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差十四年(274)

作者: 林子周 阅读记录

十二月,她们跨过金沙江,进入了藏区。

她们没有规划过回程的日子,若不是李淼淼打来电话,或许还会继续往前走一段路,一直走到拉萨。

“你人在哪?大明星,休假休够了没有?还不回来赚钱?”通话信号不佳,淼淼的声音时断时续。

杜思人答:“我们还没到拉萨呢。”

“都几天了,还没到拉萨?你不会晒成高原红回来吧?年底有很多晚会的。”

杜思人急忙去照镜子,这才惊觉自己晒黑了一些。

淼淼说:“等你回来,先回北京跟大家一起开个会吧。”

“什么会?”

“你说呢?公司最近收了很多歌,等你回来,大家一起听听看。明年上半年正好有空档,我们把第二张专辑做了吧。”

“真的?”杜思人大喜过望。06年之后,她只陆续发过几首单曲,大多数时间都塞满了与音乐无关的工作。

“嗯。我的邮箱天天收到你粉丝的辱骂。到底想怎么样啊?不发专辑骂不发专辑,发了专辑就骂不接戏,接了戏又骂不接电影……”淼淼大发牢骚。

“好好好,我替她们向你道歉。”

“拉倒吧。你玩够了赶紧回来就行。前两天跟王总还有朱鹤开会,听说你放假放那么久,他们俩的脸黑得像两尊灶神!”

挂了电话,杜思人望林知鹊,林知鹊在开车,看着前路,说:“知道了。明天就掉头回去做新专辑。”

“那下次,下次我们再去拉萨吧?”

林知鹊知道,“下次”,这是庸俗情侣之间过期失效的诺言,但被杜思人骗一骗,她倒也不觉得不好。

返程的路上,她们还是绕道去了一趟姑娘山。

上山那天,天空时不时飘起一阵小雪。

杜思人问:“另一个我,是在哪里出事的?”

“……我哪知道。这山那么大。”光是观景台就有七八处,前往各处,要走不同的路线进山。

站在观景台上,望向雪山,林知鹊问:“你以后,还会不会来?”

“你希望我不要再来了吗?”

“我不知道。你的人生,你做决定。”

杜思人凑过来环抱林知鹊,抬起头,望着飘落下来的雪,目光随着雪,落到林知鹊的眼睛上。她忽然由衷地说:“你好美。”

林知鹊答:“你也不赖。”

她们被这互相恭维逗笑,在飞雪之中相拥,额头抵住额头。

雪山不声不响,好似自2005年与她们见面之后,就从没变过。它代命运行刑时,一定也与此刻没有什么不同。杜思人向它大喊,喂!我要活到一百岁!一百岁的时候,再来看你!

旅程的最后一夜,她们在雨安停留,住在市郊的一处带小院的民宿。

杜思人收到一条令她们感到意外的短信。

是16岁的林知鹊发来的。

短信写:你可以不可以借我一点钱?不管你是谁,是杜思人,还是杜思人的女朋友都好。等我读完大学,就还钱给你。

杜思人要打电话过去,林知鹊阻止她:“不要打。”

她只好打电话向爸妈打听,这才得知华东近来发生的一切。

杜思人坐在床上,抱着腿与林知鹊商量:“我在华东有一套房,离你们学校不远,可以给她们母女住。”

林知鹊倚在床头,“不收租金?”

“嗯,”杜思人理所当然地答,“当时买那套房,就是想着如果我哥出事,我能照应得上。”

林知鹊不置可否,只拿过杜思人的手机,回复道:借多少?

就在这时,她们身下的床突然摇动起来。

天花板传来叮啷响声,是吊灯摇晃,上边的吊饰磕碰在一起。

杜思人自床上弹起,连抱带拽,拦腰把林知鹊拉了起来。

地震了。

第100章 23-1

借多少?

林知鹊看着这条短信,松了一口气。

房间里只开着一盏书桌上的台灯,一片漆黑里,她坐在唯一的一团光亮之中。黑夜好像是涌动的,令人有隐隐的不安感,好像这团光亮随时都会被吞没。

这间房在杜家别墅的二楼,原本是一间普通的客房,就在杜之安房间的隔壁——就是某个跨年夜,她与许希男来找杜之安,在楼下砸错了窗户的那间房。

她搬进来,已经住了半个多月。

这半个多月以来,她只觉得这房子里的每个人都不正常。杜之安一如既往,是个做作的讨厌鬼,还有家里的帮工们,每天不是一惊一乍,就是躲在角落里说闲话。杜慎尤其疯癫,每日一到夜里就在家里山珍海味大摆宴席,请来些与他一样疯癫的中年男人,粉饰太平般喝到酩酊大醉,白天酒醒之后,又总阴沉着脸,动不动就对身边人大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