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1578)+番外

作者: 文绎 阅读记录

萧衍开始游说苻坚和姚苌等人来帮忙。

后来的粱简文帝、梁元帝也是处于对报应和业力的恐惧,还有百无聊赖,就被萧衍带来一起剃度出家,了去尘缘,把生前的是非一笔勾销。

皇帝们渐渐习惯了每天清晨被吵醒的生活,听时间长了还真找到一点艺术感,也可能是因为好心的邻居帮他安上了门窗。

陈霸先也曾像萧衍一样舍身佛寺,但没舍得给钱,他那次只是因为平息地震后百姓的惊恐不安,一直等到老了,心理压力渐渐增大,才开始给钱。

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

等他死后,和被他覆灭的梁国面对面,默默无语。

萧衍:“身死人手,被人挫骨扬灰,唯一的儿子也命丧他人之手,这是果,你可知道什么是因?”

陈霸先想了想,你们人多,我永远只有自己一个,那就承认你说的话:“阿弥陀佛,何必多说呢,我已经决定剃度出家。”

萧衍有点高兴:“善哉善哉,你看苻坚和姚苌之间的恩怨就已经化解了,你我两家,哎,这皇帝轮流做,我来为你剃度吧。”

陈霸先深切的怀疑他想趁机对自己割喉,又看到其他人都用不可理喻的眼神看着他,偷偷探听,听说别人把他当成一个蠢蠢的和尚,就要求公开举行剃度仪式。不知道萧衍这是伪装还是真的,他不会公然破坏他自己的形象

刘邦把请帖丢到地上:“比起他们那种,杀身之仇也可以坐在一起谈经论道的诡异关系,我还是觉得嬴政那死小心眼有点人味。”

吕雉:“你这句话说得对。他可比你有人味。”

刘邦笑嘻嘻的问:“哪方面比我如何?”鬼是没有的~没有可比性。我肯定赢了。

吕雉惊讶道:“不记得你的优劣。”

……

北魏的皇帝们贡献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在来谈经论道时,比较起谁花的钱多,他们赢了。

胡太后刚被人痛殴了几次,倒不难过,甜甜腻腻的说:“朕也喜欢佛法,尤其喜欢与和尚心贴心的交谈。”

她骚扰了几个皇帝,姚家几人为之心动,偏要顾忌姿态,对她不软不硬的呵斥了几句。

当天夜里,被人抓了个正着,统统的从信佛社中开除了出去。

苻坚:“一个跟我抢鸠摩罗什,一个认为慧远更好,呵呵。”

第396章 番外:信佛小组(下)

这些迷信的皇帝虽然没有盖起庙宇——主要是因为不会,都是理论家和艺术家, 实干方面, 真不行。

不过在萧衍的带领下, 还是有些人弄起了竹林精舍,每天消极避世。

本身就因为生前得失饱受其他皇帝的鄙视, 现在拜佛也受人鄙视,那干脆凑在一起,自己自得其乐, 静静的等待着, 等什么时候佛教势力大涨, 自己这些人就能扬眉吐气了。

期间还排演了不少音乐,画画, 写作, 组乐队。

他是真虔诚, 陈霸先则是又虔诚又想以此立身, 其他人则是为了抑制每天都想砍死儿子的冲动、打发无聊的时光、孤单太可怕等种种原因。

当生活无聊时,一些细小琐碎的问题也能引发大型矛盾, 更何况有些事情是理论和立场之争。

为了创收(获得土地人口)和增加劳动力, 展开世上第一次灭佛行动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子孙后代浪费钱财在石头洞窟上, 非常不满, 死后竟然不抱团对抗外界, 挣钱自家战斗力,时常沉迷于做法事等劳累自己、徒耗时光的无趣生活中,感到万分不满。

拓跋焘刚来到这里时, 就认为庙宇应该被拆毁,倒不是现在的寺庙劳民伤财,占据了属于他的财富,他更喜欢道教,并且觉得这些人必然仇视自己。

对于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等人忤逆不孝且背叛祖上的行为大为愤怒,听了他们的解释,知道生前是为了求福和寿,死后是去打发时间。

但能不能不去?不能。

其他人本来在一起探讨从战车到骑兵的过程,战车部分听秦始皇讲,他虽然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但秦军是骑兵+以战车为单位的小队+弩兵。

刘邦也挺喜欢听秦始皇讲他当年秦王扫六合的故事,民间议论纷纷,就说他是暴君,如何成为暴君把六国的珍宝和小美人都抢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地中间摆着一艘大船的模型,人们都喜欢大船。

聊的时间长了,又以匈奴为假想敌,探讨最佳的作战方案是什么。

刘彻开玩笑道:“或许应该送些和尚给匈奴,倒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你看如今。”

众人哈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倒不是信了会变傻,只是会消磨战斗力和进取心,从开疆扩土,改为看破放下,这就很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