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点我一下,马上暴富[快穿](322)

作者: 甜椒冰茶 阅读记录

沈珏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你在想什么?”

要复制一个千帙阁,做法很简单。只要打开通讯录,给金锡铖拨电话,低声下气地把店卖一半以上给他,也就可以了。

沈珏没兴趣弄这样的书店。

他的灵感,来自于省立医院中的图书角。走访医护患者与病人家属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阅读需求并没有像许多媒体鼓吹的那样从时代中淡出。它不仅客观存在,甚至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

小孩子正在长身体,电子屏幕容易塑造不良的姿态与阅读习惯,蓝光也伤害眼睛,家长更愿意孩子们阅读纸制书刊。病人和长者不能忍受长时间的蓝光刺激,相较易引发眼疲劳的电子阅读,他们更愿意看纸制品。这是最基本的,健康方面的考量。

电子读物不像实体书那样,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轻松前后参阅,比对自己看过的内容;虽然各家电子阅读商家都推出了笔记、电子墨水等服务,但实打实在书本中划出来的重点,能够随时回顾的感想和笔记,使得实体书在专业书、工具书领域,具备有电子阅读无可比拟的优势。

碎片化的流媒体信息,大数据算法带来的茧房效应,能为互联网巨头带来可观的流量与广告收益,但这些逐利而来、支离破碎的信息,却永远无法满足人的深度阅读需求。

先有语言,而后出现文字。文字记录,是一种沉默的回声。书作为载体,将这种回声铭刻下来。

书,或者说是文字,回溯本源,是为了达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透过文字,某个踽踽独行的人得以在千百年前或是亿万年后,找到与自己同享一片心境的朋友。获得帮助,亦或只是简单的陪伴,短暂地解脱片刻,将自我抽离出永恒的孤独。

每个人都索求着沟通与理解,因此深度的阅读,始终不会过时。

为佐证这一部分的论点,沈珏整理了走访医院和居民社区时获得的调查数据。冰冷的数据表格以外,也写上了许多读者们的声音。

学龄前的小孩子挑选绘本,很相中新奇的工艺形式与多彩的纸张质地。书不仅是书,也是他们接触世界的重要窗口。青春期的少年少女,面对学业的压力,家庭的不理解,迫切地追求着关于自身的答案。文字是他们的宣泄,也是他们找到自我的出口。

步入社会,人们寻找解脱。事业受阻的迷思,职业生涯中的新挑战,中年看到人生天花板时的迷茫,老友散去后的寂寥终场。阅读与书本,在此时再次登场。像一位远方的朋友,未必常常陪同,却总在失意时不离不弃。

调查报告的末尾,沈珏将笔锋一转。

照这样说,需求存在,阅读市场未曾饱和,书店却接连关门大吉。这又是为什么?

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

回望过去,最先消失的,是街头巷尾那些随意经营的个体书店。那些个书店,最初主要为盈利的目的而设立。当新的娱乐形式出现占据市场,图书不再算是一种消闲活动时,他们发现经营图书的利润太低,自然就转向了其他行业。

在那以后,工具读物占据了各大书店的书架。教辅、教材、致富学、心灵鸡汤……功能性明确的书籍总能占据到书店的销售榜单头几名。但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经营者们察觉到,单依靠这些书籍的销售量来支持起书店运作的现金流,仍是太过困难了。

于是3.0时代到来。书店+X的模式大行其道,但凡是书店,都要搭配上咖啡水吧与文创销售,都要做线下的文艺沙龙活动,依靠书本以外的收入,来平衡不稳定的营收规模。

而如千帙阁那样,主打生活体验模式的书店,俨然已率先一步,迈入了新时代。

可是,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真的还有书籍和阅读爱好者们生存的空间吗?

分析这几种不同的经销模式时,沈珏尖锐地指出,当下书店发展的新路线偏离初衷甚远,表面上讲说是在卖书,在传递文化价值,实际上已经完全把书本销售抛之脑后。他们卖饮料、卖品牌、甚至是卖虚无缥缈的概念,但没有一个是在卖书。

假若书店的存在,不是为了将书本送到需要他们的人手中,那为什么不干脆去开一个家居店?

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在这个时代,阅读的需求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变成为了一种更细分、更精准的形式。人们并非不愿意读书,而是书海浩瀚、卷帙浩繁,人们难以在杂音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聆听的声音。

需求有缺口,亟待好的产品与服务去满足。

文至此处,月满书屋要提出的新经营方案,终于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