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743)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朝臣也很赞成,让和亲王世子奇源和崇德公主驸马申忠嗣两个被三位驸马夹在中间,敢要有野心,就会被暴揍。

这是朝廷能够做出的极限,剩下的要看人品,万一五个都要放飞,不管爹妈孩子,非得串通一气自立为王,朝廷也就只有干瞪眼。

还是要加快蒸汽机的研制,否则,南方就不可能真正属于中国。

汪舜华握紧了拳头。

朝臣对此很是不安,把和世子外放到那里,会不会纵虎归山?

甚至齐亲王也对汪舜华说:“自从靖难以后,藩王守边政策就名存实亡,现在派和亲王世子到南方镇守,总理一省军事,怕是不妥当。只怕放开金锁走蛟龙。”

汪舜华叹了口气:“尽人事、听天命吧。自古哪里有不灭的王朝?只要朝廷稳得住,仁寿省就不会乱;倘若真的有朝一日大明不在了,他也算为朱家留了后,百姓也多一个去处。如果果真一日——说不定又是一个刘秀呢?”

她自失的一笑:“何况,总督是流官,几年一换。只要朝廷稳住,就不会有事。——大明的心腹之患,还是在北方。北方一日未靖,我一日不得安宁。”

此外,还点了一大批宗室勋贵的名字,让他们带着一大群官员去南方督导工作。这和十多年前在国内改革是一个意思:彰显朝廷破除万难的决心,监督当地改革的执行情况,并相机做出决断。当然,派到南方各省的负责人都是能臣干吏,又兼刚刚任命的总督都是宗室驸马,钦差团连支持和拍板都不用,盯梢就行。

汪舜华抱着三个女儿,哽咽难言:她原来以为自己可以给女儿们撑起一片天空,没想到如今,反倒是女儿女婿们要去为她分忧。

而且三位公主一走,基本上这辈子就留在那里了,至少短期内不会回来——三司衙门的文武官员要轮岗,但鉴于当年丢失安南的教育,打江山的大将还是长期坐镇,甚至可以世代镇守。

为了防止镇守变成割据,世子带着弟妹留在北京读书,等当爹的年满六十而且镇守满二十年,同时世子通过考封,就前往接替,勋臣回京任职。

如今宗室贵戚前往镇守,也是一样的待遇。

这算是朝廷能想到最实在的制约办法了。

一旁的于皇后也是凝噎,连皇帝和齐亲王都是凄然。

永安长公主到底年长,笑道:“母亲一向英明果断,如何今天反而儿女情长起来?”

汪舜华忍住泪:“人非草木,焉能无情?”

永安长公主笑:“以我们一家的别离,换来大明金瓯永固,万家团圆,母后,这是我们的使命。”

汪舜华摸着女儿,不敢相信她居然能有这样的觉悟。

永安长公主笑:“你成天这么说,那些戏剧整天这么演,都能背了。”

她的语气有点惆怅也有点期待:“当年老国公眼睁睁看着朝廷放弃安南,如今他泉下有知,该瞑目了。我舍不得廷勉征战沙场,但是不忍辜负他和父辈的雄心壮志。该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只要有我夫妻在,一定保怀德省不失!”

汪舜华紧紧抱着女儿,眼泪不争气的留下来。

永宁长公主语气坚定:“日月在,景泰省就在。”

永康长公主也表态:“母后,有我和公辅在,清宁省就像您的清宁宫一样,永远属于大明,永远是大明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汪舜华哽咽着:“我真是幸运,有你父亲无保留的信任,有安国公和一殿忠臣全力辅佐,还能有你们三个这样优秀的女儿。”

孩子们出发的时候,汪舜华带着皇帝率领一众宗室文武大臣送出北京。

大运河畔的长亭,昨天开始清场,人下马客上船,免不得又一番纷扰。

举酒相送,折柳赠别,免不得一番老母亲的叮咛嘱咐。

时值暮春,山抹微云,天连芳草;汪舜华对帝后说:“我唱一曲,你们来伴奏,送送你的兄弟姐妹们。”

帝后称是。

提前没有排练过,但是皇帝精通音律,皇后也很有乐感,起了调子,很快就跟上了。

汪舜华的歌喉真说不上美妙,但皇帝的琵琶弹得好,皇后的笛子吹得好,曲调哀婉,歌词洗练,意境深邃,回味悠长: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君臣不知道这不是汪舜华的原创,但感情真挚,纷纷坠下泪来。

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尽管依依惜别,终究是要告别的。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看他们登舟远去,直到风帆消失在天际,汪舜华这才和皇帝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