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1144)+番外

作者: 文绎 阅读记录

孔丘气到发笑,早说了,皇帝要听雅乐,要尽到皇帝的职责。做不到就会天下大乱,我也说了。诸侯王的地方不大,听的宋乐虽然银荡,但比不过唐朝的音乐,都导致亡国之患。何况富有四海的天子,亲自去创造音乐。

如今的皇帝虽然尊奉儒家,但从上到下,没有人愿意依礼而行,那到底祭祀我干什么??

之前那个住在远处,每天锯子吱吱吱,锤子哐哐哐,凿子啪啪啪的工匠邻居终于走了。每逢墨翟离开画中山,他都能清清静静的回来,在家中思考最近出去云游的成果。

墨翟刚来这里时,把那房子拆了盖,盖了拆,在这清清静静的山里干了一百多年的装修。

只有庄子住在他家附近,其他人纷纷搬家。

画中山里现在有四大富豪。

排名第一的就是文宣王孔丘,天下文官祖,从皇帝到读书的学子,人人参拜。收到的祭品囊括了从太牢到裹了白面皮的杂合面馍馍,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祭品,要什么有什么。

第二是管仲。虽然有一部分无知商人为了诚信啦、义气啦、别人都抢不了啦等原因去参拜汉寿亭侯关羽,但大部分的大商人都连着管仲一起拜。在这个商人不容易做官的年代里,能兼顾高官和巨富两大身份、历史早期最有名的商人,他厉害。连珠宝玉石都供在他的画像灵位前。

第三是孙武,各地都有打仗的危险,比起厉兵秣马,学习兵法,操练士卒,去武庙拜一拜更容易。

在人间神明的地位来说,孙武比管仲高,可是拜管仲的都是商人,有钱啊。

第四是道教四子,庄子是其中之一。

……

张若虚、王勃、骆宾王、李白和孟浩然、汪伦、杜甫等唐代诗人和古代的诗人们一起聚会。

诗人们常常聚会,谈论政治,谈论文学,谈论一切在人间能谈的以及不能谈的事情。

聚会时人多时上百,人少时也有几人,完全取决于是否放假。

谈起刚刚去书馆看书,看到杜甫生前全集最多,就议论起到底喜欢他那一首诗。

杜甫:“太白的每一首诗我都喜欢。”

李白:“我喜欢那首,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他现在不用买酒,天下所有喜欢他诗的人,都以酒祭奠!!根本喝不完!!

天南海北的酒都能从天而降,太爽了。

曹叡作为诗人位列其中:“国破山河在更为感人。”真是扎心。

他的诗稍逊,产量也不高,但他俊美又阔绰。

第273章

诗人们之间的交往很简单,不分朝代, 不分政见立场, 完全凭眼缘, 喜欢对方不管两国是敌对还是效忠的君王不同,都可以亲亲热热的把臂同游。

如果不喜欢对方, 哪怕就坐在对面不远处,也一样视若无物。

王维和李白正在互相无视,不互相攻击、讥讽已是他们的涵养, 死后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故事没有发生。

孟浩然又劝了一会, 并无成效, 心累累的拿李白的酒来喝。

就在他们玩击鼓传花的时候,李白身边又落下来几杯酒, 看来是又有人去祭奠他。

李白抚须笑道:“听说孙道长(孙思邈)自去后, 至今祭祀不绝, 每逢疾病瘟疫, 人皆去拜他。遇到瘟疫求神固然无用,却是有利可图。不知道这些人拜我做什么。”仰慕我的人虽然多, 也不至于如此频繁, 我的墓前虽然去参拜的人不受官职身份的限制, 不像王侯墓地。那也不应该昼夜不绝, 有些奇怪。

其实他不知道, 他自称谪仙,其他人也尊奉他为诗仙,众人口口相传, 就等同于香火供奉——香火值得不是有人去烧了几把香,而是算的是信的有多么虔诚。

成为谪仙被人尊奉之后没有什么特殊的功效,还是无法上九天揽月,只是有一个小小的好处。

别人的祭品必须在墓前或陵前祭祀,亡人才能收到。香火成神的鬼魂不必如此,遥相祭拜时目标也能收到,甚至只要是心里思念的过强,自己在家喝酒也可以遥祝。

这就是他每天都散发着酒香的原因。

“太白莫非要位列星君吗?”

“太白星君倒是很有感觉。”

李白对此稍微有点苦恼,这些酒良莠不齐,从天而降的酒虽然数量繁多,却让他隐约有种嗟来之食,不够尊重体面的感觉。转念再一想,谁规定非得是在酒楼中宴请才行呢,哪怕是在江边踏歌饮酒,也是一桩趣事嘛。

“不知道这些酒液融入海中,能不能灌醉四海水族。”

这个题材适合写诗!四海皆美酒,神仙游其中。红日生于酒晕,海崖是龙醉卧。

李白的的确确打算去海里旅游,还打算约几个人同去,可以算是组建旅游团,也是为了一路上谈话聊天方便。一人独游岂不孤单?夜叉的样貌丑陋,不像是识文断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