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辛亥科技帝国(155)

作者: 芝麻汤圆 阅读记录

一看洋教官和中**官呛起了火,大家纷纷围上来看热闹,不少人起哄架秧子,就想看俩人动手的话,谁能打赢对方。

????分割线????

安庆军谘府的小办公室

柴东亮正在拿着一份电报译稿踱步,过了片刻之后他下定了决心,一拳砸在桌子上道:“给虞恰卿发电报,这个合同咱们接了赔钱就赔吧,让他说服股东们,造万吨轮船的意义重大,这次赔钱下次总结了经验肯定就能赚钱。”

吴锦堂点头道:“我这就去发电,要是股东们那里说不通,我和恰老俩人包赔损失,这样股东就没意见了吧?”

柴东亮笑道:“要赔的话,首先是我赔钱,我是最大的股东???就这么说定了,如果董事会不同意,咱们三个包赔。”

吴锦堂连连点头:“那咱们报价多少?一百四十五万如何?”

虞恰卿从上海发来了电报,一家美国公司向全世界各大造船厂询价,要订制四艘万吨级运输船。上海光华造船厂也接到了询价的电报,虞恰卿不敢怠慢,立刻发电向柴东亮请示。

兹事体大,造万吨轮船不仅仅是工业实力的象征,更是未来海军发展的前提条件,靠买军舰发展海军肯定是不行的,只有自己拥有造军舰的技术才能持续发展,而不至于像甲午海战之前那样,明明知道要打仗了,却苦于无法自制军舰只能苦等从洋人那里购买。而西洋各国一向是对交战双方武器禁运,自己国家没有造船能力的话,将极为被动。

柴东亮和几个通晓造船业的行家分析过,按照常规,德国人报价应该在每艘一百九十万两银子左右,美国人大概是一百七十万,日本人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五万???而中国从来没有造过万吨级的商船,价格超过一百四十五万肯定抢不到订单。

柴东亮一跺脚发狠道:“一百三十万,务必拿下这个合同”

上海光华造船厂的前身是上海制造局下辖的江南造船厂,最大只造过三千吨级的货船,这次如果拿到订单,将是对上海光华造船厂的一次重大考验。

首先是船厂的规模就必须扩大,而且是大规模的扩建。原先的船坞只能容纳四千五百吨的船只,现在必须要新建大船台四座,每座打桩基地长五百多英尺,宽度起码要六十英尺,桩深二十英尺,这样大的船台才可安置五百英尺长的万吨船舶;船台两旁需要新树起重架十座,每座吊重十吨;还需要购买五百多亩土地,还要购买新式的电动抽水机???配套的电厂规模也必须扩大,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肯定是不行的

这一切改造工程搞下来,起码需要四百万两银子的投入,折合银元就是六百八十万

清末的时候,安徽全省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两千万,现在因为废除了厘金和各项苛捐杂税,一九一二年每个月的税收已经不足一百万了,基本上是寅吃卯粮,全靠芜湖工业园区和光华银行补贴财政,才勉强撑的住。

扩军、建军校、土改???每个地方都要钱,酝酿许久的法制改革也因为资金的问题暂时无法提上日程,各地继续沿用野蛮的《大清律》。前清的时候就准备废除旧法,实行西洋新式法律,但是载沣等人一算账,光这一项全国就需要投入三千多万也就只好不了了之了。

大清朝廷十年新政,通过增加税种等等手段,十年时间税收由岁入八千万两猛增到三亿两,居然还是个寅吃卯粮,再多的钱也挡不住城狐社鼠挖墙脚。

芜湖工业园区也要发展,不能竭泽而渔,光华银行也不能滥发钞票坏了信用。

柴东亮一咬牙:“发行公债,向全省老百姓借钱。”

吴锦堂沉吟片刻道:“老百姓肯吗?要不,我把洋行大班和上海的富商召集起来,向他们借钱?”

柴东亮摇头道:“洋人的钱利息现在都快赶上印子钱了,袁世凯正在筹办的善后大借款,条件据说比庚子赔款还苛刻???咱中国的实业,尤其是钢铁、造船这些核心工业,绝对不能让洋人控制了????船坞要建就建大的,要能容纳三万吨的巨轮,既然花钱就一次花个够,别隔三差五的拆了重建”

洋款根本不能借,那就是无底洞啊

虞恰卿等人从上海各国领事那里探听来的消息,五国银行团已经拟定了一个善后大借款的条例,准备借给袁世凯两千五百万英镑,年息五厘,看似不高,实则是付款的时候先打九折,再扣除百分之六的佣金,等于只有两千一百万英镑,再扣除银行团先前给北京政府的垫款、借款,再加上前期支付给各省遣散军队的费用,袁世凯到手的钱不会超过一千万英镑,但是到期本利却要归还六千八百七十万英镑。而且要用盐政、海关作为抵押。袁世凯之所以派遣杨士琦和柴东亮谈判两淮盐政归中央的事情,就是要拿盐政当作借款的抵押品。

这种条件一旦公诸于众,袁世凯卖国的名声恐怕是摘不干净了,但是如果不借款,他这个北京政府三天两晌午就得刹戏关张

普通的商业借款,居然条件比庚子赔款还要苛刻许多,打死柴东亮也没胆子向洋人的银行借钱了

“铃铃铃”

外面大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西装革履的顾维钧走了进来,脸色沉重的道:“都督,巴恩斯总教官打来电话找您,听他的语气很不高兴的样子。”

第一百三十二章 碰撞

第一百三十二章碰撞

顾维钧在上海的时候和唐绍仪的女儿情投意合,奈何唐绍仪何等身份,怎么会看上这个功不成名不就的毛头小子?气的顾维钧要跳河自杀,幸得柴东亮和舒夜旋搭救才没有令这位大才子喂了黄浦江的鱼鳖。 。

心灰意懒的顾维钧在上海无所事事,柴东亮几次邀请之后才勉强打起精神来到安徽。一到安庆,就被柴东亮委任为高等秘书,这次筹备安徽陆军士官学校,又委任他为政治部主任,只在校长柴东亮一人之下,和总教官巴恩斯平起平坐。

而唐绍仪就任袁世凯的内阁总理,登上人生辉煌的顶峰之后却如坐针毡。按照《临时约法》,民国政府应该是内阁制,唐绍仪总领内阁,权力在袁世凯之上。问题是唐绍仪曾经当了袁世凯三十年的僚属,多年积威之下哪里有和老袁针锋相对的胆量?

更令他头疼的是北京政府和以前孙文的南京临时政府一样,囊中空空如洗,各省都督把税收全部截留,一分钱都不给中央政府缴纳。除了借洋款之外,唐绍仪再也无计可施。恰逢此时,湖南才子熊希龄就任内阁财政总长,这位熊才子的口才着实厉害,也明白如果没钱遣散南方的四十多万民军,肯定会发生大规模的兵变,于是他和洋人谈妥,先让四国银行垫款三百万英镑,折合中国银元一千两百万,用以裁撤黄兴手下的民军。

没想到黄兴不但不领情,反而发来电报斥责:“垫款章程不但要监督我国财政,还要监督我**队,此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军队乃国之命脉,岂容洋人置喙?熊财长忘四川保路运动否,忘埃及因借款而亡国否?吾辈二十年赴汤蹈火方肇兴民国,公为区区三百万垫款即出卖国家,此何用意?吾等但有一口气在,绝不容此卖国之条约???”

一番话大义凛然,把熊希龄气的七窍生烟????老子辛辛苦苦和洋人周旋,不就是为了帮你黄兴的忙?解你的燃眉之急?

熊希龄一怒之下,将黄兴催款的电报公诸于众,又将南方民军因为缺饷即将哗变的窘境以及自己的委曲求全添油加醋的述说一番,最后讥讽黄兴不懂政治,说是要让黄兴主政,肯定要葬送民国???

两边大打口水战,各省都督拉偏架打太平拳,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把个内阁总理唐绍仪弄的头大如斗。临时参议院也来凑热闹,把唐绍仪招到参议院说明情况,一些年轻的议员群起发难,大骂唐绍仪是“亡国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