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145)

作者: 一鸟嘤鸣 阅读记录

颜青竹与阿媛一一向他们道谢,众人方拿了家伙离开。

这天中午,阿媛在百工村多待了一个时辰才回去。心里担心那些人会再找上门来。还是颜青竹宽慰了她几次,她才顾念着家里的生意,离开了。

晚间,两人在家里吃过饭,在洗碗刷碟的空档,阿媛就忍不住问道:“若是他们再找上你,怎么办?”

正在烧热水的颜青竹赶忙走过来,搂住了她,“别担心。那些人成不了气候,百工村那么多人,还怕对付不了他们?”

“那他们真是伞帮的吗?公公以前是伞帮的?”阿媛问。以前她听颜青竹几次提到过伞帮,可若没发生今天的事,她从没打算过细问。

她知道,匠人行当里是有类似的组织的,一些有门路的匠人会成为工头,带领其他匠人去做活儿,也会从其他匠人身上抽取回扣。

但帮派的话,应是有很多规矩要遵守的,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匠人就能加入,有的甚至会搞出歃血为盟这种郑重其事的仪式。工头可以有很多个,而帮主肯定是只有一个的。

阿媛印象中,镇上还没有哪个行当有过这么雄厚的势力,厉害到能成立帮派。

颜青竹撇撇嘴,不屑道:“说真也真,说假也假。”

“别卖关子了!”阿媛急道。

颜青竹方道:“你别急,这事说来话长。”

说罢,便悠悠道来,“我家不是汐州本地的,是潭州迁过来的。我爹在潭州也是匠户,我祖父母早逝,只有我爹这根独苗。当时匠户是不允许置地置田的,因而匠籍的管理比农籍松懈。我爹听说汐州这边多雨,又富庶,想着一个人在潭州也过得穷困,便跟着一个同乡过来闯荡。

汐州这里傍着大运河,机会确实多,我爹来了几年,小有积蓄,便娶了我娘,在南安村那处山脚下修了个小房子住下,之后便有了我。我爹技艺好,在镇上有了口碑,那时的伞帮便找了过来。我爹独自做工,有时候也会遇到人家欺负,心想入了伞帮,能得庇佑也好。

当时还交了几钱银子才入得进去。哪知这伞帮**不堪,入前入后不是一个嘴脸,在外受了气不仅没人管,在帮里还有人明目张胆偷学我爹的手艺。我爹不甘心再受伞帮管制驱使,便卖了山下的房子,带着我和我娘搬到了南安村。”

阿媛皱眉,“没想到你们是这么来到南安村的,从来没听你提过呢。看来,我们这些外来户,都有不为人知的经历呢。”

颜青竹点头道:“当时的伞帮已是靠骗取帮众的入帮费度日,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情况更加不堪。刚才那几个人,竟没一个是伞匠,就算是伞帮的,也不过是打着旗号来讹人的。”

“你怎么知道他们没一个是伞匠?”阿媛好奇道。

颜青竹笑笑,摊开自己的双手,“看手就知道啊。”

阿媛吸吸鼻子,又补充道:“他们身上也没有桐油味儿。”

“猫鼻子。”颜青竹捏了捏她小巧的鼻子,又道,“伞帮确实是存在的,也曾经盛极一时。你可知,如今我送伞的那几家伞行,老板都是当年伞帮的匠人呢。”

阿媛有些惊讶,“你是说,柳老爷……付老板……他们当年都是伞帮的人?”

颜青竹道:“不错。我爹是没赶上好时候,他入伞帮的时候,伞帮刚好经历了一次分裂。柳老爷,付老板这样的人,他们不甘心只做能糊口的匠人,便凑了本钱在镇上买了铺子,做了商人。剩下的伞匠是不屑如此的,他们继续做工,他们的希望是有了钱,能有办法置田做农人,而不是商人。”

阿媛感慨道:“那是十多二十年以前啊,剩下的人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哪怕在今天,朝廷已把匠户,商户,农户都列做良籍,一些人也还抱着从前的想法。比如,南安村的人就是这种想法。”

颜青竹叹了口气,抿唇道:“可是,一念之差,之后的生活便是千差万别。”

阿媛也甚认同,“是啊,付老板如今在镇上有两处宅院了,柳家更是镇上首屈一指的富户。那些留在伞帮的人,后来恐怕并不好过吧?”

颜青竹道:“有一部分人,后来也退出了伞帮,但他们没有本钱,只能去做工,所以……可能就是在付老板,柳老爷这样先离开的人的作坊里做工。还有一部分人,后来存够了钱,也托到关系改了户籍,买了田地,做了农人。或者,像王山泉这样,娶了农家女,自然就做了农人。剩下的人,留在伞帮,就做了吃烂钱的那一类。我只是没想到,伞帮十多年了,还在变本加厉做这种事。”

阿媛忽而想到什么,道:“我记得你说过,张平和黄力就是伞帮的?今天这些人找上门来,不会和他们两个有关系吧?”

上一篇:骄婿 下一篇:小蜜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