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大民国(177)

作者: 狂人阿Q 阅读记录

要说现在塞北跟日本人的关系十分的微妙,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本人是不想招惹塞北军的。但是塞北军却主动出击了,这让他们万分没想到,事前他们派驻塞北武馆和军事顾问板垣来赵书礼这里探听过,可是板垣的回复不是信誓旦旦的保证塞北军不会参与吗。没人知道的是,板垣根本不在乎塞北军参与不参与,他跟石原莞尔是一种人,都是盼望着中日间早点爆发全面的战争,他们的野心可不完全是东北。那么塞北军参与岂不是更好,岂不是在事实上造成了扩大军事冲突的效果。

所以当塞北军进入东北,在满洲里跟日军守备部队对峙的时候,下田中队长向上面一汇报。经过关东军总部一商讨,开始本庄繁很头痛,他实在是不希望现在的东北出现第三股势力,不管是西方列强还是中国的其他军阀,但是石原莞尔却是狂喜。他劝本庄繁说,塞北军进入东北,势必造成东北的局势更加混乱,那么关东军此前发动的政变起不是更有说服力吗,更有必要不是。而且塞北军进入东北,造成跟日军的冲突,很显然就让国内的内阁无法忽视了,很可能内阁会在军部的压力下妥协,那么国内军队自然会派援军了。最后要是爆发全面战争,正是关东军乐见的,就算是最后靠谈判解决问题了,那么日本和关东军也将站在有利的位置。

于是本庄繁同意了,指示所有铁路沿途守备部队不得抵抗,稍微坚持就交出武器,日军的不抵抗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是塞北军单方面对日军采取了行动。于是时候本庄繁不停的给国内发去塞北军针对铁路守备日军采取了行动,有多少多少座车站被塞北军占领,请求增援,并请求国内采取适当的行动。

日本政府果然不敢忽视,各方终于达成了一致,积极行动了起来。内阁同意了军部的增兵计划,往东北增调了两个师团,人数两万多人。而军部则同意了内阁提出的,不扩大原则,关东军和军部暂时保持克制,让政府先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处理。至少也要在政府争取到了西方列强的支持之后,军部才能采取更大规模的行动。

于是一场战场之外的战争开始了,日本政府派出特使分别到蒋价石和张学良处,给他们撒了各种迷烟,对张学良说关东军在东北的行动完全是塞北军幕后挑动的,这一切完全是塞北军阀赵书礼的阴谋,目的是图谋东三省。而对蒋价石则表示,完全无意于中国的领土,日本的行动完全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希望蒋价石给塞北军施加压力,让塞北军退回原驻地。在政治上向中国各路势力施加政治压力和利益迷惑外,外交上日本则向西方各国发去照会,提出各种证据表明塞北军有预谋的针对日军发动了军事行动,并且信誓旦旦的把这些跟九一八的柳条湖事件捆绑在一起,说这是塞北军和东北军两只中国地方部队,联合针对日军的预谋,要求国际社会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中国各方也积极应对起来,张学良一开始有些糊涂,难道日本人真的是无辜的吗,难道真的是一场阴谋吗,不然没道理,柳条湖事件刚刚发生,日军炮轰北大营不到十分钟,赵书礼就给自己发来了电报表示希望东北军果断回击,并且塞北军愿意配合东北军行动。这难道不是一个证据,说明塞北军很早就有预备,如果真是这样,东北军当时的不抵抗倒是正确的,否则一跟日本拼起来,恐怕迎来的不是塞北军的配合,而是从后面的夹攻吧。当张学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东北军内部竟然没有出现反驳的声音,就连一直对赵书礼有好感的张作相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而蒋价石老道一些,他对东北军和塞北军此时的微妙关系不加干涉,主要精力用到了外交方面,积极要求国联干涉,请求国联派遣调查团来东北调查情况,表示中国整府完全相信国联。

赵书礼可不相信国联,山东的利益不就是国联做主出卖给日本人的吗。因此针对日本的外交,他也是积极应对的,甚至有些未雨绸缪,早在九一八之前,他已经派出了代表团去欧美游说了。至于日本人在国内的小动作,蒋价石那里赵书礼倒是打听到了情况,因为蒋价石没有刻意隐瞒,但是张学良这里他就不知道什么情况了,以为日本人是去诱惑张学良当伪军的,于是连发了几封电报,告诫张学良不要做出卖国的汉奸行为,岂料这却让张学良心中暗生恨意。

———————————————————————————————

许个愿望,明天的推荐票达到两百就加更一章啊,也就是三更,兄弟们帮帮忙啊

一百五十五节 暗战(2)

更新时间2012-7-25 11:30:47 字数:3177

 高凤举带领第一军全军十万人进入东北后,一直就比较顺利,经过洮南后一路南下。

一直到郑家屯(辽源),然后分兵,一路西折返意图攻占还未被关东军来得及占领的哲里木盟(通辽),一路包围郑家屯之敌。

哲里木盟(通辽)倒是很容易就进入了,这里的东北军未阻拦,在郑家屯却迎头遇上了正试图攻击这里的关东军。在跟城内的东北军交涉过后,他们愿意把这里交给塞北军,让塞北军跟关东军死磕,而他们则撤往了锦州。

其他方面,第二军主力从赤峰县出发往东北方向进入绥东(库伦旗驻地),阜新县,与通辽的第一军组成一条防线防止日军往西攻击热河。第三军主力从承德出发,往东往南在热河与奉天边境驻防,最远一个师翻越努鲁儿虎山在大凌河布防。第三军的目的本来是策应逃到锦州和河西走廊的东北军,但是这却引起了张学良极大的猜忌,他竟然命令此地的东北军对第三军采取了防御态势,隔大凌河对峙起来。

······

塞北第一外交人员外务部长沈瑞麟面对现在的局势心里十分复杂,他很高兴塞北军进入东北,或者说对于塞北军任何扩大势力的做法他都是很高兴的,他最巴望的就是塞北军南下一统全国,到时候他就是外交部长了,而不是现在这样不伦不类的外务部长。

目睹这一切的时候,他并不在国内,而是身在莫斯科。他是奉命来到这里的,早在八月份他就到了苏联,苏联是此行的重点。他是来游说史达林往远东地区增加兵力的,赵书礼告诉他收到了确切消息,日本人将在九一八发动事变,意图侵占东北。

而日本最忌惮的无非就是这个历史上因为东北利益,跟他们打过仗的邻国苏联,日本最顾忌苏联,恰恰就是塞北要首先拉拢苏联的原因。赵书礼猜测只要苏联往靠近东北的边境驻扎上十万军队,日本人必然不敢在东北大大出手,在没有弄清楚苏联立场的情况下,他们不会贸然发动战争,因为日本人在疯狂也不会认为他们有能力跟苏联加上中国几个军阀的联合势力打上一仗。

压制日本不敢发动大规模入侵,而只把东北问题局限成一场小规模战斗,这就是赵书礼的目的,他不是疯狂的人,他可不想现在就跟日本来一场国战,因为他看的清楚这时候中国必败。

在游说了史达林近一个月后,沈瑞麟收到了赵书礼新的电报,要他转移阵地,到英国去。

因为外交形势发生了改变,日本发动了凌厉的外交战,而他们拉拢到的第一个盟友就是英国,英国因为在河北跟塞北军打过一仗而怀恨在心,接受了日本人的拉拢,向蒋价石中央发出了外交通牒。表示要求蒋价石勒令塞北军立即撤出东北,否则引起的任何后果将由中国承担。英国还在国联中施加影响,让国联介入的议案迟迟通不过,更不用说派遣调查团或者制裁日本了。

沈瑞麟这次背负的外交任务是跟英国人达成谅解,让英国人至少站在中立一方,为此赵书礼已经做好了牺牲东北利益的打算。当一听到赵书礼说可以牺牲东北的电报时,沈瑞麟拿电报的手不自主的都抖了起来,他之所以现在完全的心向塞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跟列强交涉中,赵书礼对于国家利益还是比较维护的。可是这次他发出了牺牲东北,而且无底线的牺牲东北的电报,跟沈瑞麟一贯的世界观发生了冲突。尽管他可能不是一个廉洁公正的海瑞一样的人物,但是作为外交官,尤其是作为中国这样弱国的外交官,他对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维护国家利益这种事是很向往的。可现在却要通过自己的手去出卖利益,他不由得想到了李鸿章,觉得自己就要做李鸿章第二了。

上一篇:重生之保姆很忙 下一篇:贵妃晋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