皇上训斥,并下了禁足的旨意。

至于缘由是什么,大哥却还不清楚。

第66章

江云帆猜可能和太子有关。

长公主虽然和太子不是一母同胞, 但年岁差不多,往日来往并不多,但多少还是有些感情。前些日子太子被训斥, 有可能是帮太子说了话。

不过这也是江云帆的猜测,目前还没其他消息传来。

“我的意思是,年礼还是要送, 但你就别亲自去了吧?”江云帆建议道,“这个时候上徐国公府去, 要是被有心人利用,对你也不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心意送去就行。”

江云康沉思片刻,摇头说不好,“过去都是亲自送年礼,现在人刚有点事,我就不去了,岂不让人心寒?”

江云帆沉眸不说话。

“况且长公主和徐国公向来不站队,也可能不是太子的事。”江云康分析道, “长公主能获荣宠多年,不可能突然冒失落罪。既然不清楚, 还是去一趟比较好。我还没入朝为官,也不用太担心被人说拉党结派。”

“行吧,你注意已定, 那就听你的。”江云帆摊手道。

他最近忙于公务, 从安和过世后,有在刻意回避府里的事。但现在坐下来说话, 就难免想多问几句, 这点他与安和倒是挺像, “听说林氏把园子管得很好?”

“好像还可以。”江云康道,“母亲要带三个孩子,还要打理家务,林氏能帮点小忙,也算为府里出力了。”

江云帆感叹道,“林氏品行还是不错的,比……”他想说比向氏要好,但想到都是弟妹,这么比较不好,便停住不说这个,“咱们侯府流传百年,好些老人倚老卖老,弊端太多。林氏能把园子整顿好,确实有些本事。”

说到这里,他认真打量了眼三弟,见三弟气宇轩昂,欣慰道,“往后三弟有好前程时,少不了要有一个忙里忙外的女人,林氏能撑起来,我也能放心。”

说完后,江云帆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好似在宣泄最近憋在心底的沉闷。

江云康离开大房时,已是深夜。

大哥压抑了许多话,不能和承安侯和孟氏说,二哥又听不懂,便拉着他说了许多。

所谓长兄如父,其实就像大哥现在这样。

次日一早,江云康就带着年礼去徐国公府。

今年徐放还是不能回来,听说又立功了,在军营越发出色,就是不懂具体如何。

江云康到徐国公府时,门房看到他来,明显地愣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