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26)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皇帝愕然:“母后,那是我明媒正娶的皇后啊!”

汪舜华道:“是,这是拜过天地祖宗,从大明门抬进来的皇后。可是我能怎么办?太子一日不立,群臣不安;循例立长子,你不喜欢;立皇三子,群臣不答应。你给我一个两全的办法?——既然要废皇后,就给她一个体面,也给自己一个体面,毕竟她没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也没什么对不起皇室的。一别两宽,各生欢喜。这算是我和你父皇当年做错了,不该定下这门亲事,不该包办你的婚姻大事。——这个错,我认,我豁出这张老脸不要了,下罪己诏书。这也是个教训,以后皇子公主没有长成之前,不要许亲,更不要再和重臣子女结姻,否则两情相悦还好,若是相看两厌,还要顾及重臣面子,扯不下,分不开,互相折磨,何苦呢?”

汪舜华闭上眼,流下泪来。

她看着皇帝:“你知道吗,今天这个局面,最痛心的人不是我,而是你父亲。你只知道于谦辅佐我改革,就把于家打入了另册;却不知道这门婚事是你父亲精心为你选择的,为此,甚至违背了后妃必须出自民间的祖训。”

提到父亲,皇帝久久没有说话。

他不是傻子,当年父皇为什么要定下这门亲事,他能够体会。

自来托孤大臣是最不好做的,尤其有个强势太后的时候。

吃饭的间隙,锦鸾小心翼翼的看着皇帝,皇帝今天和往常很不一样。往常是带着嘲讽和冷漠甚至敌意,如今是端正严肃,甚至是不甘。

她看不懂这种情绪。

其实皇帝曾经向她示好过。在制定大婚仪注的时候,按照惯例,是没有皇帝亲迎之礼的。但皇帝认为“朕承天序,钦绍鸿图。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夫妇之伦,乾坤之义。实以相宗祀之敬,协奉养之诚,所资惟重。于氏乃先帝拣选以赐朕,朕当亲迎,以示隆重。”

不仅如此,庆成礼后,他还破例亲自陪她回家归宁。

只是皇帝的诚意到底没有感动太后,甚至没有打动于冕。在安国公府,当皇帝要求于冕率领群臣上表请求太后还政的时候,遭到于冕的拒绝:“天位乃是陛下所有,何必急于一时?如今只当遵从太后,尽心侍奉,待得他日太后年老,自然亲政。”

皇帝很是不忿:“这话我听得够多了,从加元服到现在,又是三年了,我已经二十了,不是小孩子了,难道要让我一直等下去?”

他目光凌厉:“当年先帝选锦鸾为皇后,不是为了你们父子只对我说要遵从母后吧?”

这话说得很诛心,于冕跪倒在地,到底开口:“圣上,臣知道您正值盛年,身边也有不少忠臣进言,但是恕臣直言:目下太后功业未定,不肯还政;可是她毕竟是您的亲生母亲,您又是真龙天子,正位十三年,不比前朝的皇帝太子,所以大不必操之过急,不仅伤了母子情谊,甚至可能带来不测之变。”

但这些话皇帝是听不进去的,知道回宫,他也没有多话;锦鸾劝解,还是说老的“修身养性,孝顺太后”之类的话,皇帝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扬长而去。

也就是从那时起,在皇帝眼里,于家和太后牢牢地拴在一起。

看着皇帝的筷子放下,漱了口,锦鸾心里忐忑,小心的问:“圣上,銮驾已经备好了。”

皇帝擦手的动作明显一顿:“皇后是赶朕走?”

锦鸾称不敢:“今儿是妹妹们的好日子,圣上能来妾这里,实在喜出望外;只是妹妹们还盼着皇上去呢。快去吧,别让人久等。”

锦鸾挤出一个讨好的笑。

皇帝淡淡的看着她,抱着一诺:“母后要赶父皇走呢,你想不想父皇走?”

一诺毕竟还小,父亲难得来一趟,又是这样笑盈盈的,忙抱住他:“父皇不要走,母后不要赶父皇走。”皇帝在女儿额头亲了一口:“真乖。”

锦鸾说不出话来,看向戴荃,戴荃摇头。

太后是单独和皇帝说的,具体说了什么,他们实在不知道;只是皇帝出来后,脸色很是阴沉。

好在皇帝没有为难大家,将女儿交给保姆:“天晚了,带孩子们下去歇息。”

孩子们磕头退下了。

锦鸾整肃衣冠,准备送皇帝出门,去董贵妃那里。

但是皇帝起身,吩咐戴荃:“今日就宿在坤宁宫。”

戴荃传旨,坤宁宫上下欢欣鼓舞,赶紧忙起来。

锦鸾却实在高兴不起来,皇帝这一出是什么意思?抚慰,还是摊牌?

——前朝的事情汪舜华不许在后宫传播,然而当天的事情那么大,怎么可能瞒得住?就算来往的宫女不说,王妃命妇们进宫朝贺皇后,也会不安;何况安国公夫人进宫,也会安慰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