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511)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道:“司马迁也不是全知全能,怎么就不能是假的?——别的先不说,幽王废掉的太子叫什么名字?”

皇帝道:“叫宜臼,后来做了周平王。”

汪舜华点头:“褒姒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皇帝道:“好像叫……伯服。”

汪舜华道:“这可就奇了怪了,当时兄弟以伯仲叔季排行。幽王既然先娶申后,后纳褒姒,怎么会把‘伯’字留给褒姒的儿子,却不给嫡长子呢?难道他嫡长子出生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将来会得到一个绝色美人,只有她的儿子才算长子;而给真正的长子取了个普通的名字?”

皇帝一呆,他从来没想过这样的问题,太冲击他的三观,但似乎又不是没有道理——怎么说宜臼也应该比伯服年长,又是嫡子,在褒姒出现之前,幽王不至于对他完全无视啊!

汪舜华冷笑:“分明是庶子夺嫡,串通外臣勾结外邦,引狼入室,杀父弑君,覆灭家邦,居然给父亲泼这样的脏水。为了一个女人发笑,就点燃烽火让诸侯帅兵进京,是疯子还是傻子?——西周的时候,国家有多大,能够修筑多少烽火台,才能让各国诸侯都能看到烽火?这么多诸侯,即便看到了烽火,要花多少力气检点军马、筹措粮草然后奔向京城,怎么可能同时赶到?”

皇帝脑子乱哄哄的:“都是书上写的,怎么会是假的呢?”

汪舜华笑:“当面都有假话呢,怎么书上说的就全是真的?我再跟你讲个故事,汉初平定诸吕之乱,知道吧?”

皇帝这回没有挺起胸脯,但还是点头:“吕后死后,诸吕作乱,被周勃、陈平平定。”

汪舜华笑道:“被灭族是真的,作乱倒未必是。”

皇帝一怔,汪舜华笑:“吕后既死,吕家一门军政大权在手,只要扶持少帝,就可以独揽朝政,为什么要做乱?——就是想篡位,也不是在这个时候,刘家人还没死完呢。”

皇帝道:“可是……也许,他们就是想做乱。”

汪舜华点头:“就算他们想做乱,诛杀吕家全族便可以,为什么要连惠帝的几个儿子都杀了?”

皇帝道:“那几个孩子都不是汉惠帝的儿子,所以被杀。”

汪舜华笑道:“那几个孩子被杀的时候都十来岁了,惠帝死的时候都好几岁了,是不是他的孩子他不知道吗?需要十来年后群臣指认说他们不是惠帝的儿子?再说,即便真要冒充,有一个还不够,需要弄好几个进来?真当皇宫大院是地主家的后院吗?”

皇帝一呆,汪舜华道:“秦宫里赵高指鹿为马,汉宫里功臣说几位亲王都不是皇帝所生,有区别吗?——无非是忌惮他们是汉惠帝的儿子,也是吕后的孙子,一旦留着他们,恐怕将来为吕家报仇,仅此而已。——你再想想,汉文帝知道吧?他的皇后窦氏很有名气。”

皇帝点头:“知道,曾经让汉景帝立弟弟梁王为储君,还逼着汉武帝杀读书人。”

汪舜华道:“窦氏不是汉文帝的原配,他的原配和四个儿子都在进京前全部去世了。”

皇帝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提这一茬。

汪舜华道:“你可记得,当年群臣指责吕后的罪名中,就有大封诸吕一条,吕氏子弟封王,而把吕氏女嫁给诸侯王。”

皇帝道:“母后的意思是,汉文帝那个死了的原配,也是吕氏女?”

汪舜华道:“我也就是猜测。”——毕竟只是网友的脑洞,没有得到证实。

皇帝的脑子乱哄哄的:“怎么会是这样呢?”

汪舜华笑道:“记录纷纷已失真,言语轻重在词臣。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史书记载如此,朝臣的奏疏何尝不是如此?看似花团锦簇,背后可能是波涛汹涌;看他慷慨激昂为民请命,也许不过是党同伐异私心作祟。——当年,朝臣史官可以这样对待前代君主,自然也可以这样对待我。”

皇帝张开了嘴,不说话。

汪舜华道:“你真的以为我让安国公致仕,他们就会收手?他们只会大肆宣扬我和安国公确实有见不得人的勾当,如今安国公走了,太后也应该为了清誉,退居后宫。如果我不退,好嘛,后面会有数不清的罪名在等我,颠倒阴阳、祸乱朝纲,背弃祖制、贪黩好利,甚至说你和齐王不是我生的,先帝和隐帝是我杀的。到时人家都知道太后是个会丢卒保车的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忠心办事的臣僚,既然安国公可以牺牲,那么别人更不会顾忌。到时候,谁会为我说话?我退了,你怎么办?——你才多大,怎么亲政?还不是由着人家说,听着人家做!”

皇帝被吓倒了:“母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