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378)

作者: 听金坎 阅读记录

江云康倒是没被施华池惹怒,古人讲究孝道,守孝这个事,不是他一个人要做的。施华池现在会笑话他,往后施华池也会有这一日。

且等着吧,天道好轮回,皇上虽没明说,但等守孝结束,他也不会差。

从承安候咽气,到下葬,前后花了好几日的时间。

江云康和大哥几个,一起送葬到槐县。

槐县不大,半数都是姓江的人,江家祠堂族老也大多在这里。

启程回到京城后,承安侯府一家子,再次坐到了一起。

不过半个多月的功夫,孟氏瘦了一圈,面色苍白无力。

以前承安候还活着,她觉得没什么感情,只觉得麻烦。现在人走了,这才切切实实地感受到难过。

到底是年少恩爱过,即使承安候后来风流暴露,却也有过一些情感。

“老爷走了,往后这个家,还是得靠大郎。”孟氏强撑着说话,目光在屋里众人面上扫了一圈,“老爷临终前交代的话,你们都还记得吧?”

江云帆几个点头说记得,江云康也跟着点头。

“既然记得,你们往后都得听大郎的话。如今咱们家……哎,你们也明白。”孟氏忍不住长叹,“孝期内,谁也不许多生是非,谁要是惹是生非,我第一个上家法!”

说这话时,她特意看了眼江云康。

江云康感受到孟氏看来的目光,心想孟氏对他是芥蒂颇深,这往后都要在承安侯府过日子,想到他就难受。

转头和林姝对视一眼,从她的目光中得到肯定,江云康便起身走到中间,和孟氏行礼道,“母亲,过去四年多,我都没在父亲跟前尽孝。我与林氏思来想去,实在过意不去,打算一同前往槐县为父亲守陵。”

江云康不喜欢承安侯府,林姝也不喜欢。

在侯府里,孟氏不喜欢他们,二房也时不时生事。回想到新余时的太平日子,江云康和林姝一致决定去槐县。

所以守陵只是一个借口,只是他们想过两年清净日子。

“三郎,槐县清苦,远不如京城繁华。”江云帆不忍心道,“若是你们去了槐县,让我们其他兄弟,如何过意得去?”

“大哥不必多想,你要操持一大家子的事务,两个弟弟也要靠你教养,这也是在尽孝。槐县虽然不如京都好,但守陵本就是要吃苦,没什么好说的。”

送葬的时候,江云康就让书砚去槐县转了一圈。槐县确实不大,只有两条主街,但槐县山清水秀,又有半数是江家人,他去了后,并不会差。

而且过去几年,江云康过于忙碌,都没时间陪伴妻儿。这次就当放个长假,陪陪夫人,也可以教安儿学问。

江云帆还是不同意,之前父亲说分家的事,他就于心有愧。现在又要三弟去守陵,他更过意不去了。

况且,为父亲守陵,这是何等孝顺,传扬出去,往后都得夸他好。于公于私,去槐县都比留在承安侯府好太多。

江云启却插话道,“三弟去守陵,确实应该。父亲病重床上,从未照顾过父亲。如今愿意去守陵,大哥就别拦着了,三弟是应该好好尽点孝道。”

江家兄弟们都去过槐县,知道槐县不大,和繁华的京城完全不能比。

对他们来说,都是不愿意长住槐县的。

“可是……”江云帆还想多说,却被母亲给打断。

“三郎有此孝心,实属难得,既然三郎要去,我也不好多留,免得被人说拦着你尽孝。”孟氏这会来了点精神,“大郎别再多言了,你有你的事要操心,就让三郎去吧。”

第150章

去槐县是江云康和林姝商量好的。

既然不得不守孝, 那就去个离承安侯府远一点的地方。得个清闲,也落个轻松。

其他人说槐县不好,江云康却觉得不错。

山清水秀, 适合休养。

奋斗虽重要,身体也要好好养。前几年忙前忙后,人也疲乏得很, 能去休息一段日子,也是不错。

况且, 他有那么多功绩在,不怕日后没官当。

去槐县前, 江云康先送走木须先生夫妇,他们年纪大了,要回平洲养老,他们的亲女也在平洲,互相能有个照应。因为钟庆没有妻儿,身体又不好,便也跟着一块去平洲。

走的时候, 木须先生让江云康多寄信,莫要断了消息。若是有实在难下决断的事, 可以到平洲找他和钟庆。

送走木须一行后,江云康也要启程去槐县。

出发那日,林家人特意来送行。

林源早在心中把承安侯府那些人骂了好些, 现在来送别, 拉着姐姐到边上,小声交代, “你们去了槐县, 短了什么, 缺了什么,尽管写信给我们。他们承安侯府不给,我们林家给。那个承安候做人……罢了,不说他也罢。不论如何,莫要让自己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