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780)+番外

作者: 文绎 阅读记录

“我们大概不会一直养着他,他要么去投胎,要么就学学种地和别的手艺。”

凭着长得漂亮得到阎君夫人的欢心,刘准的特权是得到了经验丰厚的老农和匠人,教他工艺。

吕雉还派人悄悄去问扶苏:“想要小孩吗?刘准长得挺好,性格也不错,八九岁的模样。”养着挺好玩的,她的蜃楼地狱里就有几个美貌的童子,不为别的,看着有童趣,端盘子捧花都比成年人可爱。

扶苏悄悄跑来跟她说:“不敢,我父亲刚审完苻坚,有些莫名的多疑。”不知道为什么警告我要坚持住做人的底线不要以权谋私对小孩做出不好的事…他是真的相信我爱好男色,就是信的有点太深了,不至于不至于。我又不是苻坚!阿盈也不是小孩啊!

我还想劝告他不要以权谋私,和女校尉、女鬼差发生什么呢……实际上半个字都没敢说。

刘盈再次笑到捶地。被轻轻的踹了一脚,倒进母亲怀里继续大笑。

吕雉鄙视了一下蠢儿子,你笑什么啊:“夫君他指望你将来贵不可言,自然有些额外的担忧。难道你生前他没嘱咐过哪些烂熟于心的事?”

政哥之前还跟我说,等他能成仙去,就把阎君的位置让给你……嗯……他能成仙才怪!不过有梦想总是好的~

……

人间,冯太后和拓跋宏成立了汉化小组,改制,改胡服为汉服,皇帝带头改了姓氏,变革官制和律令、户籍。推广儒学,希望官吏们能遵守规则和秩序,取代那些旧的,混乱的制度。从各个门阀大族家索要了女子,进入后宫,也分给诸王做王妃。

这当然有原因,制度更改之前,权贵官吏虽然很爽,各地却民生困苦,百姓时常谋反。

拓跋宏不是因为风姿绰约的祖母是汉人、小时候读了儒家经典就要进行大变革,他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虽有精兵强将,一旦四面八方都有人谋反,那就危险了。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拓跋珪拓跋焘等人都在每月等更新,新制定的政策都会完整的烧化下来。他们就拿着研究其中利弊。

“不改革,百姓们苦于苛政要谋反。”

“一旦改革,宗室大臣损失钱财又要受罚,也有可能要谋反。”

拓跋珪:“你们说这两种谋反之中,哪一个成功的多?哪一个成功的少?”

他本人这两种都不是,他是灭国的王子再次复兴国家。

拓跋焘:“百姓更容易动摇国本。当年那卢水胡盖吴,拥兵十万要去投宋……”省略五百字简报。

他们就着这个镇子中的所有人一一点评,有灭国之后又复国的,有趁着国家实力衰弱自立为王的,也有从平民百姓开始白手起家的。

显而易见,要想不灭国,必须具备:皇帝英明,大臣忠心,宗室不作,百姓衣食无忧等诸多条件,尼玛太难了,哪一个官员不搜刮百姓?宗室怎么可能清贫俭朴的生活?衣食无忧之后就是穷奢极欲啊!

拓跋濬在旁边坚称:“冯有和那些宠臣没什么关系,要不然皇帝能和她关系这样好吗?”哪一个孙子愿意看着老祖母男宠有奇怪的关系还不生气?

他甚至努力提出一个佐证:“你看,号称她有男宠这些年,她一个孩子都没有!”

祖先和儿子都用狐疑的目光看着他,那个,冯氏/太后本来就不能生育啊。你有子女,她得宠数年一无所出,不可能因为换了几个男人就有孕。

拓跋濬气的拍大腿,这群人就非得死气白赖的认定冯有与人有私情?宠臣就是用来讲笑话和办事的!

祖先们也觉得关注这点不好,等那女人死下来再说,到时候看情况决定是否相信没有——治国治理的好+冯有坚称没有+拓跋濬也信了=没有。三者缺一不可。

拓跋焘把话题扯回来:“拓跋宏……元宏,这个姓倒是挺好的,元亨利贞那个。能在恰当的时候,做了该做的事,是聪明人。当初我也想过要改革,可惜天下未定,不能动摇。”

意思其实是,改革会牵扯到权贵官员的利益,他们就不会忠心和热诚的为王南征北战,也不放心让他们带兵出征。现在不同,打下来一片国土,得好好治理,治理好了再去吞并刘宋,哦不是,现在是萧道成的,齐国。

要做成一件大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急不得,一代天子攻城略地,一代天子休养生息,再一代天子继续扩张,这才合理,只是皇帝必须得冷静的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来延续国家。这其中最怕的当然是某一代天子头脑发昏,该休养生息的时候继续征战,那就完了。

元宏的后宫从虽然充盈着不少名门淑媛,但他最喜欢的四个却是冯太后的四个侄女,皇后是,左右昭仪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