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434)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因此下令:“家世不过高要求,只是必须清白,不要有违法犯罪分子或者私通嫖娼作风不端的,再婚再娶不在限制之列,胆敢作弊,以欺君论处!身体必须健康,别弄些病秧子甚至有恶疾的,有遗传病或者精神病的也不要出现;相貌务必要周正,六根不净的不要来;才华不要求横溢,但是必须读书明理,基本常识要有,诗书还是要通。”

“如果发现有人故意欺瞒朝廷,订婚了就悔婚,结婚了也要离异,同时还要以欺君论处,参与选拔考核的,都要治罪!”

这是汪舜华公开对宗室保证的:“都是朱家的孩子,我和皇帝都希望他们得遇良配,绵延子嗣,光大家声。”

人选定下来以后,汪舜华亲自招见了这些人,命题作文,觉得还都不错,这才准了——这样选出来的人,即便说不上出类拔萃,也是在相当可观。——其中还有一些没有用上的,就被打发到锦衣卫担任校尉。

太妃王妃们反应也相当好,虽然女人看女人多少带着异样的眼光,尤其是要抢走儿子的女人,但现在反而要希望这些女人靠谱一点、好一点,毕竟她们生的孩子才能得到朝廷认可。

既然大家都没话说,四月初六日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当然提前几天京城就忙成一锅粥,这么多宗室公候集体结婚,多少年没遇到过了!上次还是仁宗皇帝的几个儿子同时结婚,现在更好,加上勋贵和闲散宗室了。光是三书六礼就很麻烦好吗?而且朝廷包办,就是一条龙服务,让新郎新娘和他们的父母当甩手掌柜就行。

勋贵朝臣全体出动,充当正副使持节前去册封;结婚当天,符合要求的命妇们也倾巢而出去充当全福太太。

第二天照例是面见公婆,但因为是赐婚,新媳妇们天没亮就跟着公婆丈夫入宫叩谢圣恩,先去奉先殿行礼;然后到清宁宫拜见太皇太后,然后出来赐宴,回家再叙家礼;第三天回门,宗室女们还好,带着新婚老公回来,当然还是要先进宫,不用去奉先殿,直接去清宁宫;新媳妇们来自五湖四海,就只能望洋兴叹了;勋贵们也跟上了。

四月十五日,启程去祭奠列祖列宗。这回就换成了秦晋周襄四王带队。

稍早之前,三月二十八日,正式将胡皇后的灵柩迁出,与宣宗皇帝合葬。就是不知道这两位在天之灵愿不愿意,但不重要。

更早之前,三月十八日,汪舜华命永安长公主身率嫔妃王妃命妇前往先蚕坛行亲蚕礼;由英国公张懋、黔国公沐琮身率禁军沿途护卫。

此前因为守孝和改革,已经整整四年没有举行,因此这是建极时代第一次举行亲蚕礼,又值宗室在京,必须十分隆重;唯一的遗憾,皇帝还没有大婚,主持的人不是皇后;但永安长公主身份贵重,自然没人说三道四。

与此同时,汪太后派成国公朱仪前往南京,会同南京各部祭扫孝陵,告慰太祖皇帝。这会儿,应该还在路上。

和成国公一起出京的,还有一大波勋贵,包括魏国公徐承宗、定国公徐永宁等人。江南地区土地和人口清理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此前文武官员和军校学生等已经全部到位,只是还需要强有力的勋贵坐镇,避免出现意外。

第194章 新任宗人令襄王

该办的事情已经办的差不多,藩王们可以松一口气;只是滞留北京的四百多号宗室的安置问题成了君臣的心病。

汪舜华的担忧也正是朝臣的担忧。让詹事府去教藩王郡王没什么,官员都配齐了,何况这个群体总人数就这么多;但四百多号文盲扔进国子监就麻烦了。虽然以前经常有官员子弟因为父兄功绩被破格去那里,但那都是零售,你这是批发,还是大规模的!

而且自从汪太后执政之后,连这个都省了,现在国子监是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都是凭分数进去、凭分数出来的。

别说“高分低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最公平的。

真要这么干,肯定会影响国子监的气候,不,风气的。

既然不能这么做,那就想办法吧,各王府都有宗学,但估计没有好好发挥作用,尤其是偏远旁支,否则也不会被这样一份试卷屠杀。为了彰显皇帝对宗室教育的重视,就在北京单独建一所宗学,年满十岁考试不过关的就去那里,当然如果没有任职资格但特别聪明的,也可以扔到那里,毕竟自家骨肉,出息了也是姓朱的光彩。

另外宗室女也是要教养的,虽然人数没那么多,但你不可能把人放在后宫,皇帝的脸还要不要?那么,也要建学校,女校。

全部仿照国子监的体例,封闭式管理,当然宗学子弟是可以出来的;宗室女们就别到处乱跑,当然太皇太后、太后会经常找你们进宫的;如果你爹妈兄弟进京,也可以拉出来聚会,总而言之,要注意影响,树立皇室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