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差十四年(275)

作者: 林子周 阅读记录

有许多人登门来找他,银行的人、施工队的人、供应商,都是来催债的,被请进了家门,和杜慎坐一会儿,领了杜慎胸有成竹画下的大饼,本来是硬着腰杆来,走时,总是唯唯诺诺地走,杜慎很有一套服人的口才,面上云淡风轻,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些催债的人走了,他又叫另外一些人来,诸如金店的经理、精品成衣店的经理、房产中介,定金饰、定行头、看各种豪华房产,或许这是他的安全感——让他觉得他还活在自己一手创建的帝国之中。

林知鹊很少在这幢冷冰冰的大房子里见到唐丽,唐丽总是待在房间里,选择对杜慎的疯癫行为视而不见。

这家人已不同桌吃饭了,饭点时候,餐厅总在开酒宴,丁嫂会另外把餐食送到杜之安和唐丽的房间。林知鹊周一至周五都在学校附近解决三餐,周末,就到附近图书馆去自习,或是去街上到处溜达,尽量避免在杜家吃饭。某一次她进门时,杜慎听见了,叫她过去,对着客人们大肆夸耀一番,说她学习有多好,个性有多强,席上有个老男人笑眯眯问她妹妹会不会喝酒?杜慎笑说,小孩子会喝什么?对方说,那说不定,随了你的基因,天生就千杯不醉!要不,妹妹试试?叔叔不逼你的,只是江湖险恶么,喝酒,要从娃娃抓起!

林知鹊杵在原地,看一桌人哈哈大笑,那些男人还在调侃,说不要欺负小孩子,她心中一横,自餐车上拿过一只干净酒杯,倒了半杯洋酒,皱着鼻子一饮而尽,将杯子重重放在桌上,转身就走。

老男人们在她身后笑,说果然虎父无犬女啊!

酒精猛烈刺激她的胃与食道,她差点就吐出来了。

给杜思人发短信之前,她思考了好多天。

她认识的大人不多,这其中,有能力又还算值得信任,并且有可能会帮她的,想来想去,只有杜思人一个。在她看来,她们并不熟,但她不讨厌杜思人,潜意识里,她能够感觉到她是善良、温暖、可靠的。

收到回复前,她生怕杜思人会打电话来嘘寒问暖,还可能会肉麻地安慰她、承诺要照顾她。幸好,杜思人只回复她三个字:借多少?

她喜欢这个答复,显得她们之间是平等的,她喜欢像这样子被当作大人来对待。

林知鹊坐在这漆黑夜晚的唯一一片光亮中,将这条只有三个字的短信摆在一旁,思虑片刻,扯来一张草稿纸,开始一项一项地罗列未来的开支,她的学费、她与林澜母女俩几年的房租与生活费、各项有可能需要的应急杂费,她打开电脑,查了几间心仪大学的奖学金情况,又计算她课余时间打工能够赚到多少补贴、毕业后多长时间可以把借的钱还完。

她决定做好详细的方案,然后打一张欠条给杜思人。

华东的黑夜四平八稳。

大地太过广袤。

*

摇晃持续了几十秒,在众人纷纷跑出房屋、向附近某处空旷的广场上聚集而去时,被撼动的世界平息了下来。

这一片地处市郊,居民不多,也没有什么高楼房,眼下看来,一切如常,无人伤亡。

但没有人敢回去。林知鹊要拉着杜思人往回走时,发现已有人取来了帐篷,准备在广场上扎营。

民宿老板就住在她们租住的别院附近,此刻跑来,对她们解释说:“应该是512的余震,这几个月,大大小小好几次了。其实没什么事,我们这一带,以前每年都有这种小震的,但大家被512吓怕了,你们要是不敢回去,我们备着帐篷棉被,可以到外边来睡。”

十二月,近中旬,正是深冬,尽管她们穿着夹绒睡衣,寒气仍侵袭入体,杜思人跑出房间时顺手抓了一件羽绒服,就穿在林知鹊身上,林知鹊抱着杜思人,将她也裹进衣服里。

民宿老板娘慌里慌张地跑出来,向她丈夫大声喊:“救人!去救人!前边镇头那个烟酒店的阿王打电话来,说沟边那几座棚屋塌了,你快叫上男的都一起去!把工具带着去!”

林知鹊问:“打119了吗?”

“打啦!肯定打啦!等消防来,等到什么时候去!512的时候,他们救都救不过来!”

民宿老板张罗着去叫人,她们亦被这恐慌的情绪感染,不敢再回屋子里去。广场上扎起了大大小小的帐篷,她们也入住其中一顶。一直闹哄哄的,没有人睡得下去,也没有人有心思留意这小地方来了个大明星。

她们在帐篷里,听着外头兵荒马乱,有人跑来跑去、传递消息,消防车的声音,然后又是救护车的声音,杜思人竖起耳朵听,想知道棚屋里的人被救出来没有,林知鹊坐在她身后,扯来棉被将两个人包裹起来,脸颊贴着她的蝴蝶骨,两个人都不怎么说话,前半夜就这样悄悄地过去,杜思人看表,发现已是凌晨三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