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903)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早在贡噶雷巴起兵,李昶劝说陈襄加强都兰卫守备,陈襄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他必然先平息整个藏区,才会打青海的注意。且不说我朝武德充沛,没有人敢直接上来撩虎须;他就是统一西藏又如何?没有茶叶也是个死,还得跟朝廷要册封求互市呢;谅他不敢来送死。”

李昶无奈,于是分兵到石堡城。

李昶今年正好五十岁,官居从二品,但是资历很老。

他祖上是蒙古人,后来投降明朝。父亲李英,是当时名将,威名远播,只是居功自傲,多行不法,被弹劾下狱,正统七年去世。

李昶是李英的长子,父亲去世时,不过十二岁,由此养成坚强独立的性格。景泰元年,朝廷遣李实出使瓦剌,二十岁的李昶报名参加。太上皇回国后,使团都收到了嘉奖,但李昶拒绝留京任职,选择返回西宁;历史上,他在英宗复辟后因为堂兄李文的举荐节节高升;如今自然没有这样的运气,一直猫在老家。

汪太后执政后,于谦想到这个年轻人,就把他招进北京,在十二团营训练;想到他是西北人,又把他派到青海苑马寺养马,一路从千户升为指挥佥事,又升同知。

李昶很清楚,石堡城扼守军事要道,以悬崖为城,有金汤之固,所以任凭对方叫阵,甚至在下面烧杀,就是不出。

阿格旺布无心在此纠缠,料他不敢下来,于是再次奔向西宁,只是这回陈襄说什么也不肯出来了。

三月初,接到韩锦云和李昶告急的文书,随后接到贡噶雷巴的国书,汪舜华勃然大怒:平时对你兼并其他势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你居然得寸进尺,公开建立王朝,想要割据称王!

汪舜华召集群臣商议,自李秉以下,要求禁止朝贡、暂停马市。

但进一步的措施,没有提。

汪舜华很清楚,朝臣是想以游牧民族必需的茶叶,迫使对方让步。

她犹豫着,如今设立了景泰行省,如果要想真正永远保住这块地方,最好实质性占有西藏,至少在当地驻军;以便景泰省真有风吹草动,可以及时策应。

但在西藏驻军的成本太高,此前太宗皇帝时期就提过,被婉拒了;汪舜华此前自己也提过,但无论朝臣还是西藏方面都不接话茬,也就罢了。

倒是商辂站出来表态:“贡噶雷巴不仅言辞傲慢,实力也相当雄厚。臣怕他不甘心占据卫藏一区,而是想割据整个青藏。”

汪舜华摩挲着手指:“接着说。”

商辂有点犹豫:“青海都司不仅占据盐湖,而且扼守西北咽喉要道,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李秉等人还在说“首辅此言,太严重了。”

汪舜华看着商辂一脸严肃,心知是闲住的王越跟他进言了,不说话。

只是讨论还没有结果,居然就传来战败的消息,实在让君臣侧目,尤其一个伯爵外加一个都指挥使身亡,盐湖丢了,牧场也没了,是明朝近年来军事上最大的挫败。

这下不管是汪舜华还是皇帝、亦或是朝臣,都愤怒了。

皇帝直接在殿上大发雷霆:“鼠辈安敢如此!”

他转头看着母亲:“此辈胆敢犯我天威,此风断不可长!否则必成我心腹大患!”

这时候就显出正统的好处,汪舜华还没有表态,朱家的一殿忠臣就纷纷站出来响应皇帝陛下的话。

兵部尚书王竑认真分析青海都司的重要地位,从陕西、甘肃、宁夏一直说到汉昌、景泰、清宁、云南、四川,最后得出结论:“若是青藏割据称雄,切断甘肃,则汉昌省孤悬,臣恐整个西北地区非复朝廷所有;而景泰、四川诸省,也难保完全。”

如果不马上制止,朝廷十年征战、耗费亿万才取得的成果将全部付诸流水。

他一说话,后面纷纷跟上,千言万语一句话:打吧,不打就是孙子!

因为是皇帝的决定,汪舜华没有说话,看着他们君臣分析。

王竑认为:“贡噶雷巴已经占据了青藏大片地区,锋芒正盛,如果直接从甘肃等地进军,恐怕一时难以成功;不如从四川松潘进军,直奔拉萨,攻占敌人后方。”

右侍郎余子俊认为:“此举太过冒险,青藏地域广大,不用重兵,难以得胜。当调集大军十万,从甘肃、汉昌、陕西三路进军。”

王竑则认为:“朝廷经过数次大战,民穷兵疲,急需休养生息。”

皇帝转头问母亲的意思,汪舜华给了一个鼓励的眼神:“你做主就好。”

不鼓励也不行,下面已经群情沸腾了。

汪舜华在心底发出一声叹息,但旋即坐直了身体:皇帝即将亲政,是该让他接掌军务,树立威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