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64)

作者: 谢开 阅读记录

隔壁县叫浏南县,是个比浏宁县要更偏远的山区,那里山多地少,交通也不便,想要运东西出来就得人背着出来或是牛车拉,不过好在离他们着也就大半天路程。

杜向东也不跟他废话,“你这些我全要了,你再给我弄点。”

他指着脚下放着的背筐头,大概看了下里面也就20斤的花生,他以后还得继续做糕点,这些东西少不了。

果建良以为他是酒喝多了,说胡话呢,也没当真,就笑着说,“行啊,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

“哈哈,那就要多少有多少。”

两人又说了几句,杜向东发现对方还是有点醉了,就不再多说了。勿自结了账,然后背上筐扶上人,打道回府,“哎,酒量也太浅了。”

半瓶俩人一分才有多少,他这还是答应两小子不再喝酒,这才只喝了这么一点。

到了生产队跟着果建良回家,好在这小子还知道家住哪,不过到了家他倒头就歪炕上打起呼来,杜向东只好把花生转身都扔进空间里,然后估摸着花生的价,掏出钱放在这家伙睡的位置的枕头下面,然后就回家去了。

刚到家门口,正好碰上陈志强来拿炸糕,两人打了个招呼,闲聊两句。

陈志强就诉起苦来,原来有人看他在集上卖炸糕,认为他赚钱了,就也做了拿去卖,而且卖的比他便宜,他卖四分,人家就卖三分,好多客人都跑那人那去了。

杜向东听了只觉得很正常,虽然每个大集卖的不多,但跑的多了一天也卖不少,有心人一看你跑这么多地方,再算算你卖出去的量,再好歹核计下成本,就知道你得赚不少钱。

这都一个多月了才有人出来抢生意,已经算是反应很慢了。

杜向东就说,“这东西已经是赚个辛苦钱了,成本在那摆着,他卖便宜了自己赚不上来钱,咱们不用跟他比价格。”

陈志强苦着脸说,“我也是没办法了,再这么下去我只能少拿货了。”

那人就摆他对面,连着好几天卖的都比他便宜,客人都跑他那去了,他都没卖出去多少,这东西虽然还算禁放,但放着放着也就不好吃了。

杜向东给他建议道,“这样吧,我再做样吃食,你那有新吃食了,就有客人了。”

陈志强一听眼前一亮,要说这杜向东手艺真不是吹的。

他在家也自己做过炸糕,怎么说呢,浪费了好几锅材料,最后只能装进自己肚里,人家做的东西那是每个步骤都有技巧的,他是真不是那块料。

要不为啥这么久了还要跑过来拿货,所以他说做新吃食那准是错不了的。

赶紧问是啥吃食,杜向东就说,“做点麻花吧,这东西禁放,出门当干粮都没问题,到时你到车站卖也行。”

陈志强一听说是麻花就有些失望,因为这东西太普通了,大到县里百货商店,小到村子里的供销社都有的卖。他们所在的市以前是港口城市,行船走商的多,麻花这东西香甜酥脆,能放很久不坏,还是挺受大众欢迎的。

只是这东西做不好就会炸的很硬,便很费牙。

不过陈志强也没有多说,杜向东这样的手艺,想来做出来是不会差的。

两人定好明天来队,陈志强就背着背篓走了。

杜向东回家后就跟罗树琴说了这事,然后就拿面出来开始活面准备弄麻花。

罗树琴刚才给陈志强拿货时也听到他抱怨这事了,只是她没做过买卖,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只想着回头跟杜向东说说,看他有没有主意。

没曾想杜向东回来就有了想法,她于是就跟着学起来了。

麻花这东西在当地很普通,几乎人人都吃过,但是要做好确实不易。

这东西是用面粉、糖、鸡蛋做成铰链的形状,下油锅炸。当地的麻花耐存放,所以是硬面做的,吃起来有些脆硬。

不过虽说普遍,但做起来也需要技巧,做的好吃的叫外酥内润,做的不好吃就费牙了,多咬几口嘴巴就累酸了。

杜向东依旧是先做一锅,边做边教罗树琴怎么做。

第二天陈志强来拿东西,看到麻花被整齐的摆放在一个大瓷盆里,每根大约一个半成人巴掌长度,炸的金黄中偏红棕色,看上去十分油润可口。

“这里有50根,每根批发价2分5,你卖个四五分都使得。”杜向东介绍道。

麻花主料就是面粉,成本相对较低。

陈志强一听瞪大眼睛,竟然这么便宜,供销社可是卖5毛一斤,一斤大概能有5根这么大的,那就合一毛一根,他卖四五分着实太划算了,而且还不要票,他决定还是卖稍微贵一点。

陈志强拿了货给了钱,然后欢天喜地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