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349)

作者: 月白作秋衣 阅读记录

一开始,金骨乌虎亲自带领燎国中枢全部极勒烈、亲王、各部族首领冲锋陷阵,确实把侯莫张崇的折冲军冲散,随后将挡在白靖文和萧庆宁前面的宋淳的御营左军也凿开了一道缺口,兵锋直指萧庆宁和白靖文这两个宁军最高统领,这个时候,无论是侯莫张崇还是宋淳,第一反应都是自己顶上去,争取时间让萧庆宁和白靖文往巾帼军后营撤退,避开燎军的锋芒。

但萧庆宁不是她父皇,也不是宣和帝。

她父皇会后撤保全性命,她却知自己这一退,就算她和白靖文跑了,侯莫张崇和宋淳两个御营军大概率会面临大崩溃,接着发生连锁反应,左右两边裴定方和南云霁的中军和后军也会遭受牵连,最后重演她父皇当年葬送五十万兵马的悲剧。

那么,狭路相逢勇者胜,就是战死,死在这,萧庆宁也绝不可能后退一步!

她当即做出三个决定。

第一,派人去通知慕容雅博和岳芝,让他们不必来救,继续执行他们自己的军略安排。

第二,派人去通知后营的武温书和皇甫华玉,让他们亲自把御营新军和巾帼军迅速调到前线来加入战局。

第三,她和上官妙云、岳璃、崔思慕、沈玄、裴纶等等将领带着巾帼军、骁骑卫和京卫营一万禁军,逆向而行,非但没有后撤,反而迎着燎军方向反扑上去,前边的侯莫张崇和宋淳看见萧庆宁的大纛竟然从后方转移到了前线,大惊失色,但好歹他们也是一军主帅,这点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还是不缺,两人瞬间读懂萧庆宁的意思,不再派人劝谏萧庆宁后撤,而是下死命坚守阵地拖住燎军骑兵,他们两个则带领亲军往萧庆宁方向会合——他们没法说服萧庆宁撤退,只能自己来护卫萧庆宁周全。

而萧庆宁绝不是他们的累赘,她不是跟燎人置气,也不是为了逞能,她是果断下定决心跟燎人在此死战,她跟白靖文说的原话是:“你继续帮慕容雅博和岳芝吸引燎军注意力,前面交给我,慕容雅博和岳芝那边没出结果之前,你不能退,也不能来找我。”

她和白靖文都不退,她们两个用命在给慕容雅博和岳芝争取时间。

但此时此刻,她们两个并不知道慕容雅博和岳芝会做什么,具体怎么做,因为慕容雅博和岳芝带领二十万御营前军占领了武神关东南侧的高地,那里才是她们宁军最高的指挥中心,战场上每个御营元帅、都统制和各州都指挥的军报不是直接送到萧庆宁手中,而是送到慕容雅博和岳芝手里。

现在慕容雅博和岳芝一定知道萧庆宁这边的情况,他们那个高地可以俯瞰整个战局,他们没有派人过来叫萧庆宁撤退,或者亲自领兵来救,那就说明他们默认萧庆宁不能撤退,在这点上,他们和萧庆宁达成了共识,他们知道萧庆宁一旦撤退,全军马上陷入面临崩溃的境地,但他们不能派人来说,因为那就成了他们将萧庆宁至于死地而置之不顾,即便他们有一万个理由,这都不是他们这两个臣子对皇帝该有的态度。

所以,萧庆宁退,他们无话可说;萧庆宁不退,他们感激涕零——这世上,还有哪个皇帝与他们如此默契?还有哪个皇帝甘愿一而再再而三以身犯险给他们创造机会?

萧庆宁不退反进,将燎军主力死死吸引在武神关前,手中握有二十万兵的慕容雅博和岳芝就不能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是他们和萧庆宁之间无声的默契。

当萧庆宁亲自在武神关前浴血奋战时,慕容雅博和岳芝的二十万人终于动了。

此时,整个战局,双方的大体形势总共分为三个部分。

从武神关西门出来的是燎国的西路军,穆如山阙和哥舒夜攻击的是萧庆宁的左翼,也就是裴定方的御营中军;从武神关东门出来的是燎国的东路军,由失朵那思和伊稚合速率领,攻击的是萧庆宁的右翼,也就是南云霁的御营后军;而从武神关正南门出来的是燎国王廷中路军,正统的金骨家族精锐,由燎国皇帝金骨乌虎、皇储金骨别术以及厄目极勒烈金骨阿隼那领兵,他们攻击的包括侯莫张崇的折冲军,宋淳的御营左军,以及保护萧庆宁的巾帼军、京卫营、骁骑卫各州郡卫军。

从目前局势分析,燎军的确占据了先机,打了宁军一个出其不意,但宁军这边除了中部陷入措手不及之外,左右两翼都是暂时稳住了阵脚,因为慕容雅博提前给裴定方和南云霁下的军命是严防死守,具备了一定的前瞻性,即便燎军突袭,左右两翼也能挡住燎军,而且别忘了,在萧庆宁后方的后方,除了留守的御营新军和巾帼军,大后方还有李良弼十多万御营右军驻守,慕容雅博之所以这么做,本身就有防止燎军利用骑兵优势发动突袭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