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人民服务[快穿](548)+番外

据点内的守军自觉守不住,赶紧请求支援。

距离他们最近的机场的守军得令,立刻集合出发,驰援友军。

结果大部队一走,机场就倒了大霉。

铁血军匍匐前进,爬到机场的铁丝网边。用手榴弹炸开了带电的铁丝网,会负责烧飞机的战友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后者带了准备好的汽油瓶和用汽油浸泡透的棉花,直接扔进了飞机的驾驶舱。刹那间,火光冲天。

其他人则冲进汽油库丢下□□,然后开着日本人的汽车,大摇大摆离开。

中途他们碰上日军的宪兵巡逻队,后者居然也没察觉到不对。

忙得焦头烂额四处灭火的宪兵,根本就没心思对自己人的汽车投注太多关注。

正因为城中的骚乱,当扬州驻军求援的电话打到南京司令部时,第15师团的高层第一时间并不相信中国抗日军队的真正攻击目标是扬州。他们反而认为这是声东击西的计策。

抗日军的用意是想将第15师团的主力部队引出南京,好趁虚而入。

对,中国军队是没有实力真正占据南京城。但即便是一次短暂的反攻,然后被迫匆匆撤退;那造成的政治影响也足以掀起轩然大波。

甚至会让筹建中的南京新政府直接流产。

正是这份担忧,让第15师团南京司令部的指挥官迟迟无法下定决心驰援扬州。

一直到天光大亮,城中燃烧的火焰渐渐熄灭,南京城似乎又重新恢复安定,司令部才派出一个大队和一个加强中队朝扬州出发。

到这个时候,援军应该加快步伐,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扬州了吧。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两支分别沿着长江和公路往扬州进军的队伍却像是在打拼,看谁速度更慢。

他们为什么不着急?因为直到他们出发的时候,他们依然坚信中国部队的真正用意绝非占据扬州城。

这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司令部到现在都没有放弃的中方在声东击西的看法。铁血军对扬州的进攻不过是佯攻。他们时刻准备攻打南京城。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出去支援扬州,岂不是正好中了中国军队的奸计?

故而,水陆两军都走的拖拖拉拉,时刻准备着回马一枪。

还有种可能是铁血军真的在打扬州城,老兑现他们曾经吹过的牛,要反攻城市。

但打归打,他们并不会占据扬州城。

日本人跟他们打交道的时间长,太了解这群人的做派了。他们打游击战的精髓不再占据一城一地,而是竭尽所能,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

就算他们已经拿下了扬州城,那他们也不会久留,而是在城中扫荡一空,带着重要的战略物资重新躲回农村。

这才是铁血军的做派。

既然如此,那自己为什么非要急吼吼地冲去扬州跟铁血军硬杠上呢?

那群家伙神出鬼没,武器在中国部队里绝对算得上精良,打仗又凶又狠。

之前为了支援苏北战役,他们第15师团曾经在金坛、溧水、宣城、湾址一带跟铁血军面对面地打过仗。

结果呢?结果就是第51联队全军覆没,第54联队伤亡过半。

要知道,作为一个丙种师团,第15师团总共只有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主力联队和三个辅助联队一个搜索大队,满编人数也不过在在12800人左右。

一个春天,他们就被打的缩回了南京城,什么金坛、溧水、宣城、湾址通通都成铁血军的地盘。

更让第15师团驻军崩溃的是,师团第一战线的最高长官,以心狠手辣对士兵烧杀抢掠极为纵容的田路朝一少将也在这场战斗即将结束的时候,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对,他的确不是死在江南战场上的。

可如果不是战斗打的那么惨烈,那即便枣宜会战要求第13军分兵援助,他们第15师团也不会兵源不足。田路朝一少将更不会因此而特别飞往武汉参加会议商定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自然也不会在回程途中被游击队击落飞机,成为在中国战场上第一个丧命的日本将级军官。

而诡异的是,那支新四军的游击队甚至没有重机枪,就凭借几挺轻机枪,居然打下了由重型轰炸机改装而成的运输机。

此事传回江南,日军队伍中除了感叹田路朝一少将英勇无比,为天皇尽忠之外;另一个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

不少下层官兵都在偷偷传言,说田路朝一少将是得罪了中国的山神,所以飞机才会坠落在黄梅塞老祖山上。

这种说法遭到了长官的严厉呵斥,甚至还有人为此被关了禁闭。但流言就像幽灵,永远无法禁止。经过了整个夏天,也没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