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小姐已婚未育(150)

马上就要年底,又到了领导和员工谈心的时候,江刻对明年的薪资有一个心理价位,就是不知道窦钧能不能同意。

窦钧最近很忙,在忙着接触投资人。

两年前,杋胜科技还没发展到现在这么好,公司在写字楼里只占两层,创始人及CEO窦钧带着团队拿到了A轮融资——三千万,两年来公司发展稳定,规模壮大许多,窦钧想要进行B轮融资,为今后的上市做准备。

这一轮,他的目标是拿到至少一个亿。

江刻很看好杋胜科技的发展前景,暂时没想过跳槽。

两人分着吃完一盒巧克力,唐亦宁靠在江刻肩上,说:“江刻,和你说两个事。”

这么正式的吗?江刻挑眉:“什么事?”

唐亦宁:“第一,我入职后要去厂里住半个月,算是入职培训,中间就周末回来两天。”

江刻:“你们那厂不是就在云遥吗?开车过去半小时都不到,为什么不能回家?”

“人家规定的。”

“哦,行。”也就两个礼拜,江刻没什么意见,“第二呢?”

“第二。”唐亦宁说,“我上班后,前面会跟着老业务员跑几个月,后期,领导要求我必须有一辆车,你的车能借我开吗?”

江刻为难:“以后住到云遥,我骑电动车上班有点远了,我是打算每天开车的。”

唐亦宁:“……”

江刻:“……”

“呃,其实可以这样。”看着她冷下来的脸色、翘起来的嘴巴,江刻脑子转得飞快,“早上,咱俩一起去科创城上班,你不是说你那单位离我单位很近么,那就一起去,完了你把车开走,白天你尽管用。晚上,我们电话联系,看看能不能一起回家,要是不能,我就坐公交,怎么样?”

唐亦宁:“你上班很晚啊。”

江刻:“你上班很早吗?”

唐亦宁:“八点半,要打卡的。”

江刻:“……”

他每天都是九点半才到公司,有时甚至十点,八点半真的早了点,公司里搞不好一个人都没有。

江刻想了一会儿,问:“你们平时用车,给补贴吗?”

唐亦宁:“给,一个月一千,比你多。”

这句话最有效果,江刻右臂揽住唐亦宁的肩,左掌伸到她面前:“不要再生我的气,小朗就归你。”

唐亦宁与他击掌:“成交!”

作者有话说:

今天的作话会很长,2000多字,不占晋江币,我讲一下我写这篇文的初衷。

讲之前郑重声明,这本文主角配角都没有原型,情节安排来源于我的阅历与想象,专业知识来源于技术支持与网络。

本来是想在全文完结时讲的,基于这几天的评论,我觉得我有必要说清楚。

——

首先,给大家介绍几个人(有个前提,杭州近几年规定,夫妻名下最多只能有两套房。)

2007年到2012年,我在杭州一家工程类公司工作,我的领导A,80后,男性,大专学历,和妻子都是新杭州人(老家浙江绍兴,来杭州读的大学,毕业留下了),2009年左右,两人用全部积蓄做首付,在杭州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买了一套房,80方,50万,在小房子里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十几年后的现在,A早已从原单位离职,自己创业做原行业工程,卖掉了老房,买了好小区两套相邻的房,面积都很大,生了二胎。

——

2015年到2020年,我在一家外资药企工作,认识了同事BCDE。

B,女生,老家四川,85后,985本科毕业,2014年趁杭州房价低谷,用全部积蓄做首付,按揭买了市中心一套房,50方,80万,家里没帮忙。

2018也不知19年,她和她先生在杭州未来科技城(阿里巴巴在的那个地方)买了二套房,按揭,89方,270万,目前男女双方工作稳定,收入不低。

——

C,女生,老家江西,80后,大专学历,2008年左右,杭州楼市供大于求,政府有清库存政策,C和老公用全部积蓄做首付(当时首付有优惠,是20%),在杭州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买了一套房,90方,70万,家里没帮忙。

十几年后的现在,他们在杭州地段较好的地方有了二套房,并搬家,136方,400多万,男方创业开了个很小的公司,女方在公司是金牌销售,年薪三四十万那种。

——

D,男生,老家湖北,90后,211本科毕业,2015年家人资助了一部分,加上积蓄,做首付在杭州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买了一套房,116方,80万。2017年,他用自己的积蓄,和妻子一起在杭州市里买了二套房,45方,115万(因为大房子还没交付,他结婚了,得有地方住)。现在他们有了孩子,搬去了大房子,小房子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