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非要我登基(242)

他身上完全没有任何贵族的骄奢之气,跟周嘉荣从小到大见过的武将差不多。

周嘉荣记不清武亲王当年离京是何样子了,但定然不是如今这番顶天立地的男儿模样。

“大哥,不是大军进城吗?怎么就你们几个?”性子最跳脱的中山王见武亲王态度和蔼,对他们三个弟弟颇为和善的样子,也放下了起初的恐惧,好奇地问道。

武亲王道:“大军还在后面,让副将带着回来。听说父皇亲自在十里坡迎接我,我便带了几个亲卫先一步回来了。”

“原来如此!”三兄弟恍然。

人多眼杂,也不是好好叙旧的地方。武亲王又跟兴德帝说了几句,然后道:“父皇,大军要来了,儿臣得回去了!”

兴德帝高兴地摆手:“去吧。”

武亲王骑马上了官道,跟大部队汇合。

说是大军,其实不然,为了京城的安全,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皇帝也不会允许外地驻军大规模进京,不然万一这些人造反怎么办?

所以这次跟随武亲王进京的只有一万人,就是取得洛河大捷,以少胜多的有功之臣!

武亲王回去没多久,官道上便传来了马蹄声,滚滚黄土在官道上飞扬,紧接着一面写着“武”的旗帜出现在眼前,迎风飘扬,猎猎作响,后面跟着整齐划一的骑兵,极为有气势。

武亲王一身亮眼的银色铠甲,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方,看起来颇有几分战神的气势。

蜀王两眼冒光,啧啧称叹:“大哥好威风啊!”

沿途的老百姓见了,也大声呼唤:“武亲王,武亲王……”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还有激动的百姓将手里的篮子举起来,要献给这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们。

这一幕看得大家心潮澎湃,所有人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这一刻,大臣们都不分彼此,不分派系,露出了喜悦的笑容,甚至还有性子洒脱的文臣武将跟着百姓齐声呐喊:“武亲王,武亲王……”

气势浩大,动感天地。

就连周嘉荣的心脏也砰砰砰地跳了起来。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外祖父为何一把年纪了,还愿意上战场,因为有无数信赖他们的百姓,想必,北地的欢呼声、拥戴声会比京城更为浩大感人。

武亲王的队伍行至道路中断,稍作停留,然后挥手向路边自发来迎接他们的百姓挥手致意。

这一行为,将百姓们的欢呼推向了高潮。

周嘉荣先前看到的那名老翁,牵着小孙儿的手,跑到了队伍前方,拉着孩子跪下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双手举起篮子,双目含泪:“武亲王大恩,打退匈奴,保我西北平安,请受老朽一拜。老朽祖籍青阳县,五年前,匈奴南下烧杀抢掠,老朽的儿子儿媳均丧命在了匈奴人手里。老朽不得已,为保家里这根独苗苗,带着小孙子来逃奔京城的表妹。今闻武亲王凯旋,老朽无以为报,只能将来京城那年种下的桃树上结的果子赠与武亲王殿下,以表老朽的无限感激之情。愿武亲王殿下平安如意,长寿安康!”

说完,又拉着孩子磕了三个响头。

他这番家破人亡的遭遇引起了不少百姓的共鸣。站在路边,本来还在拿着篮子,一副欢欣鼓舞模样的百姓们纷纷沉默了,下一刻,不知是谁带的头,他们全都跪了下来,向着武亲王的方向,磕头谢恩。

这一幕,静寂无声,却比先前的呼天喊地,还有振奋人心,还要令人感动。

有些感性的大臣已经在悄悄抹眼泪了,就连兴德帝也一副悲悯动容的表情。

周嘉荣垂下眼睑没有说话。

他相信,很多老百姓的感恩应该是真实的,尤其是西北逃亡到京城的百姓,对于这个保卫他们故土,保护他们家乡亲朋好友的亲王将军,定然是打从心眼里感激的。

但老翁明显没读过书,如何能说出这样一番感人肺腑又很具有煽动性的“心里话”?还有这些百姓,若是没人带头,他们反应会如此迅速吗?

可惜离得比较远,前面人又太多,周嘉荣看不清楚。

但他心里隐隐有数,只怕是有人在推波助澜,故意给武亲王造势。而会不遗余力推高武亲王声望的,除了他的好父皇,恐怕没人会如此苦心孤诣。

为了证实他心里的猜测,周嘉荣悄悄吩咐刘青:“安排几个人换上平民的衣服,混迹在其中,看看里面有没有可疑的人,若是有发现,不要打草惊蛇,悄悄记住对方的身份,去了哪里,都接触了哪些人,最近有什么反常,回头禀告给我。”

刘青点头,趁着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武亲王身上,悄悄退了出去。

前方,武亲王受了老翁如此大拜,连忙翻身下马,亲手将老头扶了起来,然后郑重地接过老翁手里的篮子,平易近人地说:“使不得,老伯快快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