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大民国(126)

作者: 狂人阿Q 阅读记录

大通银行是一家享有显赫历史的令人敬畏的机构,成立于19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初通过一系列兼并活动而成长起来,在一战中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它对于美国或者华尔街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银行,但是面对洛克菲勒组成的气势汹汹的反摩根联盟,掌握着庞大资产的摩根财团一时间竟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把大通控制权拱手相让了。这样一来,美国两个大型银行,大通和花旗就都成了洛克菲勒旗下的资产了,形势对摩根极为不利,弄不好摩根就要丧失他们在金融界的地位了。

恰巧这时候东方发生变故,塞北和英国这个已经严重削弱了的世界霸主发生了冲突,并且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是他们先后打败了英国的七万军队,为此美国整府终于下定决心打算扶持这个新兴势力,来扩张美国在中国的利益。而这个势力的代表人物赵书礼正好曾经跟摩根有交集,于是摩根把主意打到了这里,打算借助为塞北发行巨额债券的声势,来向世界证明摩根财团联盟的实力依然是屈指可数的。

而且摩根跟曾经代表中国整府的赵书礼签署过发行债券的协议,虽然最后因为中国再次爆发军阀混战和美国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小投资者没有能力承担摩根的债券计划,而让那个协议没发生作用。但是摩根并没有放弃从中国获取新的投资渠道的想法,而这次他终于看到了机会,那个机会就在赵书礼本人的势力范围内。

不过以此来证明摩根实力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令一个原因是,小摩根这个人跟美国整府走的是非常近的,在一战以及战后,摩根家族都是非常积极的帮助美国整府出谋划策,甚至操作整府的金融力量,可以说美国在一战后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摩根功不可没。现在既然整府愿意扶持赵书礼这个势力,那么他何不助一臂之力,顺便替自己捞点利益呢,以他们家族跟整府的默契,他们跟整府同步行动,那么整府肯定是不会忽视他们的利益的,不管中国政局如何变化,反正最后总是能找到承担他们债务的对象的,对方毁约的风险几乎为零,他何乐不为呢。

“可以啊,你本事不小吗,这些因果都弄的门儿清啊,是半个金融专家了啊。”

听完严裕棠说完美国的情况和他的分析,赵书礼赞赏道。

严裕棠笑道:“哪敢不弄清楚这些复杂的关系啊,要是不弄清楚怎么在美国立足啊,不被人吃的渣子都不剩才怪。”

赵书礼却叹了口气,因为按照严裕棠的分析,如果接受摩根发行债券,恐怕就要得罪美国金融业新贵洛克菲勒财团和他们的盟友了,赵书礼不敢贸然接受。不是怕洛克菲勒,而是得罪了这个组织的话,恐怕将来在美国的任何行动都会被他们狙杀,而赵书礼的计划中,他在美国的戏份还没有完结。

这是个难题,但是破题还要在约翰律师身上,谁让他曾经跟摩根关系密切,而现在又换了个新东家洛克菲勒呢,他是一个桥梁。

······

在赵书礼亲自应付美国人,徐新六应付日本人的时候,沈瑞麟没有放弃跟英国人的接触。

开始英国人态度不明确,显然是在等待塞北的各项应对,以及其他国家的反应,另一方面积极做准备,暗中游说其他国家整府希望武力对付塞北。但是他们失败了,在不用武力就能获得利益的时候,恐怕优先使用武力这种选项,只有黑特勒和东条英机这样的脑子畸形发育的人物才会优先选择武力。

继美国跟塞北签署了经济合作的协议后,英国人最大的期待日本也跟塞北签订了协议,继而法国意大利也收取了利益,放弃了武力。英国人孤掌难鸣了,唯一的选择除了继续谈判还能干什么,要知道几万英军战俘还在那里做苦力呢。

但是英国人可不想接受一个完全的被动的结果,因此他们也提出了跟美法等国同样的要求,就是开厂等。为此他们还说服了美国法国两国在私底下跟赵书礼斡旋,也不知道这两国是怎么想的,英国人加入进来对他们来说应该是竞争者啊。法国还好理解,他们要借助英国维护自己的安全,但是美国就耐人寻味了,难道是跟英国合作抗衡近在咫尺,扩张方便成本更低的日本吗,毕竟日本是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对手。

沈瑞麟在请示了赵书礼后,经过反复的拉锯式磋商,终于答应了英国人的要求,但是同时英国人也接受了此前达成的支付赎金的协议。英籍,澳大利亚籍,加拿大籍士兵终于坐上了回国的船只,留下的只有可怜兮兮的印度兵和来自尼泊尔的几百廓尔喀雇佣兵。

印度兵是英国在殖民地征召的,本来只是维持殖民地治安的,可是这次冲突中,因为地利和英国本身的军力原因,才把他们调到了中国。但是英国人显然不愿意为这些人支付跟英国人同等的赎金,而塞北整府又不愿意让步,坚持每个人的人身价值是等同的,大唱人人平等的高调。而廓尔喀雇佣兵是他们雇佣来的,战死了不过给补贴,而塞北整府的要价还高于这补贴,于是英国人根本就打算放弃这些人了,就当他们死了。所以最后在美国的斡旋下,塞北只能勉为其难的先接收一部分赎金,释放英国人种战俘了。

随着英国白人士兵的释放,这次冲突似乎就这么结束了,起码世界各国都这么认为。

但是赵书礼显然不打算就这么算了,他又叫过沈瑞麟让他去散布一些消息出去。

一百一十节 非暴力不合作

更新时间2012-6-25 20:00:58 字数:2767

 “司令,这样恐怕会引起英国人的抗议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您那么狠英国,我不同意这么做!”

沈瑞麟听完赵书礼的计划后,坚决反对道,同时他心里想着,您哪见好就收吧,别把英国人得罪太狠了。

赵书礼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家伙这么不愿意跟英国人玩硬的,明显是他们做的不地道吗。

“沈处长,我不觉得把英国人不愿意替印度兵支付赎金的事情公布出去有什么错,事实就是如此吗。”

“事实确实如此,但是英国人也不是不支付,只不过他们不愿意按照英国籍士兵的标准来支付而已,他们也并没有表示不再对此问题继续谈判啊。”

赵书礼有些郁闷,这手下太死心眼了,于是道:“那这样好了,就这样公布,就说英国跟我们没有就印度兵赎金问题达成一致,印度兵还得继续留在中国劳动。”

沈瑞麟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让沈瑞麟去开发布会后,赵书礼又派人把英国人拒绝按照英军标准足额支付印度兵赎金的事情在印度俘虏中散布,接着安排记者们再次对那些劳作的印度兵做了采访,果不其然印度兵非常气愤,他们不说塞北的坏话,反倒是一肚子对英国主子的不满,毕竟塞北除了让他们从事繁重的劳动外,并没有虐待他们,反而是生病的还给予治疗,非常文明。

这些消息传到了印度后,反响强烈。

只是沈瑞麟的记者会却是大打了折扣,甚至给赵书礼这个计划拖了后腿,沈瑞麟在记者会上可观陈述了英国人的态度,道出了他们不愿意把印度兵跟英军白人士兵等同的意思。这些在种族主义盛行的西方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当然印度人肯定不高兴。

于是又一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甘地发起的,核心是不合作,早在一战前就开始活动,但是却一直平平淡淡,一战后才开始爆发了高·潮,原因很简单,英国人在欧洲打了几年仗,但是印度死了很多人。

在大战中,印度有150万人被征调到西欧和中近东战场上作战,其中有10万多人伤亡。大战极大地加重了印度人的经济负担,印度人在大战期间被迫承担了高达1亿英镑的军费,名列英帝国中各殖民地的第二位,仅次于英国本土。英国还从印度运走369万吨各种物质和装备,以及500万吨粮食。巨额的军费和向宗主国无偿提供的“贡赋”,使印度的国债在战后几年里高达78亿多卢比。大量粮食的外运使本来就缺粮的印度粮价大幅度上涨,加剧了印度的贫困,就在战争结束的1918一年中就有1200万印度人被贫困、饥荒及流感夺去了生命,占印度人口的5%。

上一篇:重生之保姆很忙 下一篇:贵妃晋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