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69)

作者: 谢开 阅读记录

其他人就会跟着附和,周曼丽就只好作罢,想着反正也就回来两天,走的时候她就会跟苏振兴说多给爸妈孝敬点钱,苏振兴就会点头说给了,然后说给了多少之类的。

儿子小浩也很喜欢这里,在这里有好多堂哥堂姐跟他玩,还会有好吃的也紧着他吃,每天儿子都玩的满头大汉,高兴的不行。

而且苏家人还不会拖苏振兴后腿,她婚前还一度担心,像苏振兴这种农村飞出的金凤凰,那肯定会被当成全家的希望,以后老家有点什么都会找他,却没想到这些年过来,他们居然没来找过他们帮一回忙。

她有时都会主动打电话或是回来时问,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他们也想出一分力,苏家父母就是笑着说没有没有。

周曼丽当初挑上苏振兴当对象,那也是经过一番考察的,当初谈对象时跟他回这边老家就来过三回,确定这家人好相处、人憨厚实在,才结的婚。

她也一度认为自己眼光好,又幸运。

然而这次临走这天,她哪是幸运,她是太幸运了。

农村没啥娱乐,那天她跟苏振兴就睡的早了点,然后她就醒早了。

她蹑手蹑脚的刚下炕打算出去去趟厕所再睡会儿,然后还没到厕所门口就听到她婆婆和小姑子的声音。

她刚想回去呢,谁知就被说话内容吸引。

她听到小姑子跟婆婆抱怨,说好不容易有个有本事的弟弟,一点光也没沾到,说当初结婚想买个自行车风光下,都没有门路,现在都觉得遗憾。

她婆婆听了不但没附和,还训斥小姑子不懂事,说你弟弟哪次回来没给家里钱,要不你们能日子越过越好,你弟考出去不容易,你还想着给他拖后腿。

她能考出去那是你妈和你爸劳心劳力的供出来的,可不是你们,别总想着沾光,你们凭啥沾光。

反正一席话,把小姑子训的似乎臊的不行,吱吱唔唔的也不敢说话了。

周曼丽蹑手蹑脚的又回了屋,躺回炕上她搂着正呼呼大睡的苏振兴,觉得看他哪哪都顺眼呢。

她就说怎么可能一个糟心的亲戚都没有,那是婆婆给拦着呢。

这次临走时,她跟苏振兴不便多给了些钱,还跑去当地县里买了两身衣服,给公婆穿。

把公婆喜的眉开眼笑的。

且不说苏振兴这夫妻俩中秋如何两边忙活,就说杜向东也没闲着。

临中秋这些天,他除了做每天送到市百货大楼的三百多个月饼,还会自家做点留着吃。

自己做的就爱吃什么陷就做什么陷的了,问了家人意见。

两个宝说想吃火腿的,媳妇说水果的不错,于是这个他就多做了一些,后来又做了一些枣泥的和豆沙的留着走亲戚。

他这边父母虽说上次吵的不行,但好歹杜父杜母虽然偏心吧,但把原身养大,以前还供他上学,又替他还过赌债,算是不错的了,所以他打包了四块月饼给送了过去。

不过也只是送去而已,杜老太想留他吃饭,说会儿话儿什么的,他就没同意了,门都没进就出来了。

至于媳妇这边,媳妇娘家是邻省X市的,离的有点远,而且她是下乡的知青,没有批准是不能回去的,这次就想着先不回了,等过年时再找大队长给开个介绍信。

他跟媳妇商量这事,媳妇很痛快的说,“过年再说吧,家里这么忙,哪有时间回去。”

杜向东也没往别处想,只说,“那行,回头给咱爸妈寄几块月饼,也让他们尝尝鲜。”

罗树琴抿了抿嘴,“寄两块就行了。”

杜向东这个倒没听她的,在这年代人看来,这东西这么稀罕,两块不少了。但在他看来,送个吃的才送两块,这也太少了。

于是,主动拿出四块,陷料也没搞啥新花样,就也是枣泥和红豆沙的。

打包好,杜向东问她地址和姓名时,罗树琴就说了,不过说姓名时就说,“写罗树惠吧。”

杜向东回想了下书中情节,书中对罗树琴娘家情况介绍的非常少,只说她非常疼自己妹妹,后来病重也是听说小妹出事了,才一病不起最后死了。

又看这个名跟罗树琴这么象,就猜测是她妹妹。

杜向东不知道她为什么直接寄给妹妹,但也没有多问,依言写了便去县邮局把包裹寄了出去。

寄完包裹他便回了家,晚上跟老婆孩子吃月饼看月亮,还给两个孩子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他前世将顾着学手艺,文化其实一般,会的完整的故事也就这么多了。

不过两个孩子长这么大也没听过故事,所以听的津津有味。

就在杜向东享受天伦之乐的这天,杜家老屋却不怎么愉快。

白天时杜向东刚走,杜老太刚进屋,她小女儿就带着女婿和三个女儿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