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人民服务[快穿](646)+番外

门卫跺脚,替他们着急:“你们队里也真是的,一点不尊重科学,光会想当然。”

他抱怨了一通,到底还是同意帮忙牵桥搭线:“走吧走吧,你们要买多少猪苗?”

“100头。”

大爷吓了一跳:“哎呦,咋这么多呀?”

“响应国家号召。”田蓝不假思索,“国家不是鼓励养猪,好多积肥料吗?”

大爷替他们犯愁:“那你们有粮食养吗?”

“我们已经决定了,要开垦荒田,专门种饲料养猪。”

双方一路走一路叨叨,往前不到50米,就碰上了销售科科长。

门卫说了他们的来意,科长便皱眉毛:“你们要的也太多了,都卖给你们的话,其他人怎么办?最多只能给你们10头。”

田蓝和陈立恒交换了个眼色,直接上前:“科长,你千万帮帮忙,一定要卖给我们。实不相瞒,其实这个养猪场是为我们留守知青专门盖的。我们公社的下放知青都走得差不多了,他们的小养猪场也办不下去了。公社就决定把我们聚集到一起,办个规模大点的养猪场,好歹也算是给我们找个事做。”

供销科长挑高眉毛,追问了一句:“知青都走光了?”

陈立恒点头:“是啊,好多原先是知青干的活现在都没人干了。我们公社说了,一定要把这个养猪场办好,不然的话,到年底。我们公社上交猪的任务恐怕都完成不了。要不是人手不够,我们还想再多养100头猪呢。”

门卫笑他们:“还要多养100头?现在这100头都没有呢。先拿10头,本来就天冷,不好养。”

没想到供销科长却转了口风,和颜悦色道:“100头是吧?好吧,考虑到你们这些留守知青也不容易,今天就破个例,给你们100只猪苗。”

谢天谢地,幸亏这两个知青说了乡下的情况。

不然要是按照以前的习惯,等到农历3月,过来买猪苗的人少了,这么多猪,养猪场也养不下呀,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不行,今年得改变思路。他们应该送猪下乡,主动鼓励社员养猪,化被动为主动,从头开始完成任务。

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可得好好干。

第121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养猪场领导市场敏锐度极高, 十分重视市场变化。

他们不仅痛快地答应卖给赵家沟知青点100头猪苗,还提出可以安排车子送猪上门。

田蓝和陈立恒都大喜过望。

要知道,这个时代驾驶员是八大员之一, 交通运输情况有多紧张?简单点讲,公社领导去县城开会,坐的是手扶拖拉机。大队干部去公社,直接靠两条腿走路。

运送100只猪仔, 那得是大货车, 而且还得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如何运输, 否则半路就能给你闹出大问题。

现在,养猪场主动伸手,他们能不激动吗?就算运输费高点, 他们都认。因为货车资源紧缺,大部分情况下,你就是有钱都雇不到货车。

结果供销科长大手一挥:“我们又不是运输队的,不靠这个挣钱。你们出油费就行了。正好我们也要过去看看。养一百头猪和养十头猪可不是一回事, 天这么冷,要是弄不好, 会冻死猪苗的。”

所以原本只是打算预定猪苗, 空着两只手出去的人,最后居然带着100头猪仔外加养猪场的技术员和采购科科长浩浩荡荡地返回了赵家沟。

那大货车开在路上,好多扛着丁把锄头的社员都好奇地张望。

乡村实在太宁静了, 任何来自外界的人和事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供销科长已经做好了他们的大货车被赵家沟社员围观的场面。

结果从车子开入赵家沟大队起, 居然没有任何人围观。

供销科长和技术员对看一眼,估摸着是社员忙着干活, 还顾不上过来看热闹。

等车停下来, 大家应该就会过来问东问西了。

可惜这个大队的人不走寻常路, 一直到车子停在知青点的责任田边上,正忙着帮忙收拾绿叶蔬菜的大队书记的老婆才出来问:“食品厂的车不是已经走了吗?这是哪家的?酒厂不是这个车呀。他们要多少菜?那得等等了,公社粮站过来要了一批菜,我们才刚收拾好。”

供销科长下了车,瞧见眼前的温室大棚,目瞪口呆:“这就是你们的养猪场?”

田蓝点头,做出庆幸的模样:“因为有这个,里面暖和,我们才敢现在就养猪的。等天暖和了,猪苗长大了,我们再把它们转移到专门的养猪场里。”

至于那养猪场在哪儿?当然是靠着蔬菜大棚建。马上就规划盖房子,绝对把猪养好,坚决不亏待这些好猪苗。

供销科长也是有见识的人,不至于不认识蔬菜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