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大民国(274)

作者: 狂人阿Q 阅读记录

这七千万人口中,新疆现在又将近一千万,外蒙条件比新疆要好很多,现在有两千万,甘肃八百万人,而人口中心塞北省则有三千多万人。而塞北的中心又是河套地区,这里的土地资源最好,苏芳主持修建的完备的水利设施覆盖了整个河套地区,经过这几年的改良,这里的土地已经全都成了良田和肥沃的草原。移民政策也让这里聚集了大量的人口,一家一户的小农场遍地开花,大多数是十到二十亩的小农场,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军人家庭可以达到五十亩,或者有些思想灵活的农民会租借牧民的草场来开垦,他们的农场有的有上千亩。

赵书礼很快就到了河套地区视察,说是视察其实是鼓舞,因为情况他可以通过报表来了解。他现在把塞北的行政方式搞的一直很像企业,他是老总,徐新六算是他手下的职业经理人,各个部长是部门经理,而各省的省长则是一个个分公司的经理。这些部门定期通过报表像他反应情况,列出工作计划,上报完成情况。说起来这应该是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但是亚追溯,其实可以追溯的明朝张局长的考成法,只不过明朝没有实行下去,不然估计也不会亡了。

赵书礼四处奔走,不停的做演讲,一个个村镇走过去。民心士气确实有实质性提高,百姓对参军的热情也高涨了起来,经过统计大约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的主动参军率。来开农牧区后赵书礼到了鄂尔朵思,这里是河套地区的中心之一,尤其是军工业的中心。

赵书礼只看到了他经过之地,大量青年踊跃参军,却没想过对他们的家庭而言,未必都是欢乐。

鄂尔朵思附近一个村子,这里是较早开发的的一个村子,村中的军属比例很高。这是因为当年第一批移民,完全都是军事移民,必须出男丁进入当时的绥西军才有可能分到土地。

村中最大的地主家里,女主人正哭哭啼啼,不停的埋怨丈夫。

“凭什么啊,你当年当兵也算是给整府打了天下了,现在还要儿子去。你明显有办法免兵役的,我们家完全符合条件,可你这木头就是什么都不做。你就眼睁睁看着儿子去打仗好了,看将来谁给你养老。”

男主人却没有理会女人的哭啼抱怨,而是背对着他,哈哈笑着。

“儿子长大了,有什么理由去阻止一个男人奔向战场呢。”

这男主人也是一个老兵,当年以他的参军为代价为家里换取了几十亩条件较好的土地,然后再军中又立了点小功劳,后来负伤退役后,整府有补偿了一些土地,现在他家有一百多亩良田,生活条件算是比较好的。男人伤的是一条腿,不能干重活,所以买了辆拖拉机。但是平时都是儿子开的,他可不会开,他只能驾驭牲口。看来儿子走后,他得好好学学了,甚至暂时要顾别人来帮忙耕种了。

老实说正是这男主人这样的老一代军人,给赵书礼打下了塞北的天下,他成就北地之王的道路上是用这些人的血肉铸就的。当然也不能说给赵书礼一个人打天下,是为了半个北中国百姓的福祉而战斗的,但是他们的功劳没人忘记,整府对这些伤残军人家庭是有很多优惠的,必然免兵役。按照制度男主人可以给儿子申请一个免兵役的名额,而且不止一种方式,拿出他的退伍军人证件可以申请一个,拿出他的伤残证件也可以申请一个,他立下的功勋证也能申请一个,但是他一个都没用。

就像他的话里说的那样,凭什么去阻止一个男人奔向战场的心呢,他战斗过,他儿子也有权利战斗。但是男主人话虽然说的豪气,但是背对着女主人的眼睛中其实热泪也在打转。

鄂尔朵思的参军热情也很高涨,这里是工业中心,有大量过着集体生活的工人,他们一转身就是很好的士兵。除了从事重工业生产,军事工业生产的工人外,民用工业的产业工人都是要服兵役的。除了鄂尔朵思外,还有包头、归绥等工业城市也是重要的兵员地。

当然除了农业人口和工业人口这两大兵源外,塞北地区最近还出现了新的兵力来源。因为战争的爆发,大量的难民涌入,尤其是东北地区,九一八的时候,他们就迁移了一次,九一八结束后有的回去了,有的留下的,有的则是一部分家庭成员留下继续经营塞北整府给与的土地等资源,另一部分家庭成员回去东北经营在东北的产业。这次他们算是驾轻就熟了,再次往塞北地区跑。除了东北还有河北地区,山东等地害怕战争波及的逃难人群。

这些家乡被威胁的人中,当然有的是趋利避害的圆滑之人,但也有刚烈的,他们可不愿看着家乡被占,踊跃参军。另外由于难民的生活无法保证,被迫参军,用工资养活家庭的也不在少数。反正是农业工业和难民三大群体短时间内爆发了一股参军热情,形成了参军潮。

塞北地区长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可以担任技术兵种,比如在家会使用拖拉机的,很快就被分配去学开坦克,干过工程的技术工人则可以操作炮瞄仪器做炮兵很合适,而难民们的教育程度较低,大多只能做三等军队的步兵了。但现在也没有塞北挑挑拣拣的分子,是个人就可以进入军队了,只要能拿得起枪就是战力。很快就招到了三百万士兵,全都送到了各个新兵营去接受初级训练,等待着补充前线部队。

从河套各个农牧区到城市,然后赵书礼北上飞往了外蒙,短暂的演讲鼓动后,去了新疆在这里进行了宣传连带考察,然后做火车通过兰新线到了兰州,在兰州接见了青海的代表,共同探讨了抗日的大事后,商定马家军进入塞北作战。

然后又到了西安,开始跟杨虎城商谈。

三百五十七节 平津会战后

杨虎城手下的西北军,现在又再次扩张到了十万人,装备比之塞北一流部队自然不如,但是跟傅作义等人的带领的六到八军二流部队相比不算差,而训练状态军事气质比之傅作义等山西籍将领指挥的山西籍军队还要强,这跟地域性格有关,倔强的陕西人就是比善于经商的山西人要刚烈一些。

因此杨虎城手下现在有一只精兵。

杨虎城也很干脆,没的说,表示立刻派遣三万人的先遣部队开赴塞北,经塞北往东北作战。还表示早想跟日本鬼子打一仗了,这丫老欺负咱中国,真不是东西。杨虎城的决定很符合他的性格,刀客出身仗义任侠,难怪原本的历史上是敢囚禁老蒋的角色。

陕西这几年的发展倒是不错,虽然说不可能像塞北那样飞速发展,因为陕西毕竟没有塞北那样的条件。塞北埋头发展了十几年,改善基础完善法度,投资环境绝对是中国第一。但是陕西在杨虎城手里也才几年时间,好在杨虎城这个人还算不错,加上又是陕西人,有发展陕西的愿望。

这几年他大力学习塞北,而塞北也对他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双方互信做的相当的好,虽然地盘相接,可是摩擦基本上没有发生过。

陕西的交通改良是最明显的,从西安通往包头的铁路虽然还有关键路段没有通车,但是在陕西境内,至少在关中地区已经通车了,从西安到陕北,从西安到潼关到宝鸡的铁路都畅通无阻,而且使用了最新技术对铁路进行了改进,不但能跑老式的蒸汽机车也能跑燃油机车、甚至最新建设的包西铁路可是能跑电力机车的。

以铁路为依托,陕西的农产品矿产品可以较为方便的输入塞北,同时本地的工商业发展也红火起来。但除了杨虎城大力建设的军事工业能生产枪支大炮外,重工业很少,都是轻工业。但即使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起码比之蒋价石手里的河南就好了很多,据杨虎城说,这几年河南百姓经常性的往陕西移民。杨虎城很得意,同时也更加雄心勃勃起来,他的预想中,只要他大力支持的包头到四川的铁路线修通,他就能把西安打造成一个联系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

上一篇:重生之保姆很忙 下一篇:贵妃晋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