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286)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其他拟提拔的官员,也令吏部开出了履历,详细询问了相关情况。汪舜华还亲自召见了这些人,听取了他们的述职报告,询问了他们的为官经历和感悟,这才和群臣商量,拍板决定。

当然反对声是有的,但是有于谦的事情在前面,大家都是就事论事,没有进行人生攻击,更没有造谣诽谤。

这样慎重其事。既是为了转移朝廷对太后临朝的注意力,也是加强官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此时起,满朝文武也就真正明白,自己的前途命运是被谁掌控、被什么样的人掌控。

按照这个要求,彭时是不符合的。他是正统十三年状元,入仕才十年多一点,其间还跑回去守孝,不顾汪舜华考虑到他此前已经入过阁,经历过北京保卫战的考验,夺门前徐有贞还拉扯过他,被他拒绝,并向朝廷报告,因此降低了标准——当然主要是汪舜华知道这人是青史留名的贤相。

李贤就更好说了,他智斗还乡团的故事汪舜华一直深为赞叹。他是宣德八年进士,如今已经28年,在吏部多年,景泰初受到赏识,升兵部右侍郎,后来升礼部尚书,曾经多次严厉驳斥太子在南宫出阁的请求,又支持创办科学院。他虽然没有地方任职的经验,但曾经到河津考察蝗灾,对民间疾苦感受很深。>

当然,汪舜华不知道,李贤虽然得到景帝的宠信和重用,但隐帝复辟之后,也说过不少对景帝不利的话,并因此被史家责难;但他反对让汪皇后殉葬,革斥了四千多冒夺门之功而膺爵位之人,确实为景帝和于谦出了气。

这样的结果,大家由衷地感到汪太后在选人用人方面,是英明的;自己只要肯认真办事,是有前途的。

与此同时,汪舜华也常常吐了口浊气:陈循、王文再次上书恳求辞职,这一回,她选择了就坡下驴。

当日内阁六部联名上书辞职的场景历历在目,不管是示威也好,惯例也罢,总归是在她心里扎了刺;而这几个月来,双方你来我往,较量无声。

汪舜华不杀人,不打板子,但并不意味着她拿人没办法。锦衣卫和东厂不是吃干饭的,对于叫得欢的,让他们查,有问题的拿到朝堂上说;没问题的以尚需历练为由,踢到地方尤其边疆地区搞建设。

这些是对付低级官员尤其言官的主要办法,对付高级官员尤其托孤重臣,自然要换种方式。

当她在月子中,群臣就庙号谥号年号和她反反复复拉锯的时候,她就拿定了主意。

陈循没有想到,那天汪舜华重申“次辅承担日常工作”那句话的分量;但想到也没用,他的同僚并不比他轻松。

汪太后崇尚“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求集思广益,每份奏疏,都要有各位阁臣分别的拟办意见。这其实也是惯例,甚至时间久了,谁的拟办意见被用得多了,自然话语权也就重了。

但现在不同,汪太后实在太勤政,而且思虑周全,很多奏疏提出了拟办意见她不满意,还会把人叫进去反复商量。

阁臣们于是改变了工作思路——自己调整分工,各管一摊,这样太后面前奏对,也就能说得明白。

——咱们五对一,刚不过你咋的?

——真刚不过。

内阁的老大爷们想不到,汪太后根本不走寻常路。把人叫进来,直接问陈循这个怎么回事,陈循说不明白,好,再问别人,不管你们私下怎么分工。

一次两次说不出,汪太后倒是没怪罪,但是阁老们脸上挂不住。没办法,只能一本一本批阅。陈循毕竟快七十五岁的人了,年老体弱,这样的高强度工作自然很受不了,有几次差点没晕倒在办公室;王文作为刺头,自然得到汪太后最多的关照。

汪舜华则搁下笔,车轮战嘛。想跟我玩,那就把你们全绑上战车,大家一起互相伤害。反正我年轻,身体好,熬得住——之前不加班还不习惯呢,现在算是回归原先的生活方式了。

消耗战拼的是内力,熬不住就只有缴械,好在去的是集贤院,也算体面下岗。

第125章 任前谈话

因为长时间没有进行职务调整,很多官员因为死亡、守孝、贬官等各种原因离职没有得到补充。因此,这道任命一下来,朝臣们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移交,迅速投入新的工作。

当然,在正式履行之前,汪舜华在文华殿和大家进行了集体谈心谈话;经过年初的锻炼,她现在简直游刃有余。

叩拜之后,她下令赐坐,此前在本仁殿召见臣工,都是赐坐的,文华殿倒还没有,当时事情千头万绪,还顾不上。

文华殿的座椅是黄花梨的靠背椅,样式简单,庄重严谨;下面铺着地毯。能够到这里的基本上年龄都不小了,以后开会的时间很多,长会也不少,没有必要为难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