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伞匠娘子的水乡生活(190)

作者: 一鸟嘤鸣 阅读记录

之后他变本加厉,只要在伞坊沾染桐油,回家必要沐浴良久。而且又恢复了算日子的生活,若是日子不对,他宁愿忍着,或者就用用那些个价值不菲,越用越少的鱼鳔套子。

这倒让阿媛有些后悔,本来想让大夫为桐油辟谣的,没想到让他恐惧至斯。

当然,颜青竹害怕的不是自己中毒,就是怕会影响阿媛和将来的胎儿。

阿媛觉得颜青竹面对此事,过于敏感忧虑,却又知他从小有丧母之痛,难免杯弓蛇影。

可颜青竹并没忘记要孩子这件事,他已几日没有沾染过桐油,又知道今日是阿媛算好的日子,自然不愿让她失望。

再说,阿媛听颜青竹发出暗示,却只是淡然一笑,打开床头柜的抽屉,取了一个半透明,圆形开口处系着细软丝带的套子来,朝颜青竹扔去。

颜青竹下意识接过,却大惑不解。

“你算过今日是受孕的好日子,怎么又拿出这东西?”

阿媛笑道:“暂时还得用一段时间。”

“为什么?”颜青竹眉头紧锁,忽而又展颜一笑,难道媳妇儿又改变主意,不想这么快有孩子?也是,急什么呢,刘靖升比自己大,都才定亲呢,自己晚个一年半载没什么要紧。

阿媛正色道:“巴瓦蓬跟你说的去南境做生意的事情,你觉得如何?”

巴瓦蓬在席间曾提议颜青竹与刘靖升一起去南境做生意,刘靖升要忙着将来成亲的事情,暂时没有这个打算,而颜青竹想与阿媛商量,便没有立即作答。

巴瓦蓬在汐州最大的船坊订购了一艘两层多桅帆船。如今朝廷开了海禁,又改了税制,不少贫农进城务工。可毕竟城镇需求有限,这些人中仍旧有找不到饭碗的,于是到南境务工成为新的渠道。

巴瓦蓬想的,正是招一批有志到南境的中原人。而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船务,他也是第一次涉及,因而想让刘靖升和颜青竹来协助。

这一听便是个赚钱的好机会,是巴瓦蓬在求着给他们机会。南境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十分适宜耕种水稻等作物。然而南境人普遍耕种技艺拙劣,若是江南一带的农人愿意迁徙过去,在当地耕种,恐怕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巴瓦蓬来自南境交罗国,他的家族在当地拥有大片可耕种土地,又常年发展海上贸易,如果能招到聪明又勤劳的中原人过去,无论务农务工,都会有极大收益。颜青竹明白与他合作是什么概念,自是心动不已。

此刻,颜青竹认真想着,道:“老实说,我还是挺想去的。不敢说自己多有能耐,但与人打交道的事情,适合我做的。还有,这次我们可以做上几千把伞,运到南境去卖,巴瓦蓬说了,我若愿意去,他不收一份钱,帮我牵线搭桥,赚的钱都算我的。回来的时候,再拉一些黄花梨木和贵重的香料过来,必得大赚一笔!再者,我也想去外面见识见识。”

这些日子总听巴瓦蓬讲起那个西方世界的趣事,颜青竹一天天觉得外面的世界当真广阔无垠,他长这么大却连汐州都没有离开过。他有些羡慕巴瓦蓬,走南闯北,跨海经商,见识广博。

西方世界他这辈子大概是去不了了,可是南境,却是跨出国门最近的一处。巴瓦蓬也时常讲起那里——稀奇的水果,茂密的丛林,海边的沙滩。

椰林树影,水清沙白,不知那又是个怎样的世界。

颜青竹说得有些兴奋,想得有些入神,酒意已荡然无存,却有些忘记了刚才是在谈论要孩子的事情。

阿媛点头笑道:“我觉得你说的非常对,所以咱们还不能有孩子。”

巴瓦蓬说,开春就要去南境,如果现在有了孩子,还等不及她生产,颜青竹就离开了。虽说现在船业发达,海难甚少,可万一他有个什么事,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只怕伤心欲绝。

颜青竹愣怔片刻,这才将生孩子和去南境的事情联系起来。

“阿媛,我刚才三分酒意未醒,忘记这两个事情是有莫大关联的。你若有孕,我自当相陪,怎还能想着去南境。说出刚才那番话,实在对不住你。”他把那鱼鳔套子放进柜子里,今日谈及这等大事,倒一时没了兴致。

阿媛却摇了摇头,“我的意思并不是阻止你去南境,我希望你去,这种机会并不是人人都能遇到。从前朝至今,海禁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如今一朝开放,就被我们遇到,何其幸运。只是如今涌入南境的中土人越来越多,我想朝廷不会放任自流,迟早会对平民出海加以约束。或许那是数年之后的事,也或许就在眼前。做生意讲求一个先机,我们之前做‘楚腰’,卖绸伞,投资石印,能成事也多归于先机二字,此次去南境,想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我们还很年轻,生养孩子以后多有机会,但有些机会,往后未必还摆在眼前任我们犹豫。还有……我,也想跟着你去。”

上一篇:骄婿 下一篇:小蜜娘