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哥万福(1172)

作者: 犹似 阅读记录

后面的话,孙伯虽然没说。

但殷怀玺却明白,病情恶化了不是不能治,只是治疗所需大量,比较珍贵的药材,而且还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得不偿失。

不是不想救,是没法救。

收容营里暂时不缺药材,但大多都是常用药材,好药材依然稀缺,好钢用在刀刃上,虽然很残酷,却也是现实。

另外,收容营里的郎中,大多都是幽军里的军医,人手虽然不缺,但仍然十分紧张,收容营里有数万伤病灾民,在一个、两个人身上,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很可能就造成,其他轻症患者因为疏于治疗,而导致病情恶化。

殷一道:“由于提早做了防范事宜,也有相关的治疗办法,疾疫并没有扩大,还在可控范围内,目前药材充足,伤病营内的情况,也有转好的趋势。”

但每天,仍然有许多人死去。

“避疫袪毒、驱虫除秽的香药,每日都要将灾民聚集在一起薰烧,早晚各一次,每一顶帐篷,每日早上都要薰烧艾草,洒一遍硫磺拌的草木灰,防治病疫的药,每天每人各一碗,千万不要疏忽……”

殷怀玺有些不放心,又仔细交代了一遍。

流民收容营看似杂乱,但管制上,却是采取了半军事化的管理。

人人都要严格执行。

不服从者,就直接仍到伤病营,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交代清楚后,殷怀玺转话又问:“叶枭慈还有多久抵达西安?”

殷一禀道:“大约还要三日。”

殷怀玺心里有底了,淡声道:“叶枭慈到了西安之后,就将北境士绅违法向北狄走私茶、盐、粮、瓷等交易证据,及士绅敷衍国策,导致灾民收容营里缺乏物资,灾民伤亡巨大,流民收容营里,爆发了小股疫症的相关证据交给叶枭慈。”

第920章 千夫所指

士族违法走私之事,做得十分隐秘,就是当年周厉王,也在这上面下过不少功夫,最后不了了之。

但殷怀玺是什么人啊!

他派了一支潜蛟军,伪装成山陕一带,十万里大山的山匪, 占山为王,专门劫掠过路士绅们的货物,又与其他山匪合作,进一步参与到走私、劫掠的行当里,

最初的时候,周厉王对儿子这种不讲武德的行为,根本无法苟同。

殷怀玺到底还是了解自己的老父亲,为了不被老父亲念叨, 也为了老父亲的发量:“黑吃黑, 总比起掘坟盗墓强。”

周厉王这一惊,简直是非同小可,敢情这小子,不干黑吃黑这一行,就要去干掘坟盗墓的勾当,搞人家随葬品?!

这怎么行?!

北境被称为十三朝古都,是为啥啊?

俗话说江南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

历史上,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

自此“摸金校尉”在历朝历代,层出不穷。

但掘坟盗墓这种缺德事儿,是能干么?!

黑吃黑地霍霍活人, 总比去活活人家死人墓强吧, 周厉王一边唉声叹气, 一边无奈地接受现实。

唉,都是穷闹得!

彼时,周厉王要是知道了,儿子将黑吃黑这一行当,做得风声水起,不光靠黑吃黑赚得盆满钵满,还掺合进山陕地区,庞大的走私行当里,与狄人换取马匹、皮毛、各种大周稀缺的宝石等,累积了一批财富,养活了三十万幽军,估计连棺材板板都压不住了。

与此同时,士绅们自以为隐秘的走私行为,在殷怀玺眼里也是无所遁形。

殷怀玺手里掌握了士绅“通敌叛国”的罪证,却按捺着没有动手,就是为了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士绅一锤子钉死。

三日后,叶枭慈抵达西安,收到殷怀玺的证据之后,就在西安县衙设衙,当天就向韩氏族发了公函,传唤韩氏族到公堂受审。

与此同时,韩六公子伙同木管家,谋害平民刘大根,陷害济民堂背后的东家白府;

挑唆刘大根孀妻,当街拦截韶懿郡主的车驾,替夫鸣冤;

并多次买通襄平城当地,一些地痞流氓,恶意散播有关韶懿郡主的流言,污蔑、中伤韶懿郡主的名誉;

试图通过断章取义,陷害韶懿郡主,阻挠番薯推广种植,缓解旱情,令流民收容营引发暴乱、疫症;

敷衍国策,藐视朝纲;

勾结山匪,涉嫌盐、布、马、茶等二十余项违法走私;

与狄人交易获利,通敌叛国;

伪造周厉王“通敌叛国”莫须有罪名;

盘剥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强占民田;

……

等等十几项罪名,不消半日就传遍了西安城。

顿时,满城哗然。

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一旦国策推行失败,百多万的灾民,该何去何从?受到流民冲击的北境,又该承担怎样不堪的后果?更甚者担负了收容流民,安置流民,推行国策重任的武穆王,又该当何罪?

上一篇:你怎么欺负人呀 下一篇:夺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