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135)

作者: 一鸟嘤鸣 阅读记录

阿媛噘嘴,知道颜青竹是捡了好的说。

颜青竹未见她有悦色,凑到她耳边低声道:“难道嫌弃我手粗糙了……摸得你不舒服?”说罢,一脸狡黠地看着她。

阿媛脸上一红,羞恼地捏紧拳头,作势朝颜青竹锤去。颜青竹嬉笑着闪开,又跑了出门,阿媛愤然追进院子,两人围着天井一番打闹。

☆、第54章

这日下午, 颜青竹帮着阿媛和面,蒸出了一大锅香甜的糯米糕。待放置得不烫手了,二人将米糕分装进几个油纸包,然后提着油纸包去拜访了周围的邻居。这是他们来到新家的第二天了,理应对周围情况多些了解。

几户邻居见了他们都是和蔼可亲的模样,接了东西过来也甚是不好意思。这些居民,做工为商者居多,在镇子其他三面有雇主或铺面, 也有少部分是农人, 在附近有耕地。

周围的房子都是差不多大小的, 可像阿媛与颜青竹这般只住两个人的, 实在是寻不见。

约莫都是住着一家三代人,对面一户也是四围的房子,竟住了老老小小十多口人。看着是热闹, 可似乎也拥挤了些。

颜青竹与阿媛在山上空房子住惯了,看到镇上的普通居民是如此生活, 不由感慨。由柳巧娘的财富带给他们的舒适生活, 他们要倍加珍惜, 倍加努力。

回到家里,阿媛做晚饭,颜青竹将招牌和铜铃挂了起来。

阿媛忙碌一阵,已将两荤一素三个菜端到了厅堂的桌上,又到厨房卧室寻了一阵,却不见了颜青竹的身影, 明明刚才见到他在厨房忙活的,又是去哪里了?

阿媛坐到厅堂里等了一会儿,还不见颜青竹出现。又叫了几声,也无人应答。

出门儿也不说一声,真是讨厌。

这时,叮铃铃一阵清晰悦耳的声音响起,阿媛下意识往厨房看去——铜铃响了,这么快有人上门?

阿媛急冲冲走到厨房,往窗户探出头一看,某人正站在埠头上,阳光将他面上的汗水映得晶莹透亮。

“小娘子,都有些什么糕点卖呀?”颜青竹戏谑道。

“吃饭了!”阿媛瞪了他一眼,“原来你买个铃铛是捉弄我来着,你还小着呢,就爱做这些小孩子干的事。”

颜青竹擦了擦额上的汗水,推门走了进来,笑道:“我就是试试,看管不管用,看来还是很管用的!”

阿媛见他那嘚瑟的样子,忍不住锤了他一下。

颜青竹把窗下的绳子拉了起来,阿媛见到,那绳子末端系了一个精致的香包,好保持绳子落下时是垂直的。

“你在这个香包上绣个‘拉’字,不然有些人还不知道绳子的用处呢。拉得几次,他们自己听到响声也就明白了。”

阿媛感怀他细心,认真地点了点头。

晚间休息时,阿媛翻了翻衣柜,想看看颜青竹的夏日衣裳,好琢磨着给他做几件,却翻到了一卷宣纸,打开一看,正是曹秦盟留给他们的那副画——《竹林抚琴图》

阿媛看向已舒服地躺在大床上的颜青竹,道:“今日听你提起曹老伯,其实我们该好好感谢他才是,他给你画的那些图样,可替你赚了不少钱。你还去过他家里喝酒,现在我们搬到镇上了,是不是也该请人家来家里做客?”

颜青竹一个鲤鱼打挺坐直了身子,笑道:“娘子跟我想到一处去了,改日便请他过来。”

阿媛看着那副画,又道:“这幅画挺好看的,从前在山上没得用处,倒是可惜了,现在不如我们拿去把它装裱起来,挂在厅堂里也合适。”

颜青竹赞同道:“也好。要是曹老头来了,看到我们这般珍视他的画,定然高兴得多喝几杯。”

第二日晨起,颜青竹与阿媛划船去了镇东,带着那副画进了一家装裱店。

奇怪是那伙计看了看画,却皱眉说自己定不了价钱,要拿进去给掌柜的看看。

阿媛觉得不过一副普普通通的画而已,也没说要用特别或昂贵的材料来装裱,怎么还需问过掌柜?心中虽疑惑,却也没说什么,与颜青竹坐在一旁等待。

过了约莫一刻钟,那伙计才出来,告诉他们装裱后晾干需些时辰,在明日取画时付三十文钱即可。

阿媛从前在梅吟诗社做工,也略懂一些装裱事宜,见伙计说的价格差不多,便应下。

待二人离开装裱店,伙计再次进了里屋。屋里的掌柜正端坐在一张束腰八仙桌前,聚精会神地看着桌上的画。

伙计不敢开口,生怕打扰了他。

半晌,掌柜才悠悠道:“假的。”

伙计点头,等着掌柜接下来的话。

掌柜捋了捋胡须,慢慢道:“画风倒是有八成像。不过墨色和印泥都很新,估计才画了没多久。用的又是这么随便的一张纸,怎么看都不可能是曹秦盟画的。”

上一篇:骄婿 下一篇:小蜜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