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63)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但皇帝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让他勤奋上进吗?万一他真上进了,自己就该睡不着了。

让他老老实实呆着吗?都这样了,也说不出口。于是只是淡淡的说:“懿文太子一系,为建文所累良多。你今已脱困,在南京奉祀,需安分守法;所属官僚,亦宜以礼优待,毋得忽慢,庶副母后与朕眷念亲亲之意。”

当时下旨,仍为辅国将军,重赏,遵铭叩谢。

从懿文太子陵出来,皇帝的心情有点沉重,当年建文帝改革,不过四年就断送了江山;而母后改革的力度更大,得罪的人更多,何以有惊无险?

看来,他得好好向母后取经。

南京是留都,需要办的事情很多,需要去的地方也很多。

拜祭了太祖,观看了孝陵卫操演,颁布了赏赐;接下来,还要视察南京城防,登狮子山、阅江楼,在城郊举行阅兵式、到长江边检阅水军,用以彰显他才是天下之主;视察文化工程,包括国家图书馆、国子监、贡院,顺便还要到孔庙祭祀;听取水系治理的详细汇报;还要录囚,亲自审核一批死刑犯,罪大恶极的要杀,可杀可不杀都就要免死,最好找两个冤假错案出来平反,用以彰显皇帝的英明,当然这是皇帝和随扈官员的想法,南京和地方的官员可不希望被皇帝抓住小辫子。

这还只是成国公呈上来的大致行程,皇帝看了,加了几个,一是自己亲率文武官员去静海寺、皇后身率嫔妃命妇去隔壁天妃宫祈福,保佑在海上漂泊的船都能顺利到岸,尤其是进行环球航行的早日归来。

天妃宫是当年郑和首次下西洋回国后,以海上平安为天妃神灵感应所致,奏请朝廷赐建。他以后每次下西洋出航前和归航后,都专程前往祭祀妈祖。

为了彰显隆重,皇帝特意加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安定慈惠天妃”,比太祖太宗加的都长。

能不能归来皇帝心里没底,但到了这里,总是要走一遭的;尤其礼亲王就这么一个儿子,实在念的紧。

礼亲王极是感激。

二是视察南京港口。此前扬州港已经让皇帝瞠目了,南京是重要的进出港口,也要看一看,主要对日本、琉球等地,现在琉球被纳入版图,来往日益频繁。

三是帝后一起到鸡鸣寺和大报恩寺拈香。鸡鸣寺这座始建于西晋的古老的梵刹,自古有“南朝第一寺”美誉,在洪武十八年二月,得以重建,且规模宏大,香火旺盛。大报恩寺是太宗朱棣为纪念父母而建,规模宏大;其中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是当今天下最高的建筑。皇帝亲携皇后官员前往,祝祷母后长寿安康、大明江山永固。

四是自己率文武官员视察龙江宝船厂,这是目前全国最大也是最先进的国营造船厂,规模是建国初年的两倍有余,现在海上飘的大型船只,有超过五分之一出自这里;同时,让皇后带着内外命妇去南京的国营纺织厂视察。这是当年为了妥善安置奴隶,母后亲自抓的点,不仅创造了财政收入,还带动了就业,必须要去看看。

另外南京中央银行和邮驿也应该去看看。

此外,南京景色秀丽,如今海内传颂着金陵四十八景,难得来一趟,自然是要看的;尤其“春牛首、秋栖霞”,栖霞红叶,如今正是观赏的好时机。

还要召见南京方面的名宿耆老,观看戏曲,与民同乐。

金陵四十八景历史上最初发端于万历年间,但某地多少景这种宣传汪舜华见多了,明朝人民也不陌生。汪舜华想要和江南士子搞好关系,除了硬件达标,氛围营造也必不可少。

因此建极十四年南京各方面整治全面完成,汪舜华派出了当今天下最有名的两位才子、也是如今改革派的健将程敏政、李东阳来到南京担任乡试主考,希望他们在为朝廷选拔栋梁之才的同时,在江南才子面前好好展现一下肱骨栋梁的风采,塑造一下朝廷官员的形象;与此同时,撰写一批诗文烘托一下盛世气象。

程敏政和李东阳完美完成了她交办的任务。

那届乡试,以吴宽为首的一批栋梁脱颖而出;与此同时,两人邀约江南才子遍访名胜,题诗作画。两人诗才敏捷,在南京月余,各自作诗三百多首,涉及金陵旧迹近三百处;仅放榜次日登栖霞山,各成七律二十首。汪舜华看过,真是锦绣文章,佳句迭出,足以传世。

瞧瞧这驴友的素质,不服不行。

吴宽书法在历史上颇有名气,但绘画显然稍逊一筹,但是没关系,江南擅长绘画的多了去。

当然,程敏政、李东阳在南京毕竟时间短,不可能尽揽南京四季风光,号称四十八景,与清朝乾隆年间的差不多,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当然其中夹杂了不少想象,甚至有些已经湮灭于历史的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