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33)

作者: 谢开 阅读记录

说着他似有所悟,便有些为难道,“目前咱们百货大楼也没有空岗位......。”

杜向东翻了个白眼,也不等他说完了,赶紧把自己带来的糕点盒打开,“苏经理,我是来问问,您这能让我代卖这些点心吗?”

苏经理话说到一半,就闻到了淡淡的甜丝丝的味道,然后一盒精致糕点就出现在眼睛,他瞪大眼睛,迟疑道,“你这个是、京八件?”

杜向东松了口气,总算在正常频道了,遂解释道,“并不是传统的京八件,不过叫这个也无妨。”

京八件一般是指八种不同的京味点心,在满清时期,最早是民间的饽饽铺仿制的部分特色宫廷糕点,为了招揽顾客打出这样的名号。里面的点心种类也很多,有酒皮、奶皮等,陷料也各有不同,口味纯甜、纯咸。

京八件一般分为大八件和小八件,分别为八种和十六种不同的点心各打成一包,重量都是一斤。

杜向东这次就带了一盒大八件的点心,里面有酥皮的蝴蝶酥、有洁白如玉的玫瑰饼、还有奶味十足的七星点子,以及酥皮枣花、大油糕、福儿酥、状元饼等,里面陷料也各有不同,有枣泥陷、玫瑰陷的甜口,也有椒盐的咸口。

苏经理看着这些精致的糕点一阵愣神,忽然就想起刚才他家儿子刚才看到这杜向东时热情的直接扑了过去,张嘴就叫叔。

他刚才以为是托儿所教育的好,孩子懂礼貌。

可这时想想,这人不会就是给儿子糕点吃的吧,看这盒子里八个位置,却只摆着七种点心,明显少了一种。

他赶紧向杜向东求证,杜向东也就不好意思的说,“是啊,刚才我看令郎挺可爱,就给了他一块尝尝。”

苏经理点点头,心说这人不错,照顾老的还爱护小的,老师是碰到好人了。

随即两人便谈起了糕点的事,他这才知道对方是个厨子,这些糕点是对方亲手做出来的,他还有些不信,因为这种传统糕点可是要多年经验才能做的好,不管是油、面、糖的比例都得是恰到好处的。

可眼前,看着也就三十岁吧。

杜向东就只能说自己跟师傅学的早和在天赋,而且还隐讳提到师傅是个高人之类的,反正他也没地方救证去。

苏经理听了这才了然,随即两人又谈了杜向东每天能做出多少的量、价格以及运输等情况,最后敲定一周一交货,他们单位有经过浏宁县城的货车,到时杜向东把货送到县城就行,杜向东想想也没什么意见,毕竟他们村子太偏了。

数量上他也不打算做太多,这些都是高档糕点,走的是质,不是量。

他们这地方什么都讲究好事成双,所以大小八件各一盒捆一块就是一套,一次他提供30套的量,每套进货价是8元,至于对方卖多少钱一盒他就不管了。

至于其他的,就由苏经理操心了。

两人商量好,杜向东收了进货价的50%,也就是120块钱,然后便把点心盒放下,“留给你们做样品,天不早了,我得回去了。”

苏经理点点头,便把他送到门外。

走廊一头,小脑袋探出来,小浩颠颠的跑到爸爸跟前,苏经理一脸你很走运的表情,“傻小子,可是便宜你了。”

他拿出点心盒子,又给儿子挑了一块吃。

小浩接过,笑眯了眼。

这趟虽然没办别的事,但等的时候够长,后来又聊了不少,杜向东出来的时候天都快黑了,他紧赶慢赶总算赶上了末班车,到了县城走运的又遇到回村的牛车,他毫不客气的搭车,赶车的老牛头也没说什么。

坐个车而已,反车不犯混怎么着都行。

到了村,杜向东高兴,便从口袋里掏出两毛钱给老牛头,“不用找了。”

老牛头愣愣的接过钱,这家伙坐车可从来没给过钱,这是被西北风吹坏脑子了?

不管怎么样,老牛头飞快赶着车就回家了。

而这边杜向东轻快的脚步往家的方向走,却发现路过的村人看他都有点不对劲。

等快到家的时候,一阵嘈杂声,一圈围观的,他终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作者有话说:

关于京八件的解释参考《满汉全席之饽饽》、《舌尖上的中国》、百度百科等等。

饽饽是北方对面食和糕点的统称,清宫一般称之为饽饽,民间卖点心的铺子叫饽饽铺。

第16章

杜向东家是没有篱笆墙的,院子也就是比旁边地面高那么一点。

而此时光秃秃的院子外头一堆人围成一圈,里面正有两帮人打的难解难分。

杜向东见此就往自家跑,而围观众人的议论声正在此起彼伏。

“你们说这个老崔是不是傻了,人家找杜老大催债的,他冲上去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