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弓记(245)

“干娘……”

“干娘与你说这件事,不是让你忧心干娘,只是想与你说闻氏心毒,不是小恩小惠能收买的,我出面说和,她未必领情……不过你说得对,我若是不出面,她更记恨我。”孟小罢咯咯地笑了起来,“那又如何?我孟氏岂是怕事之人?这次劝太子,不是为我自己,也不是为了她,更不是为了你,全是为了陛下。”

皇后与两位皇贵妃劝太子这件事,后来被很多人编成了戏文,各有大段唱词,流传千古,故事再怎么更改都是皇后与两位皇贵妃姐妹情深,共体国是,各有贤良之处,以孝道、国事等等苦劝太子,让太子回心转意,向皇上道歉,故事峰回路转。

也不怪后人如此编造故事,在当时人眼里故事就是这样的,大明宫里的那一家人,是天下家庭的典范,父慈子孝妻妾合睦,内里的故事,又有何人知情呢?

惠民十策放在任何一个皇朝的中期都是极难推行的,放在皇朝的初期却是有一线生机,尤其是大康朝数十年动荡,各方势力重新洗牌,士人地位大大降低的前提之下。

可就算是如此,在那一年春闱时,仍旧出现了进京的举子大面积减少的情形,尤其是文人大户江南,就算是大齐朝承认了南朝的举人功名,仍就来者了了。许多客栈的老板和靠出租民宅供举子居住维生的房东叫苦不迭。

在冷冷清清的举子队伍里,有一位姓江名淮的举子却是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游览着京中景致。

京城的人衣着整洁,谈吐有礼,街道宽敞干净,随处可见供人倒垃圾的垃圾筒和穿着土黄坎肩的清洁役工,几辆马车拉着树苗、花苗在街中川行,正是市政派来补种去年过冬冻死的树木,种植花苗的车辆。

在写着官营粮行木牌的粮行外面,百姓们拿着一个本子,夹着袋子或油瓶等着买粮买油,他拦住其中一位百姓,想要看看他买的粮食,那人瞧他是举子打扮,笑着打开粮袋让他看。

那位百姓年约四十,买了两样粮食,大袋的是玉米做的碴子,小袋的是玉米面,江淮本是南人,对这玉米碴子并不熟悉,玉米面更是不熟,可依旧能看出粮食没有霉烂,里面也没有掺沙子,“这位先生,这些粮食能吃多久?可是陈粮?可缺斤两?可有掺假?粮价几何?”

“哈哈哈,这里是京城,没准儿排队的人里就有锦衣卫的探子,哪个敢在其中弄鬼,不瞒你说,我舅兄就在这粮行做事,他与我说这粮食是前年的陈下来的军粮,虽说不是新米,但自家吃是无差的。”

“我见里面也有精稻米,细白面……先生为何不买?”

“贵啊!一斤大米能换三斤碴子,普通百姓若家中无事,哪里舍得去吃?”

“可我见刚才有一人穿着平常,也拿了稻米……”

“他家里必定有花甲之年的老人,陛下恩德家中有花甲老人者每月可领二斤稻米。”

“若是老人故去了呢?”

“自是销了。”

“若是隐瞒呢?”

“当地自有保甲查问此事,再说若是花甲老人故去,自要办丧事,去当地户藉销户,可领票买便宜棺木、孝布等等。”

“京中不愧是首善之地啊。”

“诶,各地均有此政,只是推行有早晚罢了。”

就在此时樵楼敲响报时钟,那人摆了摆手,“不与你说了,我儿学中放学,我要去接他了。”

“你儿在上学?”

“是啊,京中分十区二十八街,每街都有一处官学,七岁稚童既可上学,发冬夏衣裳,只收笔墨费用,每日官府供顿午膳,我那小子,上学不过七日,已然胖了许多。”

江淮目送此人离去,不由得连连点头,他前祖做过大康朝的知府,只因不堪官场*,早早称病回乡,到了他这一辈已经家道中落,他靠着母亲和妻子的嫁妆读书,考中举人,对大康朝的弊端了然于心,对很多同窗痛斥的新政颇感兴趣,是啊,税收理当收最富人,难道要去压榨那些已经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穷苦农民?

若是家乡也推行仁政……他望向远方,心潮澎湃了起来。

“江兄!江兄!”远远地跑来一个同样穿着举子服的男子,男子个子高挑,身材瘦长,面色微黄,鼻尖略有几个麻坑,此人姓赵,名子初,同窗戏称他为赵麻子,长得普通却有内秀,颇有文彩,然而数理却不通,这次进京科考一路上与江淮同行,每日都要向江淮问题。

“赵兄,我不是让你在客栈等我吗?怎么?有事?”

“我是躲出来的。”赵麻子擦了擦汗,“江南会馆的人实是烦人得很。”

“他们又请你去会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