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恋之月朗星明(27)

而他归来时,没有提及过羽扇的事情,也没有使用那把羽扇,而我放置在书案上的羽扇也不知所踪。看来他将那把羽扇当作碍眼之物随意搁置了,心里还是有些许的沮丧。

羽扇再现之日,竟是孔明好友徐庶和石韬来访之日。

徐庶,字元直,本名徐福,颍川人士,董卓作乱时与其同乡石韬避难于荆州。说来徐庶其人颇有侠义之气,早年为人报仇,杀人后被官吏抓捕后又被其党羽救出,逃脱后便痛改前非,专心致学。

而其在求学途中因以前做过贼盗之事,还杀了人,同舍的学子都对他颇为不齿。但是孔明却极其认可徐庶的才华和品行,并与他交好。

而我与孔明的新婚之夜之时,徐庶没闹成洞房,孔明当时允他来草庐一叙时会备足好酒好菜做为补偿。而新婚没多久孔明就去西川远游了,所以当孔明兑现诺言之际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孔明啊孔明,别人都道你娶了个丑妻,谁知你小子在草庐中却藏了一位贤惠美貌的佳人,倒是有当年汉武帝金屋藏娇之风。”徐庶向来不拘小节,跅弛不羁,尤其是跟孔明,说话总是带有戏谑之意。

孔明何许人也,面不改色,羽扇轻摇,语气仍是颇为平静:“元直又拿亮说笑,不过你也老大不小了,倒也未见你成亲娶妻,也该上心了。”

徐庶闻言,笑着摆了摆手,语气中有些无奈:“不急不急,再说我无拘无束惯了,若突然有了家室,反倒受制。”一旁的石韬见徐庶难得吃瘪,也揶揄了徐庶几句,三人大笑。

徐庶自然不肯让孔明占了上风,趁孔明不备,一把夺走了孔明手中的羽扇,把玩着道:“想不到你也附庸起那些名士的文雅之风了,不过这把羽扇倒是极好,可否借我一用?”

出人意料,孔明硬生生的从徐庶手中又夺回了羽扇,悠悠然道:“这羽扇还是与我更为相配,你要是想用便自己另寻一把。”

徐庶冲孔明甩了甩食指,颇为不满:“怎的一年不见竟变得如此小气,我又没说要拿走,只是用用而已,还真是对这把扇子宝贵的紧。”

孔明闻言不语,羽扇一摇一摇的,我竟觉得嘴角轻扬的孔明有些得意之情。

布好菜肴和美酒之后,便觉自己应该退下了,便施礼道:“贵客用好,月英于此恐各位说话不便,就先退下了。”

徐庶闻言,颇为客气道:“嫂嫂不必拘束,我与广元都与孔明熟识交好,没有那么多的琐碎之礼,嫂嫂大可与我们一起把酒言欢,清议畅言一番。”

一旁的石韬也忙附和,我有些为难,便看了孔明一眼,孔明冲我微笑点头道:“无妨,元直和广元不是外人。”

我纠结了一会儿,还是选择留下听他们喝酒议事。

石韬痛饮完一杯酒后,手拿酒爵道:“我三人中元直是第一个得其主的,不过元直的眼光却颇为独特,没选择北方的曹孟德,也没选择江东的孙仲谋,反倒是选择了客居新野的刘玄德。”

徐庶言:“玄德公弘雅且有信义,礼贤下士,且为汉室后裔,是吾之明主也。”

孔明不语,浅笑静观徐庶和石韬的谈话。

石韬又言:“可是刘备其人半生漂泊,四十有六,却只占得新野一处小县,元直此番选择也当真冒险。”

刘备?我为石韬斟酒的动作顿时停住,看来我之前的都为臆想,事情还是再按照历史的轨迹行走,分毫不差。心里有些慌乱,孔明还是要随刘备出山,只在这一年中……

此后三人的谈话我都没有细听,恍惚间只记得三人倡议了一番刘备其人的往事。比如屡败屡战,四处流窜,五易其子,四失妻子。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拼搏半生寄人篱下之人,却在乱世中还有着仁义之心。比如于北海救被黄巾所困的孔融,又于徐州从曹操之手解救陶谦,其间陶谦三次让徐州于刘备,刘备不得已才担任了徐州牧……

我趁孔明三人言谈甚欢时,默默退下,刚刚隐约还听见了徐庶要向刘备推荐孔明,孔明既没应承也没推脱,不做任何表态。

刘备其人,我前世并不了解,大体上就是对他的仁义有个印象,可是在我的那个年代,还有人评价刘备是假仁假义,本质与曹操无异,也是个乱世枭雄。

可是史料甚少,一家之言又怎能完整的概括一个人,不过听闻刚刚徐庶与石韬的对话,我对刘备也是有敬佩之心的。毕竟屡败屡战就是一种难得的品质,有多少人仅经一次挫折就再起不能了,而刘备每次都能重振旗鼓,看来此人毅力绝非常人能比。

况且刘备已经四十六岁了,大可避乱,安于一隅寻求苟活,可是他心中却仍有着一番野心,不管他这番野心是否是为了光复汉室,都难得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