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874)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第372章 浦江入海

在南京城一片纷纷扰扰的时候,皇帝带着皇后嫔妃及文武官员继续南下,经过丹阳、常州,来到苏州。

此时的苏州,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天堂之城。这里河网密布,农业发达,号称“天下粮仓”“鱼米之乡”。有宋便称“苏湖熟,天下足”。

皇帝带人视察了太湖和农业生产,秋收已经差不多了,但田间的事还是不少的。地方官府正在组织丁壮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农妇们更不会闲着,现在是养殖桂花蚕的好时机,这也是今年最后一茬蚕。大家抓紧时间采桑养蚕织布,片刻也不得清闲。

江南地区的人民显然殷实很多,不管是气色还是肤色,都明显透着滋润;富裕些的农民甚至穿上罗衣。

苏州人民对于明朝的观感其实不太好。

当年张士诚占据苏州,礼贤下士,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深得百姓拥戴,称为“张王”;太祖因此心存忌惮,对苏州征收重税。据《诸司职掌》记载,天下夏税、秋粮以石计者,总二千九百四十三万,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万二千,苏州府二百八十万九千,是宋朝的七倍、元朝的四倍。

前些年田赋改革,苏州等地的田赋虽然还是比其他地方多出一倍,但比以前少了不止一半,尤其加上漕运的部分,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

面对皇帝略带关切的询问,农人虽然还是紧张,到底利索很多,老老实实的回每年的收成、税赋,极力称颂朝廷的恩德。郑广是前些年做漕军,朝廷改革之后,这才回乡从事生产的。当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皇帝说起从前的遭遇:“那真是和《运河柳》说的一样。漕船是岸上有人挽拽的,大船甚至有二三百人,遇到急流险滩,缆绳中断,舡随粮摧,一舟撞损,后面的三五艘船相继沉没,抢救不及时就有可能葬身鱼腹;运气好船只是磕了碰了,但也让当差的下令沉了——因为船沉了就不用赔钱,不沉就要自己贴补赔偿;就这样,日子越过越惨,差点流亡。”

他的邻居们也纷纷称颂:“从前漕运一项,运费甚至比田赋还多;还有修造等各项杂课,也闹不清名目,如今可好。听说是什么公司运粮,咱们只把粮食交到官府就成。这都是太后皇上的恩德啊。”

皇帝看着他们质朴的笑脸,屋里屋外都看了一遭,觉得心里踏实。

皇后则带着嫔妃们参观了震泽镇,这是天下蚕桑的中心。“千家城廓蚕桑地,万顷烟波鱼米香”。

听知府邱霁恭人谢氏说:“如今正是蚕茧丰收的时候。蚕农请戏班在先蚕祠唱戏,酬谢蚕花娘娘,称为‘谢蚕花’,有的人家把演出用的纸幕拿回去,待下一个蚕季来临时,裱糊在蚕匾上。这种纸叫‘蚕花纸’,蚕农相信,这是再获丰收的吉兆。”

锦鸾回宫,和皇帝说起这里的风俗,又提到了那首唐诗:“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皇帝点头:“民生多艰呐。”

他的目光飘到很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办完这些事,这才召集了才子们观看昆曲,品尝了清淡香甜的苏帮菜和苏式糕点、苏式小吃、苏式蜜饯;给苏州进贡的“吓煞人香”赐名“碧螺春”。

苏州多才子,前些年被朝廷收割了一轮又一轮,如今见了皇帝,有悲愤,有憋屈,也有期待。

沈周自陈年老多病,去年汪太后赐金放还。如今故人重逢,皇帝拉着他的手叙说寒温,称赞他书画又有进益,可追步王羲之、吴道子,又赐了罗绮白金,沈周道谢,作诗颂圣,士子们也跟着唱和,一起称颂皇帝英明睿哲,祖宗江山有人;皇帝也品评文章,吩咐有赏。

一片和乐。

可惜此时光福山的梅花尚未开放。这里的梅花衍亘五六十里,窈无穷际,堪称海内第一。好在这里诸峰连绵,重岭叠翠。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常春之景。此时枯荷听雨,桂香浮动,仍然是无限风光;皇帝听邱霁说起:“每当冬末春初,梅花凌寒开放,一眼望去,如海荡漾,若雪满地。”欣然赐名“香雪海”。

昆曲发源于元朝昆山人顾坚,嘉靖年间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形成了新的声腔,广受欢迎。万历年间,昆曲出现爆发式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剧本,演出也非常繁荣。

这一次,因为朝廷的鼓励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加上一大批士子因为各种原因落拓江湖,只能以小说戏曲谋生,昆曲提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仅苏州一地,专业演员就达六千人。除了民间作家,朝堂之上程敏政、李东阳、倪岳等人都写过昆曲剧本,风靡天下;甚至还有李莹、卢允贞等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