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514)

七天能赶到的路程,他们生生地走了大半个月才到长岭山。

京江口早就丢了,从南边调来的支援大军让赖瑶打得上不了岸还损失惨重。对方有特别奇怪的火油,和大量的投石机,让他们根本不敢从码头登陆。可从上游路段登陆,枯水季节,河边多浅滩,大船靠岸容易搁浅,只有一小段路能上岸。他们好不容易上了岸,比赖瑶的大军多出十万,正面硬攻,都没打过。

不过,虽然打不过,但每次战事不利,大军就退回到船上跑了,赖瑶那群旱鸭子兵根本没法追,伤亡并不算大,大部分的实力还是保存下来的。

柴绪打定主意要夹击赖瑶,根本没管长岭关,直奔京江口。

屠娇娘继续袭扰。

柴绪顶着屠娇娘的骚扰赶路,在赶到平野县时,已经进入十一月。天寒地冻的,士兵们握武器的手都冻得通红,许多人的手、脸都冻出了冻疮。

骑兵穿上了毛皮袄,也是冻得脸、鼻子全都通红,后来索性用围脖把脸、脖子都捂了起来,只露出双眼睛在外面。他们今年配了手套、护膝倒是挺能挡风的,还算顶得住严寒,但是也吹得够呛。

平野县城早没人了,城门都叫骑兵给扒了,天天有骑兵在这里进进出出,豪商们进出的货物经常遭劫,城县周边的庄子、乡里全都掳空了,吓得县城里的人都快跑光了,连县令都跑了。

出于谨慎,柴绪探过之后,确定里面没有伏兵,派大军进城。

城外,还有不断往平野关去的百姓。

脚程快的已经过了平野关,进入了长郡,如今还在路上走的都是落在最后面的实在走不动的老弱病幼,依依拉拉的拖着沉重蹒跚的步伐,顶着寒风艰难地往前挪。他们遇到前面有大军经过,都麻木了。

柴绪原本是想拦截一波迁徙队伍的,可瞧着外面那些穷酸样,生生地打消了这念头。拦截下来怎么办?瞧那样子就是截到了也没钱,只有人。这些人拿来做什么?杀了?看着他们饿死?坏名声。收拢过来,还得花粮食养着。他要是有粮养这些人,何至于落得这般被动的局面。

他留下五万大军,准备断赖瑶回去的后路,再带上十万人准备赶奔京江口,打围击。

清早,旁边长岭山上的平野关中突然出动大量骑兵,绕过县城,直奔平原。

许琦、岚柏带着两万从草原调来的骑兵到了,出了平野关直接跟屠娇娘的骑兵会合。

他们分出两万带出来的战马,交给长郡的郡兵去接应后面掉队的老百姓。

五万骑兵来到平野县城外排列成军阵,格外嚣张地跟柴绪对峙。

骑兵攻不了城,但柴绪的大军想要出来冲骑兵军阵,也必定让他们好看。

最前面的骑兵们都是左手盾,右手长刀,随着许琦和岚拍的令下,他们的手里的长刀拍击着盾牌,发出沉闷的碰撞声响,五万大军一声发出喝声:“威武,威武,威武!”低沉的声音从每一人喉间溢出,汇聚在一起,形成轰鸣,再加上那黑压压的大军带来的压迫感,直叫人胆寒。

五万大军在平野县城外站了一个时辰,便调头奔向了京江口。

柴绪没敢追,也没敢趁机攻平野关。

他要是攻平野关,五万骑兵调头回来攻他后方,能全军覆没。

五万骑兵赶到京江县。

南边来的军队飘在江面上,连战吃亏攻不下来,只能等柴绪的大军到。结果柴绪的大军没到,五万骑兵先到了。

五万骑兵跟京江县城里的军队接上头,赖瑶当即下令撤退。步兵带着辎重物资先行撤离,骑兵拱卫,等把步兵送进去后,又调头去外面接应掉队的迁徙百姓,接上他们后,每个骑兵载一个人,带着他们从长岭关进去。

长郡出来的兵全撤了,柴绪这才带着大军,进入已经变成空城的京江口,跟南边来的大军接上头,汇聚成三十二万大军。原本有三十五万之数的,但这些日子柴绪折损的一些人手,京江县交战时又折损了一些,就只剩下三十二万了。

数量众多,但士气其极低迷。

第204章

英国公以侍疾为名, 召柴绪回京,任命侄子柴绒为平野大将军,率军五万人镇守平野县, 以抵御骑兵袭击官道, 又任命北卫营营将熊良为平东大将军、任命皇太孙柴复为副将,率军三十万抵御东陵齐国入侵。

柴绪好不容易才接到粮食物资,有了出征打仗的底气, 正准备一雪前耻, 却接到调他回京的诏令,气得咬牙切齿,却不得不遵从。

他赶回京中,向英国公请求出战。

英国公悠悠一叹,告诉柴绪:“这打仗哪有十拿九稳之事,从来拼的都是谁敢打, 谁更不怕死。绪儿, 寸有所短,尺有所长, 比起打仗, 你更擅长谋略。你是太子,将来的皇帝, 懂驭下之道即可。打仗,冲锋陷阵之事,交给那些敢以命相搏的将领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