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子的青云路(科举)(395)

作者: 听金坎 阅读记录

于景山自然明白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低落了这么多年,他是蓄势已久,只等去梧州大展拳脚。

虽说梧州是个很不好的选择,但总比在槐县没有选择的好。

“皇上想要余江以北安稳,若是郡守大人的三年任期里,能让亳州治安稳定,再回京城时,必定位极人臣。”说这话时,于景山多少有些羡慕。

年少时满腔义气,做什么事都可以由着心情。但现在不一样了,身上的担子重了,每走一步都要反复盘算。说起来,江云康的官途除了突然守孝的事,便没出过什么大问题,如今才刚到而立之年,便凭着自己的本事担任郡守,等任期一到,必定青云直上。

江云康笑道,“以前我倒是不知,于家小公子会拍人马屁来着。”

于景山微微抬眉,“我说的是事实,咱们不妨看着。”

事实上,往后还真如于景山说的一样,回到京城后,便官至二品。

在亳州任期的三年中,江云康先是用免税安抚民心,为了百姓的生计,增设数个码头,加大余江两岸的贸易来往。并把新余等地更为先进的水车灌溉等技术,都引进到余江以北。

百姓日子好了,□□就少了。

经过新一轮的武试和殿试,又有不少人才输送到余江以北。

为了防止全文盲的武将,江云康又上折子,在各洲郡县增设武学。不管是文试科举,还是武试科举,都是一般重要,慢慢拉近两科之间的差别。

等三年任期到的时候,亳州一带不仅步入正轨,还相当富庶。

百姓日子好了,便不会想着造反的事。就算有些北狄人还是不死心,试图挑事,这种直接揪出来,杀一儆百后,日子就越来越太平。

而这三年里,北狄则是勉强撑着。

被历朝吞并了二十三城后,又被拿下几座城池。还有西凉等国,也攻下北狄不少城池。

北狄现在和几年前完全不一样,听到历朝部队开拔便害怕。这三年里,他们不敢再和历朝对上,忙着平定其他小国的侵犯。之前被历朝夺回去的城池,只能当作哑巴亏吃下,以后再算账。

没了北狄的挑事,江云康更好做事。

所以三年任期一满,皇上立马下旨让他回京城,任三司副使,通管盐铁、度支,户部。

离开亳州那日,全城相送。

往日汗水与付出,在这一刻都是值得的。

十月底的天,已经有些凉了。

江云康一行到达京城时,草木皆黄,大哥江云帆带着长高不少的顺顺,在城门外迎接。

如今承安侯的孝期已过,大哥早已重新入朝为官。

不过江云康在亳州三年,本来早就该分家,但大哥一直拖着,说是等他回来再分。

兄弟俩再次见面,有许多话要说,但江云康又要进宫面圣,一肚子的话只能拖到之后再说。

匆忙回了承安侯府,见过孟氏后,江云康便赶忙换了衣裳进宫去。

三年外放,江云康身上的功绩无人能比,皇上身边的大总管特意等在宫门口,特意来迎接江云康。

“江大人一路辛苦了,本来该让您明日进宫,不过皇上实在想您,这才让您到京城后立马进宫。”大总管在左侧带路,一边笑着道,“您是不知道,自从皇上下旨让您回京城,那可是日日都要问您的消息。”

“承蒙皇后厚爱了,那我们快些走,别让皇上等急了。”江云康心中也有些兴奋,外放这么多年,总算是回京城了。

第157章

江云康一路跟着到大殿, 跪拜过后,皇上马上让他起来。

“爱卿一路辛苦了,朕实在是太想见到你, 快赐座!”皇上这几年稍稍胖了一些,等江云康坐下后,接着道, “这些年,你在亳州真是辛苦了。要不是有你, 朕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皇上谬赞了,如今我朝人才济济, 早已不是当年了,还是皇上圣明,微臣才能有那些功绩,全都是仰仗皇上的支持。”就算是功绩满身,江云康也还是秉着谦虚的态度。

多说点好话,总是对的。皇上是皇上,就算再喜欢自个, 也得把拍马屁的话说够了。

而皇上也是喜欢江云康这一点,能干又谦逊, 这样的臣子,多多益善。

皇上想听这些年亳州一带的事,江云康便从天亮说到天黑, 直到殿外掌灯, 皇上才意识到天色不早。

“如今亳州还算安稳,只要不出大意外, 皇上大可以放心。”江云康道, “不过余江以北的不少习俗都受到了北狄的同化, 皇上在选派官员时要注意一些,不可选些太固执迂腐的,不然容易激发蛮多。”

“等这样过个五年十年,新的一代人才起来了,咱们才能稍微松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