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弹幕非要我登基(352)

护国公再次翻开账册,又看了一遍,轻轻点头道:“殿下说得有道理,臣更倾向于后者。这本账册记录六年之久,最初的字迹和最近的字迹颜色明显不一样。若是毛青云设下的圈套,除非他能六年前就想到这里,并开始造账册引我们上勾。”

但六年前毛青云又怎么会料到有今日呢?

而且这事惊动了兴德帝,万一兴德帝对户部的账目起了疑心,要详查怎么办?依毛青云的脑子肯定会考虑到种种可能,他不可能会做出这种可能会引火上身的事。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毛青云挡了人的道,有人想除了他。

现在中山王闹出这种事,便是最佳的时机。对方不想出头,就将毛青云的把柄通过让曹裕投诚的方式,送到了他们手里。只要账册是真的,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周嘉荣沉吟片刻后道:“凡事只要做过便有迹可查。外祖父,我们连夜派人查一查曹裕的出身来历,还有这个册子上的几个我们所知道的账目,找一找相关的知情人,看能否跟这本账册上所写的对得上,若对得上,明日就用这个册子来参毛青云一本,若是不能,就按下先不表。”

护国公点头:“殿下所言甚是,臣这便回去找人探查,账册臣带回去了。”

“好,我送送外祖父。”周嘉荣将护国公从后门送了出去,抬头时已是满天繁星,天黑了,今日也不知道外祖父那边能不能查清楚,若账册是真的,那曹裕又是谁的人呢?

今晚注定是个不眠夜。

不过周嘉荣这段时间身体很累,回到府中,心下安定,倒是倒头就睡着了。

次日大清早上朝之后,先是议事,就最近朝廷的一些公事进行了君臣商讨。

目前大齐还算太平,江南水灾也得到了控制,朝堂上没什么大事,所以大臣们所奏的不少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说到最后,兴德帝都有些不耐烦了。

可能是看出了他的暴躁,没什么要紧事的臣子都闭了嘴。

就在这时,孟御史又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陛下,臣有事启奏,中山王贪赃枉法,无视国法家规,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万永淳一听到这话心里就叫苦。这个孟老头,一根筋,像个疯子一样,谁被他盯上就倒霉,这下又要轮到他倒霉了。

别说万永淳喊头痛了,兴德帝也有些头大。

孟御史这人立志要做青史留名的诤臣,什么都敢说,也不怕死。偏偏他因为学识渊博,品行端正,敢于进谏,在文臣中说话颇有些分量,尤其受读书人的推崇。

让兴德帝有时候也拿这个硬骨头没办法,骂,骂不赢,打杀,人家根本不怕,说不定还巴不得被杀了千古流芳呢!

兴德帝有时候真是后悔怎么就提拔这老头做了御史呢?不过当这老头若是盯上了他也不喜欢的臣子时,又挺好的。

所以兴德帝对孟御史的感观极为复杂。

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兴德帝看向脑袋快贴到地上的万永淳:“万爱卿,查得怎么样了?”

万永淳衡量了一会儿,吞吞吐吐地说:“回陛下,据微臣目前所查到的消息,中山王贪污银两此事属实。不过中山王尚且年轻,去了苏州府便被当地官员请进了庄园,很多事情都是下面人安排的,中山王应稀里糊涂犯了错,被人利用了。”

他揣摩了一下兴德帝的心思,觉得兴德帝还是不想儿子背上贪污赈灾银子的骂名,有点想保中山王的,不然不会将中山王交到刑部,因为案情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中山王贪污银子也是铁证如山,无可辩驳。

但陛下要保人,他自然不能跟陛下对着干,于是就顺着中山王的借口说。反正苏州知府同知等涉事人员已经被荣亲王给杀了,死无对证,他这么说也没错。

他给中山王的事定了性之后,马上就有毛系一派的官员站出来道。

“陛下,中山王贪污赈灾银子,其罪不可饶恕,但念在其也是受人蒙蔽的份上,请陛下从轻处罚!”

……

接下来好几个臣子站出来替中山王求情。

周嘉荣默默记着,发现这里面除了一个户部一个翰林院的官员是平日跟毛青云一系走得较近,铁板钉钉子的毛系官员外,余下两位竟是中立的官员。

不知这两个到底是毛青云还是武亲王的人。

随后毛青云也站了出来,跪下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万大人此言差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山王在户部当差虽兢兢业业,未曾有行差踏错之举,但此次下江南办事却被小人蒙蔽,险些酿成大祸,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请陛下按国法家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