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146)

作者: 一鸟嘤鸣 阅读记录

颜青竹想想,道:“这个不好说。倒是那个张平有按时把钱送到监市铺,我每月都有去拿的。”

阿媛道:“他表面上赔你钱,那是他惹不起监市铺。背地里却找了伞帮来对付你,这不是没有可能。”

颜青竹听她这么说,也有了几分怀疑,却又不想她太担心,便不再接这话题,只一再宽慰她。

第二日,中秋节。颜青竹本打算与阿媛一起回南安村,与石寡妇共同过节。

阿媛却担心那帮人又找上门来,中秋节百工村有很多伞匠都会回家,一旦他们二人离开了,作坊又没有人帮忙照看,出了意外他们可赶不回来。

颜青竹觉得,那些人倒不至于大过节的找上门来,但怕阿媛担心,便答应了她今日先不回南安村。

中午,阿媛送饭,见半日过去,仍旧没发生什么事,便安下心来。

颜青竹打开食盒,见食盒里除了饭菜,还放着一个金黄的酥皮月饼。

“你做的?”颜青竹笑问。

阿媛白了他一眼,“都知道家里没烤炉,还问?明年你才能吃到我做的。”

颜青竹咬了一口,忙道:“太甜了,不如家里那个豆沙馅好吃。还好只带了一个,否则我腻得吃不完了。”

阿媛嘻嘻一笑,“有了对比,终于知道我做的好了吧?”

“娘子做的一直是最好的。”颜青竹笑道,“不过我粗心了,忘记让你多带些过来。昨天那几个匠人来帮忙,我们还没有谢过人家。”

阿媛轻哼了一声,“不用等你说,我来时都送过了,你这个是剩下的。”

颜青竹委屈地抓了抓后脑勺,“原来我吃人家剩的呀?”

阿媛故作得意地笑着,又问:“对了,我送月饼给王大叔的时候,看到他在旁边盖新房,两个女儿也过来帮忙了。是要一起住过来吗?”

颜青竹点头道:“邱氏要把两个女儿嫁出去,两姐妹不愿意,就来投奔王大叔了。王大叔还想把小蛟也接过来,但邱氏死活不同意。”

阿媛并不觉得意外,“邱氏从来把女儿当草,把儿子当宝。她如今被休,恐怕就指望着儿子长大了孝敬她,怎么可能把儿子给王山泉?”

“你说的对,倒是那个孩子还小,要是一直跟着邱氏,只怕长大了就是个没出息的祸害。王大叔要抢回儿子,还得多加努力。”颜青竹道。

二人谈笑着,时间不觉流逝。阿媛担心作坊这里出事,推说家里那处今日没什么生意,大家都买月饼去了。

颜青竹知她心思,也不点破。这日直到收工,仍旧风平浪静,阿媛方放下心来。

回到家中,颜青竹将厅堂里的八仙小桌搬到天井处。阿媛沏了壶香气四溢好茶,又端了盘酥松甜软的月饼。夫妻二人相对而坐,望月闲谈,倒也自在。

直到过去五日,伞坊那边也再没有人找麻烦,阿媛便彻底放心了。大抵那些伞帮的人欺善怕恶,见到百工村人多势众,不敢来犯。

因着中秋节未陪石寡妇共度,二人心中有些歉意,这日便买了些东西,打算前去南安村。

却是不巧,正打算出门,焦三柱带着秀儿上门了。

二人带着一捆茶篓,抱着一卷布匹。茶篓是焦三柱编的,他父亲从前就是做这个手艺的,焦三柱趁着空闲编了十几个,想让颜青竹帮忙找找买家。至于布匹,是石寡妇托焦三柱带来的,也是帮忙找买家。

秀儿也从包袱里掏出几样绣品,阿媛见了,不由感叹,原来秀儿的绣功这般好,比起她娘也差不了多少了,当下便对秀儿多了几分相亲之意。

于是这日便不好的再提上山的事情,颜青竹带着焦三柱去了收购茶篓的地方,阿媛与秀儿去布庄问了布价,又带着秀儿去了柳巧娘从前常去的一家绣庄。

绣庄的老板见是熟人带来的,也没使劲压价,倒给了个合理的价格,又说以后有了新花样,只管拿过来。

秀儿高兴得有些雀跃,回去的路上,话也多了起来,阿媛倒从未见过她那般开朗的模样。想来这才是她真实的样子,从前的怯懦或许只是被生活压迫而来的。

晚饭在家中一同吃过后,焦三柱急于告辞。阿媛体念秀儿挺着大肚子,夜间行船颇不安全,便留他们住下。焦三柱看看秀儿,没再推辞。

夜间闭门熄灯,月色皎洁,透过薄薄的白窗纸一片朦胧。

阿媛与颜青竹躺床上亲昵了一阵,阿媛克制着自己的喘息声,低声道:“今晚上还是不要吧,这房子怕是不隔音,两间房临着,让人家听到可不好。”

颜青竹叹口气,翻身睡到自己的被窝,心里嘀咕着,早知道让焦三柱他们睡天井对面的那间房。

上一篇:骄婿 下一篇:小蜜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