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慈母之心[综](1189)

作者: 百里冰烟 阅读记录

八旗制度消亡后,朝廷按户籍征兵,长子、独子等不列入强制征兵范畴。头两年为义务兵制,两年后优秀者可申请留在军中,领取俸禄。对于这些士兵的子嗣在官学中可以学费减半等等,贱籍也能够参军,立功可消贱籍。

朝廷逐渐放松了流动人口的控制,只要有齐全的身份证明,无论是旗人还是汉人都能拿着身份凭证迁居。不过要在一定期限内到落地的所在官府报到,登基身份信息。流民进行登记记入流人籍册,为贱籍,返乡重新入籍则可恢复原本的良民籍册,以此减少百姓流亡。

京城这边的改革如火如荼,江南那边的农业、商业在新君登基后也是连续三年跃进。江南各地大面积推广良种以及高产量农作物,精工细作下,亩产逐渐上升。

朝廷于是从江浙一带开始试点摊丁入亩,重新丈量土地,收取商税,取消人丁税。增加商税后,商人不准骑马不准穿丝绸的规定也随之取消,官府每年还会嘉奖纳税大户。除却官府公示的田税、商税、盐税等,废除一切徭役杂税。试点的各地由当地书院的学生负责各地宣讲新税法,派遣巡回使督察税改情况。

取消徭役后,官府需要修路等工程,会有专款支付这些工程,招募流民和农闲的农民来完成。税法的高度统一后,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地方官通过苛捐杂税剥削百姓。虽然无法完全杜绝贪官,百姓的日子也能好过很多。

税改初期收到了一些大地主抵制,官府就选几个为富不仁的作为典型处置,再扶持几个机灵的小地主提供技术支持开设作坊。支持税改和不支持税改的下场一目了然,后期便通顺了一些。官府还取消了有功名的学子免税福利,改为直接补贴银钱以及奖励官学名额。

三年后江浙这边税改成熟,又从这里抽掉做得好的官员派到相邻的地方做一方掌管扩大税改试点。沿海建起了大盐场,晒盐法逐渐取代煮盐法,降低了制盐成本反而增加了产量。

盐税的增加加上海上贸易的活跃,足以补足税改初期的缺口,甚至因为商税和关税的缘故,朝廷的财政日渐丰盈,才能够同时开展许多大项目。

随着国内翻天覆地的变化,胤礽也开始意识到人才的缺乏。这次不需要太后提点,皇帝便主动督促各地官府兴学,开办官学也支持各地在野的大儒办学给予嘉奖和补贴。

皇帝本就极为聪慧,又正年轻,原本底子不错,如今学东西又快。短短三年就已经不再需要太后在背后出谋划策,彻底架空了太上皇,成为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权者。

太后亦毫不拖泥带水的断绝了对前朝的关注,这三年她已经将手上的许多东西都分出去了。只剩下在一些公司、集团有些股份,可是具体操控都交给了最初跟随她的人和养大的孩子们。只专心在后宫指点皇后整肃了后宫,和太妃太嫔们喝茶听戏,养养小阿哥小格格。

太上皇这些年日子不好过,久了也知道了皇帝背后的军师是太后。太上皇如今自然是搞不死太后的,于是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意,常住畅春园了。

经历了最初权利被架空的痛苦、暴躁,接受事实的太上皇开始沉溺酒色。这些年竟然也陆陆续续生了一些小阿哥小格格。只太上皇被儿子伤透了心,不太喜欢小孩子,可怜这些小家伙生母位份也不高都丢给皇帝这个兄长养了。

皇帝对于如今朝堂上很能干活的兄弟极为满意,倒是不介意养一批预备役。这些小阿哥、小格格,加上皇帝和兄弟们也陆续成家养了一班儿娃娃,宫里的太妃太嫔们很是有事儿做。

皇帝非常勤政,这些年朝廷办了很多大事,故此后宫妃嫔并不多。除了皇后就两个嫔三四个贵人答应,比太上皇的后宫可干净多了。皇帝的大阿哥、二阿哥和二格格是皇后所出,三阿哥和大格格是两个嫔所生。

不仅皇帝,皇帝的兄弟们府上也颇为清静,其中睿亲王承祜、庄君王万黼、南郡王胤禶、廉郡王胤禩、敏郡王胤禟都只有福晋。前四位是夫妻情深,胤禟虽说夫妻感情也不坏,不过没有纳妾的最大原因是沉溺发明了。

少时太上皇还曾嫌弃胤禟沉溺奇淫巧技,荒废学业,可如今谁也没有胤禟风光。胤禟入朝办差时直接去了戴梓的兵器研究所,三年功夫就发明出了最先进的战车,受封郡王。多年来也陆陆续续发明了不少民用和军用的玩意儿。若非顾虑兄长们的爵位笃定了他日后的前程,凭着他的成就便是亲王爵位也是给得的。

皇帝余下那些兄弟虽然除了福晋外都有几个姬妾,却都没有比皇帝多。朝廷大事一件接着一件,皇帝又愿意重用兄弟们,大家都奔事业,谁愿意在后院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